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华服典章——中国苗绣”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展出
2017-03-16
分享至:

  2017年3月11日上午,由上海纺织博物馆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华服典章——中国苗绣”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展期两个月(至5月10日),共展出一百余件(套)苗绣珍品。

  刺绣,又俗称“绣花”,是用五彩丝、条、块等在纺织品上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的一种工艺。苗族刺绣,不光是苗族的艺术珍宝,也是为我国古老民族手工艺术之一,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技艺享誉中外,被艺术大师刘海粟赞为“镂云裁月,苗女巧夺天工,苏绣、湘绣比之,难以免俗。”更有学者称它为“用针线凝结的音乐”。

  苗绣的绣法技艺摇曳多姿,主要有平绣、堆绣、锁绣、破线绣、辫绣、绉绣、打籽绣、茧片绣、挑花、布贴、缠绣、锡绣、锁宝绣、金银线绣等。锡绣是苗族刺绣中最具特色的技法,流行于贵州剑河县满天星、高丘一带。其特征是以藏青色棉织布为载体,以大自然变异图案为引子,以银灰色金属锡片为点缀,以黑、红、蓝、绿色四色蚕丝为线索制作而成。制作时先以挑花勾画底纹,再用特制的锡箔剪成大约2毫米的箔条,卷边后钉在绣布上,耗时又耗力,形成黑底银花的绣片,堪称绣苑奇葩。这种刺绣细腻典雅,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精美绝伦的苗绣是苗族历史文化的积淀,体现了苗族的审美观、价值观和民族智慧。璀璨的苗绣背后是苗族人对家园的眷恋、对生活的喜悦和对生命的热爱,带给我们关于传统与现代、文化与传承、人与自然的思考。

  上海纺织博物馆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引起您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注与支持,能够让全社会对这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更多的关注。

 

  (中国上海)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sy.jpg
AI遇到时尚,中国服装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sy.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大家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