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本网专区 > 正文 
 
  科技驱动 创新发展 安全绿色——河南省纺织学术和产业发展创新论坛召开
2022-12-23
分享至:

  12月21日,河南省第十一届学术与产业发展年会的分会场“河南省纺织学术与产业发展创新论坛”在线上召开。本次论坛由河南省科协和南阳市政府主办,河南省纺织工程学会承办,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河南省纺织企业家协会协办。本次论坛以“科技驱动,创新发展,安全绿色”为主题,旨在通过学术交流,促进河南纺织产业技术创新,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纺织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平棉集团董事长张先顺、平棉集团总经理陈亚民等在视频主会场参会。河南省纺织工程学会、省纺织行业协会、省纺织企业家协会、安阳市纺织产业工程学会、平顶山市纺织行业协会的领导和专家在线参会。新野纺织、平煤神马、新乡化纤、恒天重工、舞钢银龙纺织集团、河南平棉纺织集团、洛阳白马集团、河南通泰纺织、中纺绿纤、尉氏鑫旺棉业、南阳纺织集团、夏邑天虹纺织、郑州四棉纺织,以及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等重点企业及高校代表、科技人员、行业专家在线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由河南平棉纺织集团总工程师李季媛主持。

  首先,河南省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先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向参加论坛的行业专家、会议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虽然当下窗外寒风凛冽,亦如当前严峻的行业形势,但我们已经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春天的气息和蓄势待发的盎然生机。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纺织行业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会上,河南工程学院教授朱进忠作了《打造“豫纺标(YFB)”品牌,助力“标准河南”建设》专题报告。他讲道,一流企业制标准。标准就是质量,就是核心竞争力,就是话语权,就是高效能治理。河南省纺织工程学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河南工程学院纺织科技与标准应用研究所、河南省纺织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家共称豫纺标(YFB),是豫纺标(YFB)标准品牌的共主。推而广之,豫纺标(YFB)应该涵盖所有河南纺织企事业单位制定实施所有标准。

  会上,他总结了2022年的工作:重建了标委会组织为“河南省纺织工程学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22项涉标文件,建立《河南省纺织工程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标准体系和奖励制度;注册了一个平台“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召开了团标研讨会、团标审查会、工作推进会和工作恳谈会;批准两批标准立项计划,一批标准预研计划,今天发布一项团体标准《纺织企业人工大脑平台构建指南》,是学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

  同时,他安排了2023年的工作。一是调整标委会组织机构,做好自身建设,解决好人才缺少问题。二是大力开展标准科普、宣传,积极开展标准化学术文化交流活动。三是完成“豫种长绒棉精梳特细特纱线技术要求”“服装成衣中纱线线密度的允差限值”“针织工艺字画的生产技术规程”“纺织工业企业电网谐波含量限值与防治规范”四项团体标准的研究与制修订工作。四是提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项目提案并配合制修订工作。五是做好人才培养培训。六是组织标准技术服务队,开展巡回技术服务和咨询。

  中纺绿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玉成作了《绿色莱赛尔纤维助力纺织产业升级》的报告。他说,莱赛尔纤维因其色彩靓丽、穿着舒适、绿色环保等功能逐渐被消费者青睐,在众多的纺织材料中异军突起。通过报告,大家在产品升级上有了更新的思路和想法。

  恒天重工副总工程师王少平作了《守正创新,踔厉奋发,lyocell成套设备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的演讲。他说,恒天重工是全球最大的粘胶设备供应商,产能500万吨、市场占有率90%,单线年产15万吨。恒天重工守的什么“正”?即坚持对传统优势产品的研究和继承,坚持主责主业,围绕产业链进行扩展,坚持研判国家和产业政策,坚持以企业为研发主体。无论从国家和行业政策支持与导向,到市场对打破卡脖子技术垄断和重大关键装备国产化的强烈需求,再到以纺织机械为主央企的责任担当,以及企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都需要大力发展Lyocell成套设备。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提出,要大力推动生物基材料重点领域突破发展,鼓励Lyocell纤维的项目建设和生产应用。《纺织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突破生物基化学纤维产业化关键设备的制造要求。《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突破Lyocel纤维关键装备制造的技术瓶颈及高效低能耗溶剂回收等自主创新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建成示范生产线。《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提升莱赛尔纤维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

  恒天重工创的什么“新”?即研发模式的转变,加大研发投入,高管亲自参与。开发了参数化设计软件及关键部件的理论分析计算,全流程MBD三维设计应用,分布式自平衡流体输送控制系统的研发,进行加工工艺攻关,构建专用柔性、流水加工、检测系统。近几年,我们先后完成了6项任务。1、央企攻坚工程二期项目:大容量薄膜蒸发器关键零部件研发。2、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年产2万吨Lyocel1纤维成套装备研制及产业化。3、郑州市重大科技专项:年产2万吨Lyocel1纤维成套装备研制及产业化。4、郑州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年产3至5万吨大容量蒸发溶解机研制及产业化。5、恒天集团重大科技专项:年产2万吨Lyoce11纤维成套设备研发及产业化。6、河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ZH1683蒸发溶解机。

  全国棉纺精梳技术专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中原工学院知名教授任家智作了《棉纺精梳技术发展趋势及数字化单眼精梳机开发》的精彩报告。他讲道,棉纺精梳技术发展趋势是“高速化、高质量,数字化、智能化,多纤维、绿色化”。

