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其中不乏纺织服装行业从业者。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每五年一次,这是我国第17次评选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一位劳模都是一面旗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的故事,是对劳动价值的生动诠释,希望通过这些故事,激励更多人以劳模为榜样拼搏奋进。
她,每一天都是在“奔跑”中度过。在充满创意和文化气息的工作环境中,她不是在对样衣进行调试修改,就是在与成员商讨新一季的研发,带领团队不断复盘、钻研、创新;专注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技术,反复琢磨细节,将工匠精神融入每件衣服。 1979年出生的张利华现任雅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服装制版师高级技师。在雅莹集团工作近三十年,张利华深耕服装工艺技术,厚植工匠文化、精益求精,不断探寻新的女装版型和工艺改良方法,用实际行动诠释“工匠精神”,展现新时代技术人才的职业魅力。
1996年,18岁的张利华进入嘉兴永利来时装有限公司(雅莹集团的前身),从一线学徒做起,每天在流水线上忙碌。不久后,凭借积极好学的态度,张利华被分配到制版技术板块担任助理,通过不断“看”“问”“学”和实践,技术能力不断提升,最终成长为技术管理者。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并坚守这份职业时,张利华说:“很简单,因为热爱。 “张利华从小就喜欢做衣服,“小时候看到父母穿上我做的衣服,还是孩子的我心中就会涌出满满的成就感;长大后,让顾客通过雅莹的服装穿出优雅与自信,我觉得这就是我们服装从业者的价值与意义。” 从18岁到今天,从嘉兴一家本土服装厂到今天“世界的雅莹”,张利华在雅莹工作了近30年,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岁月里雅莹的文化深深烙印在张利华的血液里。”我热爱雅莹集团及其企业文化,也感恩公司提供的成长平台。“张利华说道。 36年来,两代雅莹人秉持百折不挠、向上向善的‘火凤凰’精神,从服装加工起步,成长为民族时尚品牌,始终专注创新,以”平衡·爱·幸福“的理念,为女性带去东方优雅的当代生活艺术。”这是一个充满使命感与价值感的企业,我愿意与之一起为中国民族品牌坚守。”张利华说道。
雅莹时装的每一处精致都源自一针一线的不懈雕琢,张利华始终把创新工艺作为自己的原动力。依托企业浓郁的创新氛围,她与团队凭借不懈努力,已获得4项发明专利和11项实用新型专利,如《一种粗犷面料锁眼结构》《一种服装用网眼布锁眼结构》等,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约125万元。她还创新了多链条合并缝纫的定规技术,让缝纫效率实现大幅提升。 2024年雅莹集团成立丝绵工坊项目,张利华作为技术负责人,带领团队将传统丝绵服与现代时尚元素融合。项目经过4种绗棉设备的选用、2种绗棉方式和3种不同丝绵克重的匹配,以及36种裁片和16件成衣的测试,最终制造出“裁剪合体、缝制精细、轻盈不变型、御寒暖如春”的特色丝绵服。这些丝绵服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精髓,还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成为市场上的热销产品。此外,张利华将注重在业务中承担起非遗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责任,逐步实现其文化与经济价值。 在雅莹的众多创新提案中,张利华的名字屡屡出现。许多原本行不通的工艺,在她手中焕然一新;那些曾被冷落的产品,也因她的努力重新被选用。在同事眼中,张利华的这种“精研细究”,在不断尝试与钻研中,让产品“迸发新生”。
“在以人为本的服装行业,要时刻铭记衣服里有个人。”这是张利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大众顾客面临的身材问题我们的研发人员也会面临。“她常对团队成员强调:要摒弃“我身材不好”“我比例不行”等自我设限的思维;倡导研发人员亲身体验服装。” 要尊重穿衣人的感受,而非仅关注旁观者的视角。穿衣人有情感需求、场合需求,只有研发人员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顾客痛点,与服装进行深度交流。通过不断测试、推翻、改良,才能打造出真正符合顾客心意的服装。”张利华如此说道。
作为技术管理者,张利华带领雅莹工匠团队,全面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在服装技术上不断打磨,精益求精,用心培养技能人才,已有多名工匠获得省市荣誉。该团队陈玉好荣获“浙江省十佳服装制版师”称号、第三届浙江技能大赛(时装技术)第一名;朱东伟、张世杰分别获得第三届浙江技能大赛(时装技术)第二名及第三名;陆雅敏获得浙江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服装加工赛二等奖。徐振涛被聘为“嘉兴市职业技能带头人”,荣获2023年“嘉兴良匠”。 技术领域讲究专业与严谨,研发过程中难免遭遇瓶颈。面对难题,部分研发人员常因自认已达能力极限,且成果尚可,便萌生放弃之心。然而,张利华总是斩钉截铁地说:“去试试看!”“试了没有?不行!再试!”“必须试出来为止!”正是这种“必须做到,绝不马虎,怎能放弃”的执着,催生了诸多创新成果。
为保障产品品质,提升人才专业能力,雅莹集团为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提升空间和技能展示平台。 张利华则主导企业自主认定,助力700多名产业工人获技能等级证书,其中技师32人、高级工458人。张利华还协同员工沉淀5本技术标准手册,建立4个行业标准、62个企业标准,实现技能与人才发展有机结合,助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雅莹深知年轻技术人才对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积极与东华大学、嘉兴大学、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张利华亲力亲为参与产学研项目,传授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助力企业培养8名年轻教师和113余名学生,其中4名为研究生。凭借专业造诣和实操能力,张利华被聘为东华大学专业校外导师、嘉兴南湖学院产业教授、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导师。其所在技术团队12名成员被聘为高校外聘教师,获评年度优秀兼职教师团队。团队还建立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基地和教师实践基地,成功立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浙江省“五个一批”育人项目及嘉兴市“五个一批”项目3个,为院校教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来源:中国纺织)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