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绿色成化纤业新增长点
——“绿色纤维材料及绿色制造技术发展高层论坛”纪实
2018-07-06
分享至:

  绿色是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中最动人的一种颜色。6月22日,“绿色纤维材料及绿色制造技术发展高层论坛”在河南平顶山召开。

  论坛由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和平顶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来自国家相关部委和行业协会的代表、多所大专院校的专家,以及全国各地化纤企业代表等400多人汇聚一堂,就纺织化纤行业推进绿色制造的意义、废旧化纤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技术的发展情况、相关绿色制造和绿色纤维材料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绿色制造有利于培育新增长点

  “这些年,我国工业化快速推进,工业整体水平明显增强,但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给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目前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接近上限。在此背景下,推动工业向绿色方向转型至关重要。加快工业绿色发展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绿色制造是加快培育绿色低碳新增长点的有效措施。”来自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的欧阳昊明的这番话,充分诠释出在我国工业领域推进绿色制造的重要价值。

  据介绍,工信部这几年制定了《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加强对工业发展的宏观指导。自2016年以来,工信部利用绿色制造专项支持了225个重点项目,向国开行等金融机构推荐了454个工业绿色信贷项目,发布了720项绿色制造示范名单,支持了286项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标准加快制修订。

  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将利用绿色制造专项、税收优惠等财税政策,以及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手段,推动产学研、上下游加强协作,促进绿色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充分发挥绿色制造示范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纺织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产业,化纤产业则是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支柱产业。2017年,我国化纤总产量达到4920万吨,占全球化纤总产量的70%。正因其重要价值,纺织化纤行业是工信部推进绿色制造的几大重点支持行业之一。

  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局长王元晶表示,我国纺织工业具有产品品类多、产业链长的特征,从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到消费回收各环节与生态环境关系紧密,行业的绿色发展对于实现绿水青山、美丽中国意义重大。

  王元晶指出,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化纤工业推进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瞄准世界纤维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研究,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创新技术、绿色制造技术。而抓科技创新,必须增强紧迫感,及时确立发展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化纤工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源动力。化纤行业的更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科技进步,行业的绿色发展更需要技术创新。

  “环保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责任。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下,各行各业都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化纤行业积极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优化生态安全屏障,在行业中打造‘绿色纤维’品牌,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王元晶说道。

  绿色制造技术事关化纤业可持续发展

  推进化纤行业的绿色发展需要依靠绿色制造技术驱动,这包括节能减排技术和绿色纤维制造技术。聚酯无锑催化剂聚合技术就是其中的一项。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锐在会上介绍,锑系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副反应少、价格便宜等优势,在聚酯行业目前仍占主导地位,但由于使用该类催化剂会形成一定的锑污染,所以聚酯行业使用绿色催化剂取代传统的锑系催化剂是一种重要趋势。

  王锐进一步介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钛系催化剂具有易存储、稳定性好、易分散、催化活性高、安全无毒害等优点,可逐渐取代锑系催化剂,也能从根本上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此外,行业还需要发展无锑阻燃剂,并在纺织品处理环节采用非减量工艺,加强环保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

  化纤业绿色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降低对石油资源的消耗,因此,加快发展生物基化学纤维技术也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会上还介绍了我国部分生物基纤维品类的发展情况。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究所商务总监张红光介绍,凯赛生物突破了生物基戊二胺生产中的技术瓶颈,研发、生产出了生物基聚酰胺产品泰纶。泰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天然纤维的生物活性,回弹性优于PTT纤维,强度优于锦纶66纤维,且弹性模量低,柔软性与羊毛相当,还具有低温上色、本质阻燃等优异性能,在民用和军工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公司已在新疆、山东等地投资建设了产业化项目,其中位于新疆乌苏的一期项目可年产5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和1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纤维。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废旧化纤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技术也是我国化纤业绿色制造技术的重要构成。我国化纤行业经过约2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废旧化纤纺织品的再利用问题也愈来愈迫切。目前,我国纺织品的回收利用率不足10%,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预计到“十三五”末,我国废旧化纤纺织品的产生量可达近2亿吨。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指出,化纤的生产原料主要为石化原料,所以化纤循环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而在化石能源占主导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中国的工业节能任务艰巨。

  蒋士成给行业算了一笔账。他指出,相对于发达国家20%~30%的工业能耗,我国工业用能比重高达70%,工业领域碳减排将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战场”。如果按照一次循环计算,与原生聚酯相比,每吨再生聚酯可减少原油消耗39%,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3.2吨。以现在国际通常价格每吨10美元~20美元计,如果我国的再生聚酯纺织品能突破1000万吨/年,则每年直接产生的碳税效益就有3.2亿美元~6.4亿美元。

  “推进再生循环体系建设是中国必须肩负的大国责任,再生循环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化纤再生循环是循环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发展战略,到2025年,我国废旧化纤纺织品再生资源利用率可达20%,高值化利用率可达50%。通过多种措施,将使我国的再生循环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列,在低碳与资源等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加速实现我国纺织行业向绿色环保、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升级,实现我国由纺织品再生大国向强国的转变。”蒋士成强调。

 

  (来源:中国纺织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png
开启新征程,奔向下一
2025贺图.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您20
2024关键词.jpg
【专题】2024年纺织服
360.jpg
【专题】第一届中国纺
sy1.jpg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
1.jpg
守正创新荣膺担当,中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