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纺织品和服饰的材料一般都是天然纤维,经过漫长时间的老化和分解,极不易保存下来。中国唐代以前的遗址和古墓里出土的纺织品多数已成残片,宋、元、明代纺织品传世的也不很多。随着考古中纺织文物的不断出土,其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9月24日,秉承以团结纺织文物修复领域专业人员,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目标的学术团体——中国文物学会纺织文物专业委员会,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隆重举行首届学术年会。来自国内文博、考古、教学机构的专家学者,分别就纺织文物保护、修复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在此次以“沿着丝绸之路的足迹”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上,北京服装学院教授陈芳、上海博物馆研究员罗曦芸、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司志文等十多位专家,先后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个案研究”、“常见清洗材料对几种染色纺织品的影响研究”、“乾隆装臧密封册与刺绣软靴的修复”为主题进行发言。
“一带一路”成为中国在全球经济新环境下的重大战略,作为中国“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在“一带一路”上,定将发挥重要作用。“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以丝绸之路起点为馆址,以反映丝路文化为主题的民办博物馆。博物馆自2010年开馆以来,先后围绕丝路文化为主题,举办了数十次展览,为了使群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纺织品工艺,还开展了丝绸扎染、动手纺织等体验活动。”中国文物学会纺织文物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大唐西市博物馆馆长王彬说,我们深知丝绸文物保护与修复不易,为了收藏一批十分珍贵的古代丝绸,曾请纺织品修复专家王亚蓉帮助,制定了科学的修复保护实施方案。今后,大唐西市博物馆将会继续与各单位加强交流合作,努力促进纺织文物在考古发掘、入馆收藏、科学研究等领域全面发展。
(三秦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