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企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拜耳材料在华扩张推可持续发展
2011-06-10
分享至:

      在近日在沿海城市青岛郊区举行的聚氨酯系统料新厂和生态商业建筑的奠基仪式上,拜耳材料科学公司详细介绍了其大规模的投资和扩张计划,以及拜耳将如何帮助中国实现“十二五计划”中改善民众生活品质和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此前数天,拜耳刚刚宣布了在西部城市重庆新建系统料工厂和聚碳酸酯色彩效果与设计中心的计划。

  拜耳材料科学亚太区聚氨酯业务高级副总裁Azita Owlia告诉本刊,年产能3万吨的青岛系统料工厂定于2012年投产,并留有扩能空间。

  她说:“华北地区是我们重要的市场,在这里新建系统料工厂将极大地贴近我们的客户。新厂还将帮助我们满足整个中国市场对聚氨酯日益旺盛的需求,预计从现在起到2014年,需求年增长将达7-10%。”

  青岛系统料工厂将服务于本地电器生产商(如海尔)、集装箱生产商(如中集集团和马士基公司)以及热火朝天的房地产建筑市场。  

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5年里,拜耳材料科学将着重帮助中国改善民众生活质量、节能和生成能源、减排和开发高能效的现代化建筑物。

  比如,目前中国仅有15%的易腐食品在运输途中采取了冷藏或冷冻措施,而在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高达90%或以上,这一落后局面对国内食品安全和价格、消费者可自由支配的个人开支、以及紧张的土地、水和能源资源都形成了挑战。

  Owlia说,用冷藏卡车和集装箱来运输可减少对食品防腐剂的添加,让消费者吃上更新鲜的食品,还有助于节能,并能提高农民收入。仅中国的冰箱市场每年就需要用到60万吨的聚氨酯。  

  拜耳同时也在提升该公司生产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拜耳即将在上海建成的气相光气化TDI生产厂在世界尚属首创,可减少使用80%的溶剂,节能60%,每年还可减少600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建筑隔热  

  根据行业统计资料显示,建筑能耗占到全球总能耗的40%以及近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每年的投资额以9.1%的速度保持增长。中国政府已定下目标,力争到2020年把新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减少65%。但是,聚氨酯在中国建筑隔热应用上所占的比例仅为2%。

  同时,因建筑保温材料使用不当或质量问题而引发的火灾正在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要解决这一问题,整个行业必须学会“把对的产品用在对的地方。”

  Owlia说:“我们要与政府联手,无论是以一家公司还是以行业联盟的形式,确保建立适当的规范和有力的执法。”

  教育和管理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拜耳相信,中国政府可从其他国家的经验中获得启发,制订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

  拜耳在中国兴建的首座生态商业建筑(现正在青岛建设中)将展示拜耳的墙体隔热系统料、屋顶隔热系统料、聚碳酸酯板和合作伙伴提供的产品。拜耳把这座1000平方米的新厂办公楼称为中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里程碑,并希望能够把环保材料解决方案推广到全国各地的建筑物中。

全面扩能

  为抓住增长机遇,拜耳已经在中国投入了21亿欧元,从现在起到2016年还将再投入10亿欧元。

  其中,拜耳材料科学计划把聚碳酸酯年产能扩大至50万吨,把HDI年产能扩大至8万吨,包括新建一座年产能5万吨的HDI工厂。

  拜耳材料科学之前曾宣布将到2016年把在华MDI年产能扩大至100万吨的计划,在本周青岛工厂的奠基仪式上又披露了有关扩能的更多详情。据Owlia称,到2012/2013年将把建在上海漕泾镇的现有MDI工厂产能数从35万吨提升至50万吨。此外,到2016年还将在漕泾再建一座产能达50万吨的MDI工厂。

  拜耳还将在今明两年斥资1.1亿欧元兴建下游工厂,从而更加贴近客户,包括建造系统料工厂、聚碳酸酯工厂和一座色彩与设计中心。

  除大幅扩能外,拜耳材料科学还在创新方面投入巨资,包括进一步扩建在上海的研发基地,以满足市场需求。拜耳还在把全球聚碳酸酯业务总部迁往上海。

  中国在过去五年里一直保持11%的复合年增长,现已成为拜耳材料科学全球第二大市场,该公司在2010年的全球销售额创下了102亿欧元的历史新高。

  拜耳的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把在华销售额从29亿欧元提升至50亿欧元。拜耳现已成为在上海投资规模最大的外资企业。

供求和价格

  拜耳材料科学据称占有全球PU市场22%的份额,据Owlia预期,这一市场在今后几年仍将供不应求。

  尽管眼下其他竞争对手——包括巴斯夫,烟台万华和亨兹曼——也在建设大规模工厂,他们的新增产能要到2014/2015年才会投产。

  Owlia说,由于价格一度低靡,致使部分扩能被延期,造成了当前的供应短缺。从全球来看,整个行业需要每年新增40万吨的产能才能满足需求的增长。因此,即将投产的新产能应该很快会被市场吸收。

  “是否会出现短暂的产能过剩?或许吧,这要视市场的具体发展而定。但我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供不应求。”

  结合在原料[苯]价格波动不定下的供求状况,“我们在设定价格时需要考虑到原料成本和未来的投资支出。”        

  她补充说,和拜耳材料科学在全球其他30座系统料工厂一样,青岛新厂也将面向国际市场,将根据需要对其他地区出口。(中化新网)

 (E03)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