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长绒棉:收购进度缓慢 棉企信心不足
2016-11-02
分享至:
 据调查,10月28-31日,阿瓦提、沙雅、库车等地长绒棉收购价逐渐止跌企稳,32-33%衣分、13%以内水份籽棉收购价7.30-7.40元/公斤,少数轧花厂对水份低于11%、纤维长度较好的籽棉给出7.45-7.50元/公斤的价格,长绒棉收购价基本与细绒棉接轨。
  与细绒棉采摘、收购、加工持续“高歌猛进”不同,今年长绒棉收购情况表现为拾花慢、交售缓、加工迟、销售停。一方面阿克苏地区拾花工短缺情况仍非常突出,由于长绒棉采摘难度大,因此挑剔的拾花工人优先选择细绒棉;另一方面籽棉收购价格从8.1-8.20元/公斤落至7.20-7.40元/公斤,对农民植棉积极性、采拾热情的打击比较大,惜售情绪不断升温,一些棉花经纪人也筹集资金参与储存籽棉。
  10月下旬,山东、江苏、河南等地2015/16年度兵团137、237级的仓库报价分别为20800-21200元/吨、19800-20200元/吨(毛重),而7.30-7.40元/公斤籽棉对应的皮棉直接成本约18500-18800元/吨(目前南疆棉籽价格2.52-2.55元/公斤),入库、公检并汽运至内地库的综合成本大概19700-20000元/吨(毛重),若考虑到每吨皮棉有500元/吨出疆运输补贴,因此按当前籽棉价格收购,轧花厂有300-500元/吨利润(财务费用按200-300元/吨计算),但棉企收购长绒棉的热情已降至低位。
  2016/17年度政府相关部门并未发布新疆棉运输直补公告,即使仍为500元/吨补贴款,但从申报到下发近一年时间,对企业资金链也是个考验。此外2016/17年度国产长绒棉预计17-20万吨,但消费能力仅7-8万吨,况且今年中国企业积极签约SJV PIMA棉、埃及吉扎棉,供应压力非常大,收购即被“套牢”的概率不小。(中国棉花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360.jpg
首届中国(渠县)户外
360.jpg
【专题报道】中国首届
360.jpg
【专题】波司登发布ES
360.jpg
【专题】连续8年创历
360.jpg
2025中国纺织服装数字
sy.jpg
中国首届棉服AI设计大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