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蚕丝绑上区块链 :蚕农半年账期缩至两小时
——智能互联网激发千年行业新活力
2019-06-05
分享至:

  广西柳城县马山镇,蔗农黄细福一家刚刚忙完今年的“榨季”。每年11、12月份至次年的3、4月份是糖厂开榨的时候,也是蔗农最忙的时节。与往年不同,黄细福卖甘蔗的钱已通过武汉众邦银行的远程支付“落袋为安”,不用再忍受糖厂漫长的“账期”;他也不再“看天收”,而是通过网络、APP了解糖价走势和其他蔗农种植意愿,为下一个榨季做准备。

  改变糖业这个古老行业运作模式的是一家名为“中农网”的企业。作为武汉卓尔智联集团旗下企业,中农网已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B2B垂直电商平台,经营主要品类包括食糖、茧丝、水果、板材、脱水农产品、辣椒、大豆等,去年主营业务收入达350亿元。2018年,中国食糖消费额815.9亿元,通过中农网达成的食糖营业额就达到302.8亿元。也就是说,在中国,每消费3包糖至少有1包糖是通过中农网成交的。

  大数据、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这些看似遥远的词汇正在切实改变传统行业以及从业人员。同时,拥有了中农网等核心B2B平台的卓尔智联亦实现了转型升级,从曾经的物业发展商蜕变为一家以科技驱动、大数据引领的专注于提供现代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企业。《2018年度中国电商上市公司数据报告》显示,在全国B2B电商上市公司中,卓尔智联以435.752亿元市值排名第一,是第二名企业市值的6倍多。

  与卓尔智联一样,武汉还有一批传统行业企业借由转型升级,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准确预判

  每吨白糖购销成本从25元降到7元

  武汉网红奶茶店“一点点”所用的糖,就是从中农网采购的。

  打开中农网APP,食糖等七大品类的销售信息、求购信息一目了然。不同于一般网商,中农网还提供行业资讯、品类指导价等信息,并提供物流、仓储、结算、金融贷款等一条龙服务。每天,就有6亿元交易额在中农网上发生。今年截至目前,中农网线上交易额已达到400亿元。

  “我们的客户,既有农民,也有大中小微生产型企业,还有像‘一点点’等这样的终端奶茶店、餐饮店,中农网总共客户逾55万户。”中农网首席执行官孙炜介绍。

  为什么这些客户要选择中农网?“因为我们比他们自己更懂他们的生意。”孙炜举例,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中农网降低了客户的购销成本。一般食糖要经过四级批发,中农网一步到位、精准匹配;一般客户要自己找物流、找仓库,存在货等仓、仓等货的矛盾,中农网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准确预判某地市场什么时候需要集中供货,“有些货物我们会特意用‘慢物流’,就让货物在水上漂45天既节省运费,还免去仓储费用。”

  通过智慧匹配产销双方的物流及仓储需求,中农网可将白糖流通周期从原来的7到15天,缩短至1到3天;将每吨糖的购销成本从传统贸易的25元/吨降低到7元/吨。

  全流程可溯源

  从茧到丝扫一扫

  知道“前世今生”

  可溯源,是中农网带给客户的另一大改变。

  在广西宜州丝绸工业园中农网仓库内,一捆捆生丝摆放整齐。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与之不同的是,这些生丝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只要扫一扫标识,就可以查询到这捆丝是用哪个地区的蚕茧、由哪个工厂、在什么时间生产出来的,其等级、批次等信息也一清二楚。

  “今年初,中农网在全国首先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茧丝产业,实现全流程可追溯。”广西大宗茧丝市场负责人陈晖介绍,全国丝绸行业年产值约2000亿元,由于产业链包括种桑养蚕、采购蚕茧、生产生丝、制成绸缎等诸多环节,存在行业小、散、乱,流转不透明,品质无保证等问题,物联网及区块链技术的引入,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从蚕茧收购站,区块链“上链”就开始了。

