首页 > 资讯 > 本网专区 > 正文 
 
  非遗传承大计 听他们娓娓道来
2017-06-16
分享至:

  CTEI网讯 6月5日至10日2017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期间,在分别以苏绣、传统服装服饰、传统纺织印染绣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为主题的“振兴传统工艺学术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相关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振兴传统工艺学术论坛”是恭王府非遗工作的品牌项目,以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坚持展示保护与学术研究结合、项目传承与工作创新并举,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研带展、以展促研”,以学术研讨、课题研究和研修培训为内核,带动并提升非遗展览展示成果的品牌影响力,以非遗的展览展示展演为外延,促进并加强相关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

  非遗传承人声音——

  国家级非遗蜀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郝淑萍:“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仅是政治的战略、经济的战略,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战略,如果苏绣能够围绕“一带一路”方向,发展产业新模式和新方向,将带动刺绣行业跨上一个新台阶。

  每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是传承人要记住我们身上的担子和责任,非遗项目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新一代的刺绣传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剧装戏剧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孙颖:很多剧装都是采用四支纱或者五支纱秀成,把苏绣用在剧装上未必合适。各位的学校的老师在培养学生当中一定要告诉他们,理论不能生搬硬套,要注重实践,好的不一定是适合的。培养年轻的非遗传承人或者专业研究人才时,一定要注意让他们在实践中做工作。

  承人,为中国刺绣更好地发扬传承,让东方文明的刺绣走向世界。

  品牌声音——

  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越博大精深越找不到载体,从的一个非遗的点,做出力道,从而形成更大的突破。

  依文集团以博大的公益情怀创立“依文·中国手工坊”,作为传承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平台,在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建设。依文建立起手工纹样数据库,坚持利用供应链解决方案和“互联网+”发展模式,通过数据库资源匹配,吸纳全球高端设计师及创意机构共同参与,从而实现最精髓文化元素在现代时尚生活中的应用和产品产出。依文集团在开拓民族手工艺国际化展示和商业渠道,形成商业价值上的成功,真正实现了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瑰宝。同时,其依靠优秀企业家等公益和社会力量,打造高端手工艺体验之旅的做法,更促成反哺传统手工艺非遗地域经济发展,以良性保护对传统工匠精神生成长期的推动力。

  广东名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蔡中涵:可以预见,我们将迎来中国手工艺的新的春天,但是这个春天的核心点是:中国手工艺必须跟所有商业,人们的生活结合,渗透到衣、食、住、行中。

  商业化要更猛烈,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特别是年轻一代。如果只有老的一代一直在研究文化、理解文化,中国手工艺还得进博物馆,变成文物、古文物,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年轻人如果不喜欢中国手工艺,不去关注中国手工艺,那么就失去了它的延续性,拓展的未来。

  会议还对刺绣非遗文化进行了深度汇报,总结了相关保护研究工作的成果,并集中探讨了“如何通过时尚和现代商业的方式保护非遗”的问题。

  NE.TIGER品牌创始人,著名设计师张志峰:在品牌发展过程中,NE.TIGER不仅开创性提出“华服”的概念,将高级定制华服作为载体,对有4000多年历史的科丝和刺绣和1600多年历史的云锦进行深入挖掘整理,使现代人欣赏穿着濒临失传的古代珍贵手工艺。

  NE.TIGER以中华民族精髓为源,依托华服这一载体充分发挥中国丝绸及刺绣的新理念和新价值,在华夏礼服上注入多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促进中国传统刺绣与华服设计的新融合,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时尚手册舞转丝绸之魅,让浩渺世界领略东方之美。

  产业声音——

  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工委主任刘辉:通过技艺创新、材料创新、形式创新、人才创新推动产业“再生”。例如纳米技术的应用,包括丝线技术的改良,苏式扇子的开发等。此外,我们还努力打造研培中心工作站,非遗学校载体显示,战略合作协议的实施,希望更多人了解、传承、推广苏绣,建设人才梯队,使产业生生不息地发展下去,能够使苏绣文化走出去。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曾辉:我认为刺绣应该有更多不同的表达方式,有更多创新设计方式,能够让它被更多人接受,被年轻人喜爱,这样刺绣才能真正活下去。原来,刺绣多是存在我们的服装上,其实,刺绣可以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提高绣画的当代艺术品质和价值是中国刺绣艺术家们追求的方向,也是文化部在推动传统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一个重要方式。

  我们也计划在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策划刺绣走进现代生活的相关活动。

  院校声音——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教授马大力:文化再创造,一定不失其本,才可以真正做到把这个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否则就是另外一种衍生物,或者说是另外一种纯粹时尚的东西。

  很多设计师放弃浮华,踏下心来在非遗土壤上耕耘,创作,倾注心血,他们在创造生态。新的生态诞生了,非遗一定会在这片土壤上开枝散叶,绽放出更绚烂的花朵。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郭瑞萍:文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传统,所有的传统技艺更应该通过创新去让它去服务当下,让非遗变成文化的状态。现在所有保留的特别珍贵的东西,其实当年都是非常时髦和流行的东西,或者说是被大众追捧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它的这种创新获取是非遗传承的最好的方法。它应该是多元融合在现代社会。

  未来,创新+传统精髓的创造一定会引领世界。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织染服装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吴波:用新鲜的设计血液融合传统,通过材质、印染方式、绣法的创新,把原汁原味的东西,变成现代人都能够接受一种新的形式。

  吸引更多90后加入到传承队伍之中,他们思维方式开阔,将为非遗传承打开新的通道。例如把绣的方式用一种相对简便现代语言,转变到服装上去。让人看起来,不觉得有那么遥远的历史性。

  专家声音——

  文化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姜哲:传统工艺面临遗失问题,由市场来运作,实际正对应市场大趋势。但是非遗保护和传承过程中的利益诉求会是一个商双刃剑。一面促进拉动新的传承人加入到我们文化遗产保护之中,另外一方面它会人为屏蔽一些传统,没有被商业认可一部分文化遗产价值。这值得我们思考,如果从文化遗产国家层面讲,这个双刃剑需要同时面对、同时认同。文化传统的保护,不应拒绝博物馆式的收藏。因为短时间内,有待进一步向一批有文化素养的年轻人推进非遗宣讲,并不意味着文化遗产、文物的价值在历史过程中,永远不被认同。文化遗产一定是多元的保护方式,共同促进,而不是某一种利益的架构成为文化遗产保护核心呈现。

  中央民族大学传统服饰研究所所长祁春英:不要在设计中简单复制传统元素,由于设计师不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容易触碰宗教禁忌,我建议开设一个课程,研究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的色彩和图案的诠释,设计师在研究之上做产品开发创新,真正传播文化,使传统文化中的灵魂升华。

 

记者 罗斌报道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sy.jp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