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口罩股半年考:有的赚10倍,有的亏10亿
2020-09-02
分享至: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海内外医用、民用防护型口罩需求激增,口罩成为紧俏的刚需品。

  由于口罩易消耗,需不时更换,部分消费者又出于储备、捐赠等需要而超量购买,使得口罩需求量在短期内呈几何倍数甚至指数级的上升。去年底,口罩尚是偏小众专业领域消耗品,市场保有产能难以满足突然爆发的市场需求。

  尽管传统口罩及产业链相关企业加大产能,仍出现“一罩难求”局面,与此同时生产口罩的设备格外紧俏。

  8月30日,青岛一位口罩生产企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3月份,我们正式开工的时候,有多少卖多少,就怕你做不出来。”

  火爆的行情,让相关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巨大需求刺激下,大量企业纷纷跨界加入口罩生产“阵营”,如格力地产(600185.SH)、比亚迪(002594.SZ)、中国宝安(000009.SZ)、中顺洁柔(002511.SZ)等。

  国金证券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统计,年初至4月中旬,国内新增约3.2万家口罩生产厂家,新增KN95口罩机2000多台,口罩厂总量突破10万家。

  截至8月29日,同花顺归类的146家口罩概念股中,有139家上市公司发布半年报,86家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其中增幅超过500%的就有11家。不过,仍有16家口罩概念股亏损,其中5家企业业绩下滑严重,归母净利润降幅超过500%。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口罩市场行情已出现反转。

  “上半年那样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再有了。”8月27日,一券商研究人士告诉记者,下半年,口罩产业链的企业利润可能大幅下滑。“整个市场供需已经反转,供给已经完全可以满足需求。如果国内产能都打开,已经是供大于需。”

  多数企业增长显著

  2020年春节假期期间,国内多数口罩生产企业已经放假,而突然爆发的疫情,让口罩的需求一夜之间被引爆。从医院到药房,从超市到工厂,有限的口罩存货被各种渠道迅速消解。

  “那会儿客户直接拦在工厂门口,让我们必须卖给他。”上海地区一位口罩机生产企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根据工信部数据,彼时,我国口罩总体日产能为2000多万只,产能全球最大,占全球近半产能规模。不过,囿于疫情因素,短时间难以复工,全行业产能利用率出现不足。

  尽管部分企业紧急组织了复工并全力生产,但截至1月24日,我国口罩单日产能预计仅800万只,产能利用率仅40%。

  高度失衡的供需关系留给市场巨大的想象空间。在资本市场,口罩相关企业得到资金追捧,A股市场衍生出口罩概念股。

  按照同花顺的分类,A股市场共有口罩概念股146只,其中大多为“跨界企业”。截至8月29日,同花顺口罩概念成分股中,共有139家口罩概念股公布半年报,其中86家公司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净利润增幅超过500%的有11家。

  振德医疗(603301.SH)、江南高纤(600527.SH)、奥美医疗(002950.SZ)、阳普医疗(300030.SZ)、天华超净(300390.SZ)等曾在A股市场受到追捧的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均超过100%。其中,奥美医疗、阳普医疗、天华超净归母净利润涨幅更超过500%。

  8月17日,振德医疗披露2020年半年报,主营业务收入38.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4.78%,其中防疫类防护用品(口罩、防护服、隔离衣)实现销售26.48亿元;而公司净利润则实现9.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44.74%。

  业绩预期也反映在股价上。年初至6月30日收盘,振德医疗累计涨幅达238.51%。奥美医疗、天华超净两家公司股价则分别上涨110.22%和123.95%。

  口罩原材料相关企业业绩也同样不俗。

  欣龙控股(000955.SZ)、道恩股份(002838.SZ)、延江股份(300658.SZ)、再升科技(603601.SH)、泰达股份(000652.SZ)五家生产口罩用无纺布的企业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568.32%、640.99%、586.47%、125.37%、39.61%。

  作为口罩、防护服、湿巾等医疗防护物资上游原材料无纺布的供应商,欣龙控股销售额在市场需求地带动下大幅增加,公司业绩也随之爆发性增长。

  半年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欣龙控股实现营业收入7.87亿元,同比增长99.39%;实现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2568.32%。其中,熔纺产品带来的营业收入便达3.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0.91%。

  去年,欣龙控股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尚不足500万元。

  另外,生产口罩机设备的企业,业绩也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迈得医疗(688310.SH)、智云股份(300097.SZ)、田中精机(300461.SZ)、长盈精密(300115.SZ)四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65.91%、137.47%、117.92%、91.1%。

  值得注意的是,迈得医疗与智云股份原来并非主要的口罩机生产企业。

  其中,迈得医疗此前主要产品为安全输注类、血液净化类两大类设备,如注射器、血液透析器等;智云股份主要产品虽为自动化生产线装备,但疫情之前并未过多涉足口罩机行业。

  不过,疫情期间,两家公司均选择转产口罩机。

  8月24日晚间,迈得医疗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43.87%,净利润为4159.8万元,而其1-6月的口罩机收入便达到8404万元。

