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企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创新为魂 构建纺织产业绿色“盛虹模式”
2019-11-18
分享至:

  创新为本、绿色为先。盛虹集团成立于1992年,发轫于“绸都”盛泽,起步于村办小厂,经过27年的发展,盛虹集团以实干与担当,一步步做大做强民族实体产业,实现从“一根丝”到“一滴油”的全产业链贯通;以持续的自主创新,频频打破国际垄断,打造起以石化、纺织、能源为主业的创新型高科技产业集团,2018年,集团营业收入超1400亿元,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32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9位,将中国制造推向行业金字塔尖。盛虹集团坚守实体经济,在新时代以新作为,把地方传统产业做出“金山银山”,不负众望,打造出了纺织和石化行业的“绿水青山”。

  坚持自主创新打造“硬核”引擎

  从追随者到领跑者,盛虹集团专注于自主创新,通过自力更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打造企业发展的“硬核”引擎。

  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中国大地,良好的产业基础为盛泽各类纺织企业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呈现“小而散”、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局面,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作为一家小小的村办砂洗厂,盛虹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于是,盛虹将仅有的几名技术人员组织起来进行科研攻关,自行研制出了“手掌花”印花技术和仿羊绒印花技术。产品问世后,迅速占领了市场,为盛虹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机遇与挑战永远并肩而行。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纺织行业遭遇寒冬,而盛虹却敏锐地发现这正是低成本扩张、增强企业规模实力的绝佳机会,当即以“蛇吞象”的气魄,将比自身规模大很多的东方印染集团兼并,并对其资源进行重组,划分成三个分厂。待全球纺织市场景气回升之时,盛虹并购的企业全部开始盈利,一举成为当地印染行业的龙头企业。

  印染产业的壮大,为盛虹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盛虹率先以技术创新为突破点,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植入了宝贵“基因”——只有不断自主创新、转型升级,才能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结合,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03年,盛虹将目光投向了纺织产业链上游的化纤行业。当时,国际国内生产的超细纤维规格以0.5分特(1万米重量0.5克)为主,2005年,日本企业率先突破该项技术,将超细纤维单丝细度做到0.3分特,并号称这是世界上工业化纺丝的极限。盛虹投入巨资在欧洲成立研发中心,联合欧洲、国内清华大学、东华大学等专家教授一起进行攻关,终于成功攻克0.15分特的“世界极限”。依靠自主创新,盛虹主攻超细纤维、差别化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和生产,有效规避常规化纤产品的市场竞争,产品差别化率达到91%,被誉为“全球差别化纤维专家”。

  生产性废丝再生循环利用是个世界难题。因生产性废丝多数是断头产生,熔体本身品质即存在问题,将其再生制备超细长丝纤维,技术含量非常高。从2012年开始,盛虹集团与德国设备研发团队一起展开攻关,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反复试验论证,其间经历了多次失败。经过近五年的研发,盛虹集团终于与德国团队开发出废丝再生装置,可以将废丝再生后的切片粘度提高到长丝纺丝所需粘度水平。

  目前,盛虹集团已经顺利通过了再生纤维国际认证,为该技术产品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盛虹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功研发“基于回收聚酯瓶片的易染色涤纶长丝研发项目”,通过解聚与重新聚合形成新的易染聚酯品种,使我国废旧聚酯再生的层次提升到一个高端水平,对今后我国再生聚酯的应用和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加速协同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同时,盛虹还积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始终着眼于行业发展最前沿,攻克行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建设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并将科研成果实现全行业共享,不断引领行业技术进步。

  今年6月底,由盛虹集团和东华大学牵头组建的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正式获得工信部批复,成为全国第13家、江苏省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也是全国第一家由民营企业牵头组建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长三角纺织行业在产业协同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目前,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已建起全球首条万吨级熔体直纺中试基地,搭建技术成果转化和中试平台,跨越创新链条中的“死亡之谷”,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在中试基地指挥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记者看到,万吨级熔体直纺的工艺流程和基地生产现场一览无余。该套中试装置采用高度柔性化设计理念,融合近年来国内外最先进的聚合新技术,可进行各种功能性聚酯连续聚合可行性及熔体直纺技术的实验室与产品验证工作。