  ——高速化、高质量。精梳机的速度越高,单机产量劳动生产率就越高,精梳机万锭配台、占地、用人及用电越少。高质量的含义是指在精梳机高速的同时,有较好的纺纱性能及机械性能。纺纱性能包括:精梳条的均匀度、棉结杂质排除率、精梳条短纤维含量。机械性能包括:精梳机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机器及机件寿命、机器的耗电量。

  ——数字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含义是把原来模拟的、手工的、人工处理的工作,让计算机及IT系统完成,即为数字化。如:精梳工艺参数的设计与调整、精梳质量参数检测与显示等,能通过显示屏显示,或通过显示操作完成项目。智能化是运用计算机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控制技术及纺纱技术,在精梳机或在精梳工序自动完成工艺参数设计、复杂操作及控制过程。

  ——多纤维、绿色化。多纤维是指棉、短麻、短毛、棉型化纤及各种纤维混和精梳的过程。由于纤维的长度、细度、摩擦、弹性变形等性能不同,应采用不同精梳技术。绿色化是指绿色制造,在保证产品质量、功能和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即在产品整个加工过程中,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对环境影响最小,降低精梳过程原料消耗,减少可纺纤维损失。

  数字化单眼精梳机的开发,包括数字化单眼精梳机开发思路,数字化单眼精梳机方案设计,分离罗拉伺服驱动机构研究。提高精梳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是增大锡林的梳理面积,优化锡林及顶梳的针齿参数及配置方式,采用钛合金钳板,减小钳板变形,提高横向握持均匀。

  舞钢银龙集团总经理周泉涛作了《棉纺织企业安全管理》的报告。他强调,安全大于天,特别是纺织企业,安全生产高于一切。安全促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必须时时刻刻把“安全”二字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把“三不放过”作为硬指标,去部署、去检查,真正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防患于未然,才能杜绝事故发生,促进企业发展。

  新乡化纤总工程师谢跃亭为大家分享了“再生纤维素纤维制造技术及发展新趋势”。他说,从1992年至今, Lyocel纤维实现工业化生产。Lenzing成为全球最大的Lyocell生产商,中纺绿纤、保定天鹅、山东英利等国内企业已正式规模化生产。2020年我国莱赛尔纤维行业进入投产高峰期,产能已经达到20.35万吨,比上年增长67.8%。但实际产量为4.5万吨,仅增长4.7%。目前,下游实际需求量仍不及产能增速。

  Lyocell工艺,整体水平与国外逐渐接近。工业化生产技术自主开发和引进吸收二种模式并存。国内保定天鹅、山东英利引进吸收国外技术已量化投产。中纺绿色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在消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具备9万吨生产能力,“十四五”期间,产能将持续扩大。 2022年10月16日,新乡化纤100吨/年离子纤维项目建成投产。

  中国纱线网主编王果刚就“后疫情时代纺织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未来行业形势复杂严峻,河南以棉纺织为主,可能会与新疆形成激烈竞争。于是,他建议,河南研发非棉产品,另辟蹊径,走差异化发展之路。绿色产品莱赛尔时代到了,河南应发挥中纺绿纤具有莱赛尔纤维产能优势,加快在下游企业推广应用,调整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同时,企业利用速度放缓的机会,实施小规模技改,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增强市场应变能力。

  河南省纺织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长杨润凯发布了《河南省莱赛尔纤维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这是“科创中原”科技经济融合行动项目。他在报告中讲道,莱赛尔(Lyocell)纤维,以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欧美兴起,被誉为近半个世纪以来人造纤维史上最具价值的产品。莱赛尔纤维兼具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多种优良性能。“莱赛尔”纤维以可再生的木、竹等为原料,生产过程无化学反应,所用溶剂无毒,回收率高达99.7%,不仅节能、绿色、环保,而且可持续发展。用莱赛尔纤维制成的衣物,不仅光泽自然、手感滑润、强度高、基本不缩水,而且透湿性、透气性好。因此,近年来引起国内外高分子材料界的极大关注。

  “莱赛尔”纤维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Lyocell工艺,整体水平与国外逐渐接近,工业化程度不断完善,技术逐步成熟。

  发展莱赛尔纤维的意义,在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刚性需求,国家和行业政策的发展导向。

  杨润凯分析认为,河南发展莱赛尔纤维有几大优势。1.在河南拥有国内产能第一的莱赛尔纤维生产企业——中纺绿纤。这是在河南乃至全国传播莱赛尔技术的种子。2.产业有基础。河南纺织大省,庞大的下游纺织服装企业,为莱赛尔纤维推广应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3.河南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区位交通优越、物流体系便捷,产业优势明显。4.河南是上亿人口的大省,有着巨大消费市场,成为拉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5.沿海产业转移,为河南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壮大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同时,他对河南莱赛尔纤维产业发展提出六点建议:一是打造高端产业,着力延链强链。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提高产能。三是实施创新驱动,推动科技强基。四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融合。五是加强园区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六是加强人才建设,营造创新氛围。

  (记者李秀明 李继锋)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sy.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大家
sy.png
开启新征程,奔向下一
2025贺图.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您20
2024关键词.jpg
【专题】2024年纺织服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