  在宜州宏基收购点,蚕农韦立强出售的鲜茧经检验后,被放在一个茧框里,并贴上一枚射频识别芯片。记者看到,成框成框的鲜茧集中入库,库房两侧安装的射频读写设备自动扫描,鲜茧的等级、单价、毛重、出产地(庄口)、出售人姓名及电话,就自动上传至后台。

  区块链技术还被运用到食糖等别的品类。

  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榨季”,云南孟连昌裕糖业公司西盟县糖厂率先与中农网合作,打造了中国食糖可溯源新包装首条自动化包装生产线。新包装材料更环保且为一次性,每包食糖都被打上唯一的二维码,可方便溯源,能更好维护食品安全并打击食糖走私。

  收购站变银行营业厅

  农民半年账期

  缩短至2小时

  除了产品信息可追溯,区块链技术可验证、可信任等特点也成为银行融资的“天然工具”。

  在广西宜州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示范区内,这里的蚕茧收购站更像是一个银行营业厅,由称重、仪评、取票、复核、财务等柜台组成。每位蚕农手里都有一张IC卡,卡里详细记录着农户住址、劳力、桑叶面积、蚕房面积,以及每次出售的蚕茧数量、等级、价格、成交金额。农户凭卡到蚕茧收购站,至多2小时就可以走完整个流程。与中农网密切合作的武汉众邦银行就会立刻将货款打入与IC卡对应的农户银行账户内。

  “茧丝产业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货源,以前处于供应链最底层的蚕农都要忍受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的账期。”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韦年光介绍,自去年开始,公司与中农网合作,开发了这套智慧蚕茧收购链。农民手里的IC卡同时也是上“区块链”的工具。IC卡里的信息会传送到中农网后台,被标识过的蚕茧也会进入中农网的监管仓,这些信息经处理后都会传送给众邦银行。有了中农网这个中间平台提供数据及实物动态监管保证作为风控基础,银行就愿意为采购商提供供应链贷款,预先把货款先付给蚕农。蚕农的账期从以前的半年变成2小时。

  “供应链+区块链+金融”模式同样被复制到中农网线上其他品类。2018年,中农网与28家金融机构合作,累计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达到109.8亿元,解决了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智能交易”降本增效

  “互联网+”

  传统行业转型突破口

  中农网是卓尔智联转型升级的代表平台之一。2015年,“卓尔云市场”上线,与“卓尔购”(在线市场交易)、“卓金服”(线上信用评价体系和供应链金融)、“卓集送”(货运信息交易平台)构筑成了互联网商贸交易闭环,卓尔开始向B2B电商转型。如今,卓尔智联旗下已有兰亭集势、中农网、化塑汇、卓钢链、海上鲜等网上交易平台矩阵,涵盖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化工、钢铁、生鲜等品类,并在数据、客户、物流、仓储、金融等供应链管理业务方面全面打通。2018年,卓尔智联总收入561亿元,其中供应链管理业务收入541亿元,占比超过96%。

  “用智能交易的方式为客户降本增效是我们的生存之本,几乎所有的传统生意都值得重新盘一盘。”孙炜说。

  “盘一盘”,实则是新技术在贸易领域的深入应用,正在引爆一场重大的智能交易革命。今年3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第一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卓尔智联旗下企业开发的“卓链联盟”成为首批获备案产品。

  “技术驱动,是卓尔智联进一步推进产业互联网转型的突破口。”卓尔智联公司联席主席阎志介绍,目前,卓尔智联已聚集一支600多人的技术研发队伍,将继续探索和建立区块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应用集成的应用场景,助力生态圈供应链现代化、高效化升级,致力于“让交易平滑至简”。

 

  (来源:长江日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360.jpg
【专题】第一届中国纺
sy1.jpg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
1.jpg
守正创新荣膺担当,中
360.png
聚焦羽绒服主业 波司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