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嘉兴市将于9月21日发种饲养晚秋蚕
2017-09-12
分享至:

  晚秋蚕订种量3066.95张,同比减818.55张,减少21.1%,减幅趋缓。

  近日来,嘉兴市秀洲区各级蚕桑干部和全体蚕农正一手抓中秋蚕生产,一手抓晚秋蚕生产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晚秋蚕生产的顺利进行。

  今年秀洲区晚秋蚕合同订种量2487.2张,通过近1个月的多方努力,增补了579.75张,占合同订种量的23.3%,到目前止已订晚秋蚕种3066.95张,同比减少818.55张,减少21.1%,减幅趋缓(去年减少32.8%)。

  由于气候反常及农作物大量使用农药等不利因素,近年来,导致中秋蚕安全饲养的风险不断增大,中秋蚕生产过程中农药中毒事故时有发生,而且中秋蚕期桑园病虫害多、桑叶质量差,对中秋蚕丰产丰收构成较大威胁,相对而言,饲养晚秋蚕不但安全性好,而且桑叶质量好、茧质好,茧价也高,丰产丰收有保障,对此,秀洲区各级蚕桑技术部门因势利导,积极引导蚕农及时调整秋蚕布局,加大晚秋蚕饲养的比例,晚秋蚕订种量比今年中秋蚕饲养量增加2316张,增加308.8%,实现了秋蚕布局的良性调整(但调整比例已经偏大)。

  今年秀洲区晚秋蚕订种量减少2成多的主要原因:

  一是劳力因素,蚕农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年纪大的蚕农已力不从心,年经轻的中、青年人员不愿从事较苦的种桑养蚕工作,劳力紧张是经济发达地区蚕桑生产大幅减少的主要因素。

  二是茧价因素。虽然今年蚕茧价格较高,但与蚕农的期望值仍有一定的差距,这是导致今年晚秋蚕饲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是面积因素。桑园面积明显减少,据初步调查,秀洲区去年秋蚕结束以来,到目前为止,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因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道路建设及蚕农挖掉桑园改种水果、苗木等因素,减少2000多亩桑园。

  四是环境因素。蚕儿非常敏感,对环境要求高,空气或桑叶中含有对蚕有影响的微量有害物质,就有可能造成蚕儿中毒,甚至死亡。近年来,水稻等经济作物用药品种很多,导致农药使用不但量大,而且品种多。另外,近几年种粮大户越来越多,机动喷雾器也越来越多,而且植保飞机也在增加,由于机动喷雾器与植保飞机喷雾治虫影响范围大,容易造成农药污染桑叶,再加上桑园本身秋期病虫害多,也要多次治虫,因此,秋蚕很容易引起微量农药中毒。与此同时,秋蚕期不但气温变化大,而且桑叶质量也差,容易引发蚕病,这也是秋蚕订购量减少的主要因素之一。

  五是外来蚕种因素。不少蚕种贩子置《浙江省蚕种管理条例》于不顾,千方百计将外地蚕种通过不正当途径贩卖到秀洲区,影响了秀洲区蚕种的正常供应,据初步调查,秀洲区的外来蚕种占合同订种量的30%左右。

  今年秀洲区晚秋蚕将于9月21日发种饲养,发种时间同比提早1天(嘉兴的海宁市、海盐县、南湖区等也是9月21日发种),为了确保晚秋蚕的优质高产,广大蚕农要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养蚕准备上,要抓紧做好蚕室蚕具的清洗消毒工作,特别是小蚕室的准备工作。在桑园管理上,做好以防治桑园害虫为主的桑园管理工作。目前的天气十分有利于桑螟的发生,因此,要及时分批用残毒期较短的农药进行划片轮换防治,以确保桑叶的优质高产。

  秀洲区为了确保晚秋蚕的安全,近阶段区农业经济局下发有关做好养蚕安全工作的明传电报,同时通过农民信箱,群发种粮大户,要求种粮大户蚕区治虫一定不能使用对蚕高毒的农药并避免将药液喷到桑园,确保秋蚕

  安全,区农业执法大队与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一起,下到蚕区农资经营店,开展“绿剑”保蚕执法工作,蚕区严禁销售和使用杀虫双(丹)类、菊酯类、阿维菌素类农药;同时,农业植保部门与蚕桑部门积极互通情报,尽量协调好大田治虫与晚秋蚕发种饲养的关系,努力做好各项防毒工作,为夺取秋蚕生产的丰产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来源:金蚕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sy.jpg
AI遇到时尚,中国服装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