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中国经济有望在“十三五”后期迎来企稳回升
2016-06-24
分享至: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参加该中心主办的“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时表示,虽然中国经济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仍面临很多风险因素和问题,部分因素甚至有积聚扩大的趋势。但是只要通过一系列改革和调整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基础性的制度建设,中国经济有望在“十三五”后期迎来企稳回升,未来10-15年经济增长潜力依然可观。

  李稻葵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主要需要推动和落实好如下五项改革措施:

  第一,投融资机制改革。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差距逐步拉大。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到10%,创下近年新低;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为12.4%,前者比后者低2.4个百分点。现在政府推出了很多长期性的、基础性的建设投资项目,这些投资通过国企推进,这些项目的融资大多依赖银行提供的短期贷款,这就挤占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贷款,推升了银行贷款融资成本,且存在期限错配的问题,是不可持续的。2015年国有企业占据了境内企业贷款总额的48%,而民营企业只占38%。必须鼓励国有企业多样化融资方式,如发行长期债券等,以此降低对银行贷款的依赖,释放银行信贷。

  第二,必须加快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的改革。对于一些竞争性领域,应该降低行业壁垒,减少国有企业的垄断,激发企业活力;而对于产品落后、效益差的企业,政府要拔掉“呼吸机”,让这些企业退出或者重组,一方面减轻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推进去产能。对于效益一般、负担加重的企业,政府要敢于“断奶”,让企业按照市场的逻辑参与竞争,优胜劣汰。同时,要突出“先进典型”的作用。

  第三,推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尽管中国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最近几年内都有所增加,但劳动力的平均素质,包括受教育水平、寿命和健康水平都有所提高。我们认为,在综合考虑劳动力健康劳动年限和平均受教育水平的情况下,中国的有效劳动供给在未来十年还会逐年上升。为了充分利用由于“有效劳动供给”提高带来的潜在人口红利,我们应该推进更具备弹性的退休制度,让员工和企业共同协商确定退休时间和退休保障,让劳动力资源充分流动起来。

  第四,落实人口自然迁徙以及公共服务配套政策。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且各地区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使得中国相对于日本、韩国等小型经济体而言具备更独特的大国发展优势。以江苏和安徽为例,江苏省2015年的人均GDP高达88085元,而与之相邻的安徽省人均GDP仅为36176元,省际发展的不平等和地区收敛效应将成为未来经济的一大增长点,而要让这种大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必须打破省际的人口和资源流动壁垒。政府应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化,有序引导劳动力从落后地区迁入发达地区。此外,对于经济活力大、增长快的地区,政府在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方面要更加灵活。

  第五,市场化机制引导不良贷款有序破产重组。据IMF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达到GDP的7%,而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正是企业债。假如不良贷款的平均偿还期限为3年的话,这就意味每年需要有相当于GDP2.3%的社会融资总额去填补没有破产重组的不良债务。中国每年新增的社会融资总额相当于GDP的25%左右。这就是说,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呆坏账,每年相当于9%的社会融资得不到合理利用,它损失的是0.6%的GDP增速,这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是极其不利的。必须用市场化的机制引导不良贷款有序地破产重组,从而使得新增社会融资能够更有效地流通到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中去。

  

  (经济参考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