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重担压身超仿棉
2014-01-28
分享至:

    近期,福建省长乐市召开了新一代聚酯纤维纺纱生产线技术改造暨超仿棉纺纱技术研讨会。相关技术的成熟表明,超仿棉系列纱线产业化生产技术有望全面示范和推广。“超仿棉”再一次吸引了大众的眼球。

  2011年8月,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的国家科技支撑技术项目——“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启动以来,超仿棉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去年,业内龙头企业纷纷把超仿棉系列产品作为发展重点,并在新项目中加大投入。行业也在各大活动中加强了宣传。而对于超仿棉的概念与发展思路,也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与扩展。

  拓宽概念与思路 

  超仿棉技术与产品的研发,是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是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创新,须加强上下游一体化的联合攻关。在完善开发体系的同时,要创建高水平技术产品示范基地。

  对于超仿棉的概念,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华平认为,“超仿棉”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产品,而是聚酯一个功能化差别化方向;“超仿棉”也不是简单的取代棉,而是结合市场发展的新型产品。

  “超仿棉”主体是聚酯,聚酯含量大于85%,是差别化功能化的涤纶纤维,包括长丝仿棉与短纤仿棉。超仿棉的“超”字区别于一般仿棉工艺,与以前单一差别化技术或单一功能性产品的开发相比,超仿棉产品的研发更加重视多种差别化、功能性技术的整合发挥,强调聚合、纺丝、织造、染整技术的相互融合。

  对于超仿棉,业内的讨论就不曾停止过。它的定位问题直接影响到终端消费对其认知,也影响到其市场推广的效果。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近期在总结推广超仿棉工作时表示,对于超仿棉可以换一种思维考虑。他认为,超仿棉与棉花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不要跟棉花比较,自身有比棉花更好的性能。

  同时,与王华平强调的一样,超仿棉技术与产品的研发,是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是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创新,须加强上下游一体化的联合攻关。在完善开发体系的同时,要创建高水平技术产品示范基地。

  去年6月,江苏新沂国家级超仿棉及配套产业园区合作协议签订,福建长乐也将逐步形成集切片、纺丝、纺织、印染、后整理、服装家纺、电子商务于一体的超仿棉完整产业链。这些活动都表明,超仿棉产业化长远发展有系统性的要求。端小平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他说,超仿棉是个系统工程,要做好产业链。“它是一个成品的概念,而非一种纤维。”

  提振市场与消费 

  市场对于功能型聚酯的需求不断增加,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与提升,行业受到国家有关政策引导,超仿棉系列产品也得到了行业的统一推广等因素决定了超仿棉系列产品的市场效益还将扩大。

  景气度下滑的聚酯纤维业,亟须市场的突破与关注。新的概念与噱头或许能让资本市场在此活跃起来,从而带动消费的热情。超仿棉就被赋予了这一职责。在今年业内的各大展览会上,它的身影随处可见;在各大研讨会上,它的名字被人信手拈来。例如,去年7月中旬,在第14届新型化纤原料在针织及其他相关行业应用技术研讨会上,中国石化仪征化纤代表发言时称,该企业超仿棉涤纶短纤维研发生产团队,在经过几十次的小试、中试,成功开发出超仿棉产品。而到了会后,据说仪化的样品被索要一空。

  超仿棉这一概念在上一轮被炒过之后,近期又火了。估且忽略其中挂羊头卖狗肉的恶意炒作,超仿棉的确承担着太多的期许。化纤转型升级要从增量上提升品质。首先,市场对于功能型聚酯的需求的不断增加,大型化纤企业投产差别化和功能型产品的积极性得到了鼓励。二是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与提升,超仿棉系列产品符合产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其受到市场的检验与认可。而且,该类产品技术成熟,显然适合大规模推广。三是行业受到国家有关政策引导,超仿棉系列产品也得到了行业的统一推广。这一产品系列已经被看作是新一轮升级的机会所在。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在行业下一个波峰时,超仿棉系列产品的市场效益会凸显出来。

  当然,防止恶意炒作与产品标准化应该受到更高的重视。企业也要自觉维护超仿棉这一品牌。

  扩大应用与影响 

  从去年各大机构预测的2014年春夏面料产品的开发方向中能看到,下游已经在逐步认可超仿棉产品的市场前景。纤维的流行正在向下传导。超仿棉产品成为下游认识上游变化的窗口,也是上游传递价格的媒介。

  目前,随着聚酯改性技术的日臻成熟与完善,差别化的产品越来越受到下游的认可与追捧。去年发布的2013/2014中国纤维流行趋势报告中,10大纤维品种功能各不相同,但都有聚酯纤维的身影。超仿棉系列产品的问世,也在强化着涤纶差异化的发展路线。从去年各大机构预测的2014年春夏面料产品的开发方向中能看到,下游已经在逐步认可超仿棉产品的市场前景。纤维的流行正在向下传导。超仿棉产品成为下游认识上游变化的窗口,也是上游传递价格的媒介。超仿棉已经拥有了产业链上下游互动与品牌运作的基础。

  其实,取得如此好的市场效果还因为超仿棉系列产品的市场推广工作有专门的机构在运作,也有相应注册商标——“逸绵”。负责该类产品推广工作的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去年的各大展会上,开辟大面积的展区,进行了强势推广。该联盟代表表示,为了进一步推广超仿棉聚酯纤维及其纺织品,联盟计划持续开展超仿棉产品的市场推广活动,并通过参加展会等多种有效形式打造“逸绵”品牌。通过多次组织展会及与终端品牌用户开展推广活动,联盟内企业开发的超仿棉系列产品已经逐渐被市场所了解,“逸绵”品牌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即将举行的2014/2015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期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也将力邀由国内一流服装设计师武学凯,为现场观众倾力打造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盛虹·中国纤维(逸绵)创意时尚汇”,本次的创意时尚汇将以“逸绵”为代表,打造纤维在面料、服装业内的影响力。(中国纺织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360.jpg
【专题】连续8年创历
360.jpg
2025中国纺织服装数字
sy.jpg
中国首届棉服AI设计大
sy.jpg
京津冀纺企齐聚高阳供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