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积极接触工业互联网,并逐步加大对工业互联网的研发投入,尽快打造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产品和技术体系。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制造业企业改变不了环境,就应该被环境所改变,融入工业互联网是大势所趋。 以“智变”引领“质变”工业互联网迎来落地加速期 我国工业门类齐全、体量大,通过工业互联网把机床、机器人、加工机械等工业设备集成互联,并有效实施状态监测、故障预测和优化控制,将产生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当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工业互联网推动着多个领域生产方式、产品形态、商业模式、服务方式的深刻变革。 推动生产智能化、远程化,以数字化赋能各行各业,工业互联网迎来落地加速期。 不久前,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工信部工业互联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北邮国家大学科技园金融科技研究所所长陈晓华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推动形成了全新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 在陈晓华看来,在5G出现之前,碍于技术的限制,受限于实时传输、连接数量等方面的问题,工业互联网远远未能发挥自己的“威力”。正是5G超大带宽、海量数据、超低时延的特性,让它成为工业互联的通讯管道,开辟了万物泛在互联、人机深度交互、智能引领变革的新征程,催生了诸多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为数字经济释放出无限潜能。 各地密集谋划工业互联网 日前,工信部印发的《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0年工作计划》提出,将在年底前打造10个标杆网络,推动100个重点行业龙头企业、1000个地方骨干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内网改造升级。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工业门类齐全、体量大,通过工业互联网把机床、机器人、加工机械等工业设备集成互联,并有效实施状态监测、故障预测和优化控制,将产生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7月底,上海召开的工业互联网推进会议提出,到2022年上海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实现从800亿元提升至1500亿元,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资源配置、创新策源、产业引领和开放合作高地。 据了解,上海五大无人工厂项目、五个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五个工业互联网功能型平台集中启动建设。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介绍,目前上海已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钢铁化工、航天航空等重点领域300多家企业创新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均降本7.3%、提质6.1%、增效9.2%,并带动10万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未来3年,上海将打造100家无人工厂,新增1万台机器人。 此外,云南省通信管理局组织云南移动、云南电信、云南联通、重庆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云南大学5家单位组成联合体,申报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项目也已获批。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重庆分联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重庆市工业互联网服务企业已有197家,累计推动5万多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让重庆成为崛起的工业互联网发展产业高地。 事实上,为打造工业互联网高地,重庆、山东、江苏、浙江、湖南等地都纷纷加大力度,布局工业互联网。据记者了解,当前至少有27个省市区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 另据清晖智库相关统计,目前国内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有近270个,涉及工业企业、软件企业、自动化企业等多个方面。总体来看,这些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我国起到了推动行业变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释放经济发展新潜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积极接触工业互联网,并逐步加大对工业互联网的研发投入,尽快打造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产品和技术体系。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制造业企业改变不了环境,就应该被环境所改变,融入工业互联网是大势所趋。 提升基础能力 当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工业互联网推动着多个领域生产方式、产品形态、商业模式、服务方式的深刻变革。 但在陈晓华看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仍处于发展初期。工信部工业互联网新基建重大项目还在建设中,标准架构还在探索之中,商业模式尚不成熟。技术、人才、安全等方面存在瓶颈和短板,推广应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并存,需要保持耐心、稳中求进。 陈晓华说,在发展工业互联网时,要加强底层技术研发,加强不同场景下应用开发能力。围绕大数据驱动下的远程运维、深度学习技术,完善基于工业互联的应用功能。 在构建网络安全屏障方面,陈晓华表示,要全力打造稳定可靠的工业通信网络,保证工业互联网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连续性,加强工业互联网的标准体系建设。此外,要营造一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的开放生态。引导重点行业逐步实现工业互联网覆盖,使企业从自动化全面转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管理。 有文章认为,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数据不联通、采不到,成为工业互联网一大堵点。数据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资源,但即便在同一个企业,生产管理、销售采购、客户管理系统也经常不联通。 宋清辉说,提升工业互联网基础能力,亟需支持各地建立起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中心,以尽快实现对重点区域和行业的数据采集、汇聚和应用,逐步提升工业互联网基础能力和数据资源挖掘管理能力等。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