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女童保护基金”与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启动进一步合作,双方签署精神文明共建合作协议,以期共同推进儿童保护事业的发展。由女童保护基金负责培训信息中心20余名工作人员组成的讲师团,试讲合格后他们将成为女童保护基金志愿者讲师,可外派讲授儿童防性侵课程。
“女童保护基金”负责人、京华时报记者孙雪梅为讲师团做了讲师培训。孙雪梅从为什么要给儿童上防性侵安全教育课、如何给孩子上课、家长和老师应该避免哪些误区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并逐条解析了教案内容。
早在2014年5月,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便和女童保护开展合作,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阎岩根据“女童保护”教案,于5月27日在甘肃靖远县大庙学校为230多名小学生上了一堂课。
在7月21日的合作启动仪式上,阎岩介绍,作为一家女员工较多的单位,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在关爱儿童等公益事业方面已经开展了相关工作,希望今后在保护儿童健康成长方面,可以做更多贡献。她表示,中心鼓励员工多参与女童保护事业,今后可派员参与女童保护基金授课,并计入该员工的工作成绩。
据了解,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是国家级的行业公共服务机构,持续、深入开展纺织行业社会责任建设。同时,作为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多年来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投身公益事业,为和谐社会建设做了积极贡献。
2013年6月1日,全国百名女记者联合发起了“女童保护”公益项目,以“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为宗旨,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两年多以来,“女童保护”已经走进全国22个省份,直接面向55000多名小学生教授防性侵课程,经过与各地妇联、教育局等部门合作,使防性侵课程覆盖儿童超过30万人。该项目原挂靠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儿童安全基金下,随着项目的发展,2015年7月6日,已由公益项目升级为专项基金,设立在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


(来源: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