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手店新四象
价格因素也导致库存风险,买手模式需要时间培养,而加盟商和业主们显然已经等不及了。该遇到的问题都遇到,该解决的问题未解决,买手店的中国路有喜有忧。
![]() 现象一:数量增多
从一线城市延伸至二线城市
港派买手店从香港向北京、上海等中国一线城市扩张,目的是为业态普及、为品牌奠基。北京与上海消费水平较高,人们对设计师品牌的认知度也相对较高,时尚消费需求较成熟,因此能够认可与承受买手店内比一般商店价位高的商品。比如,连卡佛、I.T、Shine*等连锁买手店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有分店。
不过从近两年开始,一些二线城市也开始涌现了一批买手店,一部分是实力雄厚的、以连卡佛为代表的连锁买手店,另一些则是新近加入的后起之秀。比如杭州大厦以及万象城内,都能发现独立买手店的身影。
以杭州为例,Shine*、P+、Co11、D-mop,以及万象城的Summy等等,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杭州市场上的买手店数量已经从几乎为零猛蹿到接近两位数,越来越多以往只能在欧洲或是香港见到的买手店开始落户杭州。
Shine*的创办人Gary早就十分看好二、三级城市,他认为它们发展潜力大,而且竞争相对小一些,更容易获得品牌的独家代理,所以Shine*如今不仅在香港和北京,在杭州、沈阳也拥有了门店。
在沈阳和杭州,Gary表示:“这里的消费者以及百货公司观念还比较滞后,在他们眼中只有专卖店、旗舰店售卖的产品才是好东西,对买手店的认同还处于很低的水平。”
Gary说的情况,在福州尤其明显。近两年,福州也出现了买手店,行业人士认为,福州甚至比厦门更接近台湾,是台湾和内地的商业的一栋桥梁。也正是由于海峡关系,福州的买手店内不乏台湾、日本的特色设计品牌。尽管福州一直在发展,当地人们对品牌的认知度却依然不高,未能打破“大商场才是品牌”的逻辑,因此福州本地的买手店发展依然裹足不前,一定程上代表了部分其他二线城市独立买手店的发展状态。
现象二:门槛低 开店易
私人买手店涌现 质量参差不齐
买手店从出现到兴起,进入第二轮竞争时,无可避免地出现了参差不齐的行业现象。随着买手店在一线城市扩张,在二、三线城市延伸,一些规模较小的私人买手店也加入了行列。
然而,这些买手店缺乏专业规范、长期的商业运作模式,一些私人买主甚至连如何向外国品牌订货都不清楚,甚至以零售价在海外品牌零售店采购商品,不仅使行业陷入混乱,也使海外品牌商对中国买手产生误解。
其次,这些私人买手店几乎没有专业的买手,而是店主本人凭借对时尚的主观认识进行采购,无论是风格的把握、产品的陈列商,都未能体现买手店的真正价值。
现象三:营业额在挣扎
顾客以海归和富二代为主
港派买手店在第一轮的扩张中遭遇冷流,比如,2006年连卡佛在中国撤退的主要原因,就是经营情况不尽如人意。与百货商店相比,大部分买手店的商品价格较高,并非普罗大众可以接受,因此营业额一直是买手店生存的最大挑战。
“我们目前不亏本、小有盈利。对于我和我的两个股东朋友来说,我们也没想让它一下子火起来,开几十家分店,然后到创业板上市。还是觉得要踏踏实实做点事,不亏钱心里头就挺美的。”以中国设计为主打的买手店薄荷糯米葱创办人洪晃说,目前,薄荷糯米葱的市场定位还需要再具象一点。
“两年半以前,中国设计品牌还没有那么火,店的定位就是中国设计师。但是今天,人们对于中国设计的了解比过去清晰了许多,中国设计早就不是一种单一化的风格,所以我们还要挖空心思,把薄荷糯米葱的价值观念再明确一些。”她说。
目前,薄荷糯米葱的客户以职业女性居多,她们来自投资银行、广告公司的中高层,收入比较高,日常有很多社交活动,都希望穿一些很漂亮的、不会跟人家撞车的衣服。而在这些职业女性里,“海归”和“富二代”是最大的支持者。这种消费群定位,也与大部分买手店定位相同。
现象四:中国设计成亮点
把中国设计师拉进市场
2008年英国杂志《Dazed & Confused》评出18位新锐时尚设计师,杜扬与周翔宇名列其中,随后,人们在杂志上看到了更多的中国名字,王汁、王培沂、叶谦、吉承、李鸿雁、张弛、王在实等等。然而,一些有意购买本土设计师产品的消费者却很难找到确切的店铺地址或是联系方式。
开买手店是因为在做时尚杂志时接触到很多中国设计师。洪晃说:“我发现一个问题,当我们刊登出中国设计师的报道后,就有读者打来电话问:‘你们登的这些东西挺好玩的,在哪能买到呀?’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他们没地方买。所以我发现,即便是大篇幅地报道了中国设计,他们与真正的市场之间还有一定距离。”
对于店铺的运作,以薄荷糯米葱为例,在买手制的基础商,随着与设计师的合作加深而进行调整。薄荷糯米葱与150多位设计师一直有合作,并由运营总监曾思禹负责管理。据了解,初期设计师均以寄卖的形式与薄荷糯米葱合作,薄荷糯米葱在产品售后会从中获得一定分成,季末滞后剩下的货品再退还设计师,这种合作模式中,设计师也承担风险。“比较成熟的设计师,我们会买断他的产品。销售和库存都由我们来承担,所以对这些设计师的要求也会更高,无论设计和生产都要非常成熟。”曾思禹说。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