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从“下南洋”到“棉纱大王”!吴淞江沿岸经济发展还有这样的伏笔
2021-04-08
分享至:

  历史的玄机往往早有预设。吴淞江东高西低的特点,为沿岸经济形态,特别是为中国棉纺织业几百年里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埋下了伏笔——从“下南洋”到“棉纱大王”

  “苏湖熟,天下足。”这句民谚从南宋时期就开始流传,可见宋元时期,吴淞江流域就已是米多粮足的地方。但是,据2019年出版的《吴淞江文化研究》一书的作者王为国考证,随着水系结构和水文地理的改变,到了元末,吴淞江下游的土壤已不适合种植水稻。广袤的粮仓之地,开始遍植棉花。上海地区棉纺织业的形成和兴盛,也自此拉开帷幕。

  《吴淞江文化研究》的作者、苏州市吴文化研究学会会员王为国的老家就在吴淞江边上。喝着吴淞江水长大的他,对这条人文底蕴深厚的河流满怀深厚的感情。从2015年开始,王为国正式动笔,他要为这条大河写一本书。为准备书稿,王为国对吴淞江流域的文化做了经年累月的研究。他发现,这块粮仓之地后来也缺粮了。

  吴淞江流域有其独特之处吗?受气候、地理等因素影响,吴淞江下游和中下游处于高地地区。也就是说,吴淞江是从低地流向高地入海的。在六朝至唐末五代时期,逐渐形成的塘浦圩田堰闸体系保障了能有足够多的清水冲刷浑潮入海,泥沙便不会在江中沉积导致淤塞,这为苏州成为“鱼米之乡”奠定了基础。不过王为国认为:“这东高西低的特点,也为后来沿岸经济形态的变化埋下伏笔。”

  此后,保一方水土的水利体系在宋代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清水日弱,不敌浑潮,大量泥沙淤积在吴淞江下游及其支流。久而久之,高地地区日渐干旱化。在下游松江府的乌泥泾一带,土壤更是已经沙化。这样的土地,不再适合种植水稻。不过对棉花而言,却是沃土。至明永乐年间,吴淞江流域的高地地区,已经形成“七分种棉,三分种稻”的种植结构。

  经济作物带来丰厚收入,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形成和发展。在如今的上海市地图上,“乌泥泾”虽然已无迹可寻,但当年这个吴淞江边的小镇,因出产优良的棉纺织品声名远播。清代顾公燮在《消夏闲记摘抄》中提到:“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泾、朱泾乐业,而染坊、踹坊、商贾悉从之。”当时松江棉布就已出口南洋各国,其行业兴旺,可见一斑。王为国介绍:“到了清初,很多染坊搬到了苏州。苏州的整染技术出众,出口的棉布一度被称为‘苏布’。”

  上海地区棉纺织业的历史和举足轻重的行业地位也自明代开始延续了数百年。在王为国看来,可以说,吴淞江的变迁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上海早期民族工业的兴起。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棉纺织业更是进入了辉煌期。荣德生、荣宗敬也在上海开设纱厂。通过不断发展、并购,兄弟俩成了闻名全国的“棉纱大王”。此后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棉纺织业不再是上海的支柱产业,但究其发展渊源,与吴淞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为国认为:“吴淞江发源于苏州,流经上海最终入海。上游的变化,对下游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水陆相接的沪苏两地,两百年来一直相融相亲。”

  (来源:苏州新闻网·引力播)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