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卖场业态的调整仍在进行中。
近日,沃尔玛在上海、福州、天津等地接连曝出关店的消息。6月12日(今天),沃尔玛更是在同一天内关闭了福州联信店、五里亭店、以及天津和平路分店等三家门店。 而《联商网》梳理发现,在过去三个月的时间里,沃尔玛已经相继关闭了11家门店。其中,3月份关闭两家,分别是深圳南新店和绍兴柯桥店;4月份关闭两家,分别是通辽和平路店和南京水西门大街店;5月份关闭三家,分别是唐山新华东道分店、芜湖中山北路分店和遵义春天堡分店;6月份到目前为止已经关闭四家,分别是上海宝山一二八纪念路店以及今天关闭的三家店。
对于此次关店调整,沃尔玛方面给出的解释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布局。不过,也有业内分析人士称,对于商家而言,衡量门店发展的指标是相对的盈利能力而非绝对的租金数据,关店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沃尔玛业绩的下滑,同时大卖场业态目前也是面临着不小压力。 实际上,在过去连续几年里,沃尔玛的关店调整一直在进行着。据《联商网》统计,2012年沃尔玛在华关闭5家店,2013年关闭15家,2014年关闭17家,2015年关闭1家,2016年关闭13家,2017年关闭多达24家。
▲沃尔玛遵义春天堡分店停业公告
除了自身经营规划外,市场竞争等外部环境也是企业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因素。 上海尚益咨询总经理胡春才此前曾对《联商网》表示,从整个行业来看,大卖场业态正在步入衰退的轨道,一方面,由于电商冲击,拿走了大部分高毛利商品的份额,支撑大卖场的整个毛利损失可能有30-40%;另一方面,大卖场进入中国已经有20年了,很多门店租期到期(一般租约期都是15-20年),遭遇物业方租金成倍上涨的压力,原本盈利的门店恐怕也不得不面临关闭。这两个核心因素也是导致大卖场大量关店的重要原因。 当然,关店也并不意味着就都是坏事。关店是整个业态生态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大卖场在转型调整中,在中国,目前大卖场这个业态占比太高,达7-80%,而在日本市场,占比最高的却是便利店业态。 沃尔玛全球执行副总裁兼国际部首席行政官贝思哲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对关店也做了这样的说明,他表示,“沃尔玛在一个地方的发展总是会看未来30年的发展,包括当地商圈的发展、当地人口的增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状况以及整个市场的发展状况等,我们会在此基础上做预测,但是这个预测随着时间推移并不一定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就会出现有一些门店没有能够很好地服务到当地的顾客。在这种时候我们会选择关闭一些门店。对于零售的健康发展来说,管理好门店业务的组合,确保门店整体的健康发展,是很重要的。” 关店的同时,沃尔玛也在积极拓展新店。2017年,沃尔玛在华新开31家门店,包括27家大卖场和4家山姆会员商店,其中湖北应城、四川峨眉山、贵州都匀、广东普宁等都是首次进驻的城市。2017年,山姆会员店在中国覆盖到了16个城市,门店数量达到了19家,并首次进驻了南京、长沙、南昌等城市。 此外,沃尔玛还推出紧凑型大卖场,目前已有5家门店,分别位于昆明、武汉和成都等地。据了解,未来这种大卖场模式将会在全国推广。 在业态创新上,沃尔玛此前不久在深圳推出了首家智能社区超市“惠选”。这是继大卖场和山姆会员店两大业态之后,沃尔玛在中国尝试的第三种业态。据了解,沃尔玛计划今年年底前在深圳、广州和东莞新增约5家惠选超市。而第二家惠选,位于深圳市福田区,计划将于今年8月开业。
(来源:联商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