  近年来欧美国家不断颁布新的法规、指令等,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设置一道道“绿色壁垒”,同时国内对纺织行业社会责任和生态环保方面要求也逐年提高,纺织企业势必要走绿色转型之路,对检测需求越来越旺。今年,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收购了江苏盛虹纺织品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正全力打造检测、标准及应用评价一体化的“先进功能纤维公共服务平台”。

  我国化纤生产规模已居全球首位,但先进功能纤维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化比例低等问题。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建立项目管理机制,与高校院所、企业合作,开展单边、双边或多边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以无锑聚酯纤维研制与产业化应用项目为例,目前创新中心已完成前期实验室研发和专利成果谈判,将重点推进中试和首次商业化。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支撑国家先进功能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中心提出“三步走”发展目标:到2020年,成为引领我国先进功能纤维产业发展的研发机构;到2025年,成为引领我国先进功能纤维产业持续创新的助推器;到2030年,成为全球先进功能纤维产业顶级创新机构。

  打造全产业链驱动高质量发展

  行业上下游产业链联动发展,是未来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从化纤到石化,盛虹整合行业资源,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依靠品牌的力量让企业走得更远,使江苏企业站到了更高的国际舞台上。

  2018年12月14日,在连云港徐圩新区举行的江苏省重大项目现场推进会议上,盛虹集团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这意味着盛虹集团实现了从下游聚酯化纤“一根丝”到上游石油炼化“一滴油”的全产业链布局。该项目拥有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16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产出占比高达近70%,创全国同行业之最。“小”民企进军“大”石化,盛虹集团这一手“奇招”背后,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深刻洞察。“早在多年前,我们就看到国内化纤行业产能过剩蕴藏的危机,向上游布局,既能为企业关键原材料的‘进口替代’打下基础,又能用化工新材料业务实现造血。”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说。该项目总投资约677亿元,年加工原油能力1600万吨,预计将于2021年建成投产,届时可实现年营业收入约925亿元、利税超200亿元,打通原油炼化与高端化工的产业链条,有利于发展下游高端化工新材料。

  为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调结构、转方式、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方面的积极作用,日前,盛虹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东方盛虹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10亿元绿色公司债券,用于盛虹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中炼油装置的建设。本次绿色债券采用信用保护合约方式进行发行,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同时创下全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单笔创设规模最大的记录。

  这种“绿色债券+信用保护工具”的发行方案,在解决民企发行债券融资问题上,是一次创新尝试,能有效解决企业融资审批时间、发行效率和融资成本。记者了解到,本次债券采用的发行方案,一方面可以通过深交所绿色债专项通道申报,能够大大缩短债券申报审批时间;另一方面,通过创设信用保护工具,能够对债券进行信用风险保护,增强投资者信心,提高发行效率;同时,发行绿色公司债,能够为企业争取政府绿色金融利息补贴,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标准化工作已经成为中国企业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领域。盛虹集团坚持自主研发、创新引领,凭借着过硬的企业实力和产品质量,叩开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大门,发出了中国纺织业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的“铿锵之声”。

  早在2010年,我国相关部门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及成员国的多次谈判,最终签订入会协议,约定与英国采用三年交替的方式,轮值担任印染国际标准化秘书处单位。盛虹集团立足国际,抢先“卡位”,于2011年作为企业代表首次参加了国际标准组织ISO/TC38会议。自2013年成为该委员会轮值秘书单位后,盛虹集团倾心付出,不仅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支持委员会,而且在制定标准议题、草案收集、协调沟通各方代表意见等各项工作中深度参与,发挥重要作用。

  据统计,自盛虹接手秘书处工作以来,共完成修订了沾色评级用灰卡等15项ISO国际标准。此外,盛虹集团还主导制定一项国际标准项目——《纺织品化学纤维长丝沸水收缩率试验方法》,这是我国化纤行业第一项国际标准,实现了国内化纤企业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零的突破。目前,盛虹正利用轮值秘书处单位的优势,向国内纺织行业积极传递相关标准和规则,并在国际标准化领域成为掌握话语权的“中国力量”。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巨大的内需潜力正在不断释放,为民营经济实现更大更好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盛虹集团在树立长远发展、稳健发展目标的同时,积极承担产业责任、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围绕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协同发展,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共同制定科学的行业标准,提高产业链的运作效率,以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引导产业的健康发展,无愧于时代赋予民营企业的发展机遇,并持续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

  (来源:江苏经济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2.jpg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
360.jpg
【专题】发展新质生产
sy.jpg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
sy.pn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