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帮武汉光谷渡难关,郑商所多种业务模式助棉产业链贸易企业复工
2020-05-20
分享至:

  今年新冠疫情期间,各类企业都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实体企业不得不应对价格风险和资金紧张的难题,但也有不少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平稳渡过了难关。据了解,2020年以来,郑商所综合业务平台仓单交易成交额已超过百亿,其中大多以服务产业企业进行仓单交易、解决资金难题的“买断式回购”模式为主,疫情期间这项业务模式为44家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

  疫情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很大冲击,尤其是位于湖北的企业面临了更大的压力。武汉光谷农产品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谷农产品)是一家位于武汉的贸易公司,以棉花期货标准仓单为主要经营业务。虽然疫情期间业务受到了冲击,但该公司灵活运用郑商所的期货、期权等一揽子工具,成功渡过了艰难时段,相关业务活动已开始恢复正常。

  今年年初,疫情导致市场对棉花需求预期的悲观情绪加剧,棉花主力合约价格从年前的14000元/吨区间一路下跌触及万元大关,这导致光谷农产品大量的棉花现货库存货值缩水。不过,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制定了严格的风控措施,公司的套保头寸成功规避了价格风险。“公司现货库存必须有期货头寸一一对应,在年前,公司就通过做空棉花期货、买入棉花看跌期权构筑了套保头寸。在棉花价格下跌过程中,看跌期权Delta的绝对值不断变大,公司套保头寸的盈利不仅覆盖了现货部分损失,整体上还略有盈余。”

  除此之外,光谷农产品还利用期货市场解决了资金难题。疫情期间棉花棉纱的生产、销售、物流、回款都趋于停滞,资金占用大、库存周转慢、基差溢价难度大,这些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了巨大压力。据光谷农产品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通过郑商所综合业务平台仓单交易,向浦发银行卖出106张郑商所棉花标准仓单,盘活资金近5000万元。

  “疫情期间公司员工无法正常上班,很多业务流程都无法正常进行,但是郑商所综合业务平台服务均在线上完成,和银行做仓单交易流程简便,无需申请授信额度,员工足不出户就搞定了公司的资金需求。由于回款速度快,资金使用期限灵活、成本低,公司的资金压力得到了极大缓解。”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来源:中国纺织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360.jpg
【专题】连续8年创历
360.jpg
2025中国纺织服装数字
sy.jpg
中国首届棉服AI设计大
sy.jpg
京津冀纺企齐聚高阳供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