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徐延豪:
传播科学技术刻不容缓
最近,PX项目在内的一些重要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公众的一些阻力,原因是综合的、多方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许多公众对相关的项目认识不够全面和准确,甚至产生了一些误解。业界,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有责任全面准确地向公众传播科学技术。
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 李勇武:
携手推进PX可持续发展
当前PX事件不断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我们有必要积极组织相关媒体、科普组织、社会机构,与民众一起,共同揭开PX的“神秘面纱”,普及PX科学、真实、客观的化学品属性,解惑公共安全疑虑中的种种问题;政府及地方各个层面,需要在风险可防可控的前提下,谨防误导,合理决策,加大信息公开化的力度,提前做好解释和信息披露的工作,通过提升公众认知水平推进PX产业地区的规划和发展;园区及相关企业,更要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深入思考当前PX的战略规划、技术创新、风险控制,高度保障PX项目的环保、安全和规模化运营,保障为国计民生提供必要的PX生产资料,同时推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 曹湘洪:
被妖魔化的PX安全环境风险可控
受近几年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发生的一些重大责任事故,加上一些非PX专业的其他领域的专家缺乏科学依据的议论,以及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的影响,社会上流行着PX有毒、致癌等错误概念,PX恐惧症使规划建设的大型PX项目屡屡受阻。而从专业角度来看,PX及同类炼油石化生产装置的安全环境风险是可控的,而现代技术手段则能为有效控制炼油石化装置的安全环境风险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副部长 辛兵:
创新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目前,我国很多重大的PX项目发展严重受阻,但是实际上中国的发展非常需要PX,它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们每年要从国外进口约50%的PX,这种状态成全了周边的四小龙。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已经刻不容缓,我国也要用创新的手段来做这项工作。一方面,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组织由院士、科学家构成的权威科普团队发声,令群众信服;另外,针对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与其进行对接,沟通交流获得理解与支持;还需要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让他们帮助我们发声,做这项工作。
(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