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卷全球的疫情,对各地经济造成一定程度冲击。经过半年多调整后,今年下半年,柯桥外贸重新展现出从容和自信。近2个月来,纺城内销逆市上扬,外贸订单络绎不绝,让纺织行业“翻盘”吃下定心丸。 从上半年订单危机,到下半年接单接到“手软”,有人说,关键时候全球纺织业必须依靠中国制造,柯桥纺织业从此高枕无忧;也有人说,纺织行业要抓住这次订单集中飞来的机遇,乘风而上,使国际客商“把根留住”。 纺企 订单激增“短线”变“长线”才是关键 进入九十月,绍兴布婷纺织品有限公司一刻没停过,包装仓库门口,一批发往迪拜的人棉面料正用3个集装箱车同时装货。公司副总经理徐学昌说,从9月初开始,公司订单爆满,主要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每天至少出五六个集装箱。“我们国庆节就放1天假,晚上装柜到10点钟,九、十两个月货量是上半年的1.5倍,这个增速我相信接下来可以继续保持下去。”徐学昌胸有成竹。 在公司展厅,几名常驻柯桥的国际客商正在挑选面料。这个每年被外国客商挤爆的展厅今年显得有点冷清,不过徐学昌说:“别看来的客商少了,但订单却一点没少。”来自伊朗的客商Arish一边选面料一边视频聊天,原来他正在帮远在国外的客户选料下单,Arish说,因为中国疫情控制到位,供应链稳定,当地采购商都愿意把单下给中国柯桥,这些天,他每天都要采购16万米以上的面料。 绍兴布婷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水江介绍,目前和公司合作的一共有4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有100多个客商,想要保持长期稳定合作,除品质和质量过硬,首当其冲就是诚信。钱水江说,往年外商都是直接来公司现场选货验货,今年受疫情影响过不来,这个时候的合作更需要信任,一旦被客户认可,他就会变成永久客户。 主营女装针织梭织面料的绍兴昊越纺织品有限公司下半年也形势大好。“九十月,来自埃及、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的订单排满了,天天出柜,天天加班,11月换季,夏季面料提前下单,又会迎来一个小高峰。”不过在公司总经理郑观成看来,目前坯布等原料涨价,再加上美元汇率持续下跌,外贸订单利润相对缩水,这个单接还是不接成了不少外贸企业两难的选择,郑观成建议,企业可以去银行办理锁汇业务,这样既减少损失,又赢得客户,一举两得。 染厂 接单接到手软亟待升级保持领先优势 外贸企业订单爆满在柯桥区蓝印小镇多家印染企业也得到印证。走访印染集聚区,几乎每家印染企业门口都堆满白坯布,货车进进出出、川流不息。在采访中了解到,从五六月开始,印染企业已逐步从“寒冬”中缓过来了,特别是到九十月,几乎每个印染企业都盆满钵满。绍兴明宇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生说,公司从9月初开始,整个生产线都是满负荷生产,订单量是上半年的1倍,其中外单占到总订单量70%以上,都是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集中爆发在这两个月。“这也许和印度、斯里兰卡等南亚、东南亚多个纺织大国受疫情影响订单回流有关,目前疫情控制良好,能顺利达产的国家也只有我们中国了,”吴建生说:“不过,从深层次说,品质过关,客户满意,才能保持长久合作。” 在浙江恒晨印染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等待加工的面料已排起长队。厂长康志强说,公司长期和绍兴、宁波、江苏等地的服装厂合作,出口欧美和东南亚,从10月初开始,服装厂的订单突然出现井喷式增长,比往年同期翻1倍,24小时加班加点满负荷工作依然来不及。“所有的国家都要订货,每天都是催单的电话,以前客户上午送来坯布,第二天就可以发货,现在得等,短的一个星期,长的十天半个月,有的甚至要45天。”康志强说,由于短时间内订单集中爆发,来不及出货,现在已到有单不敢接的尴尬局面。 这个时候,谁能够缩短工期,快速出货,谁就先人一步抢占市场,在康志强看来,印染企业需要迭代升级,引进先进设备,保持领先优势。 专家 双循环格局下柯桥纺企需要走稳下半场 尽管近期柯桥纺织业产销两旺,形势一片大好,但柯桥纺织人在接单赶工的同时,仍保持着忧患意识。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副教授徐晋说,纺织行情整体向好从五月已开始有所显现,特别是江苏服装订单的暴增和天猫平台上的大量订单涌现,柯桥外贸逆流而上已是预料之中。他指出,新形势下柯桥纺织业关键要抓住机会,首要任务就是做好现有客户维护,更重要的是深挖自己内部潜力,不仅仅局限于企业本身,还要发掘与同行业、同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一个协同机制,通过一种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好回流客户,趁着这一波行情,使他们能够长期的留在国内、留在柯桥。 过去,有人担忧中美贸易冲突会引起产业链转移,在绍兴文理学院商学院教授李生校看来,其实纺织产业优势的转移非常困难,一个产业链的建立到稳固需要3-5年时间,“这次回暖的、涌进来的大量订单,估计能够对我们绍兴轻纺产业产生3年以上的长远影响。”李生校说。我国本身有很完备的供应链,海外品牌一旦与某家代工厂商达成合作,3年的供应链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很难在短时间内随意切换,因而对柯桥轻纺产业也是一个重大利好。柯桥纺织业要持续乘风而上,一方面,要洞察“双循环”下的市场需求,启动更多的内需,增加供给侧,做好产品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关键就是要强化产业链效应,保持纺织产业的综合竞争优势。 (来源:柯桥日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