  智云股份也因转产而扭亏为盈。

  8月26日,智云股份在其半年报中称,受益于一季度转型口罩机生产,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0亿元,同比增长169.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59.52万元,而上年同期亏损6297.36万元,同比增长137.47%。

  对跨界股提振作用有限

  并非所有的口罩概念股都如此幸运。

  据记者统计,在同花顺分类的口罩概念146家成分股中,有53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负增长,其中5家降幅超过500%,分别为金龙汽车(600686.SH)、全新好(000007.SZ)、首航高科(002665.SZ)、德威新材(300325.SZ)、鹿港文化(601599.SH),其业绩分别下滑513.91%、626.16%、694.72%、780.78%、1434.63%。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五家公司原本并非口罩产业相关企业,均因“跨界”加入口罩产业链而被归类为口罩概念股。

  今年上半年,“跨界”的现象并不少见,对于原有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公司来说,加入门槛较低的口罩产业链不失为不错的选择。

  在此次同花顺的146只口罩概念股中,超百家企业属于跨界生产,但从半年报披露的业绩情况看,许多企业并未能通过加入口罩产业链而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

  2月11日,在公司服装业务明显承压的背景下,搜于特(002503.SZ)在互动平台称,公司以自有资金2亿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东莞市搜于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搜于特医疗“),主要生产销售医用口罩、防护服及原材料等。

  截至5月21日,搜于特医疗实际订购108台口罩机,其中平面口罩机47台,KN95口罩机61台。报告期内,搜于特医疗用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净利润6213.24万元。搜于特也藉此实现归母净利润3456.38万元,但同比仍下滑81.33%。

  相比搜于特,鹿港文化的“跨界之路”则更为艰苦。

  6月3日,鹿港文化在互动平台回复称,目前公司熔喷布项目已按照规定办理并取得了项目备案、环评等行政审批手续,项目已顺利投产运行,产品各项指标均已通过技术检测,达到或超过了相关国家标准,在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彼时,距离疫情爆发已经过去4个月有余,口罩产业下游市场供需已经出现反转。

  熔喷布作为口罩的中上游市场,难独善其身。

  口罩市场的供需逆转,势必影响原料市场的价格。

  找塑料网数据显示,今年5月初,99级熔喷布、95级熔喷布、90级熔喷布的吨价位分别在70万元以上、68万元左右、40万元以上。进入5月下旬,熔喷布价格快速下滑,到6月初,上述三个级别熔喷布的吨价位已经分别降至22万元、12万元和3万元,其中90级熔喷布降幅超过90%。

  显然,鹿港文化来得并不是时候。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鹿港文化纺织及影视的生产经营均遭受了较大冲击。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2亿元,同比下降65.87%;而归母净利润则实现-10.23亿元,同比暴降1434.63%。

  德威新材几乎面对同样的窘境。

  5月11日,公司在互动平台称,公司产品低气味高驻极稳定性聚丙烯熔喷专用料可用于生产医用N95口罩。不过,德威新材在半年报中仅表示,该产品为公司2020年半年度业绩提供了积极的影响,但并未披露具体贡献。

  德威新材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28%,归母净利润为-2635.09万元,较上年下滑780.78%。

  下半年业绩或大幅下滑

  随着国内疫情逐步稳定,医疗防护物资供需逐渐平衡,口罩概念股的业绩增长又将何以为继?

  招商证券王强团队在其研报中表示,随着此次疫情趋缓,口罩用量极有可能恢复从前状态,产能或将过剩。

  工信部此前回应“口罩难买”时透露,2019年,中国口罩最大日产能约2000万只,而现在的产能是过去的5倍。

  8月30日,上海青浦区一口罩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KN95口罩已经出现滞销情况。“大概是4月20日左右,口罩销量开始下滑,到5月中旬基本上就不好卖了。”

  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口罩机、熔喷无纺布等口罩相关领域。

  同日,上海一机械设备制造公司相关责任人告诉记者,4月20日之后,口罩机销量就开始下滑。“之前一套设备卖100万,后来卖20万,到现在就基本卖不出去了。”

  相关企业已经开始调整产能计划。

  欣龙控股半年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熔纺产品带来的营业收入便达3.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0.91%,熔纺产品毛利率也达到78.99%,比上年同期增加72.75%。

  “疫情的确是给公司带来了一些利润,但这只是机会性事件。”8月27日,欣龙控股副总裁李翔对记者表示,欣龙控股不会再扩大熔喷布的产能,“熔喷布的市场本来就是饱和的,利润很薄”。

  根据前述券商研究人士的调研,目前,市场已经处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小作坊式的,还有一些比较烂的口罩品牌已经在消失了。”

  (来源:时代周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360.jpg
【专题】第一届中国纺
sy1.jpg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
1.jpg
守正创新荣膺担当,中
360.png
聚焦羽绒服主业 波司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