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引进800家配套企业建网红直播基地 汉川纺织服装破解代工困局
2022-04-15
分享至:
  3亿件时装,28万件皮草,713亿元产值……这组数据,是2021年汉川30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创造的成绩;这靓丽成绩为汉川赢得中国服装制造名城的名号。

  纺织服装产业是汉川市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很长一段时间,企业以简单的代加工为主,品牌少,销售渠道单一。近年来,汉川纺织服装产业不断补链、强链、延链,初步集成纺纱、织布、印染、设计、研发、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电商平台及网红直播的完整产业链条。 

  承接产业转移,3000家小作坊扎堆汉川 

  车行驶过汉北河大桥,进入川汉大道。道路两侧琳琅满目的纺织”“服装广告牌,都在告诉来往的人们:这是一座服装之城。汉川与服装的缘分得从17年前讲起。 

  2005年,武汉汉正街大批服装小作坊向外搬迁,汉川看准时机,规划建设汉正服装工业城,吸引80家来自汉正街的服装加工厂。当时,每天从这里送向汉正街的服装达8万多件。 

  随着汉正街服装加工小作坊的陆续转移,汉川乘势而上,先后建起德州科技园、裕华工业园、北河工业园、华中皮草城、浙江产业园等服装产业园。3000多家服装小企业扎堆,劳动力需求激增。要上班,到汉川,当时省内媒体见报率最高的广告语之一,见证这里纺织服装行业的迅猛发展。 

  从武汉转移到汉川,这些工厂仍延续着以往的商业模式:接单、生产,为二、三线服装品牌做代加工。仅靠代加工,就能活得很好。艾尔多姿服饰厂,是10多年前从汉正街迁出的众多服装作坊之一。厂长高程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这些来自汉正街的老板们,靠着一件件衣服积累财富,有一个普遍心态——小富即安,没动力去思考创新。 

  困境很快随之而来。国内服装产能过剩,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不断上涨,都冲击着处于产业链下端的服装加工厂。特别是2020年疫情来袭,引爆直播电商,改变无数行业的商业业态。汉川服装企业基本以线下销售为主,又无叫得响的品牌,一时间茫然不知所措。 

  为服装产业补链,800家配套企业集聚 

  代工的路越走越窄,全产业链发展,才有未来。在汉正街服装企业大批迁入之前,汉川马口镇已有制线产业基础,缝纫线生产规模居全国前列。制作一件衣服,需要十几种原材料。在汉川,仅有缝纫线一品独大,其余原材料都需要从外地购买。 

  辅料、面料是服装产业链上的重头戏。2017年,汉川建设180万平方米的浙商产业园,与全国最大的面料市场浙江柯桥、中国轻纺城浙江绍兴实行产业联动,产业园搭建贸易平台,为当地纺织服装企业提供优质面料,大大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 

  凭借庞大的服装加工规模,汉川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盛世伊人、金星、天马、嘉华等织布企业,以及生力纺机等服装设备生产企业,填补生产环节的空白。汉川建设印染工业园,引入银泰达污水处理厂及中南、松龄染纱厂等项目入驻。 

  很快,汉川集聚一批漂染、水洗、印花、绣花、辅料生产等配套企业,形成制线、织布、印染、加工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正在引进一个年产40万吨的涤纶短纤维生产企业,弥补制线产业原料上面的一个空白。汉川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琪告诉记者,汉川计划在3年内再引进10家至20家辅料生产企业。 

  以项目建设补链,以技术改造强链。去年以来,汉川打破对企业技改资金奖补的上限,49家服装面料辅料企业投入近10亿元进行技改升级,当地龙头企业名仁纺织集团主要生产布料缝纫所需的涤纶线,投资将近5亿元建设行业内全球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 

  数据显示,目前汉川纺织服装配套企业800多家,从业人员超10万人,去年规上工业产值713亿元,同比增长28.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5.6% 

  共打一张牌,汉派荟直播卖全国 

  水货,曾是汉正街的代名词。从汉正街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汉川服装产业,面临同样的尴尬——仅仅停留在生产,销售和研发均在外地,更别谈品牌。 

  去年,中国汉派服饰网红直播基地在浙商产业园应运而生。基地运营总监段伟介绍,计划每年至少培训孵化1000名主播,为当地服装生产企业直播带货。目前已有6支直播带货创业团队进驻园区。在基地二楼,集中展示了各式各样的新潮服装。旁边的直播间里,网红主播们正在火热带货。记者注意到,带货的服装品牌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汉派荟。 

  段伟介绍,汉川服装企业正合力打造一个公共品牌,抱团突围。“‘汉派荟要引领汉派服装走向时尚前沿。个别有实力的服装企业也在尝试打造自有品牌。艾尔多姿服饰厂之前一直给森马、以纯等品牌做代加工,如今自创的花灯会品牌女装,在江浙二三线城市已小有名气。目前,汉川纺织服装企业初步打造了一批在市场上有影响的品牌,如鱼鹤、九连环、铁树王、鑫泰等,其中,鱼鹤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 

  以往是幕后代工,如今直面消费者,汉川服装企业触摸市场动向,主动研发推新品。这里的衣服,每一款都是独一无二的。兰博之嘉服饰有限公司二楼,休闲男装、夹克、羽绒服等样衣挂满整个房间。厂长戚利介绍,去年底开始尝试直播销售,不同于线下销售,直播讲究快、准、狠,对服饰的时尚度更有要求。兰博之嘉开始与杭州的服装设计师合作,组建研发团队。每天有10多款样衣版式从杭州研发中心发到汉川的生产车间。 

  为了方便服装企业直播卖全国,产业园建起汉派荟云仓物流配送中心,提供仓储、物流、客服一站式服务。记者采访之时,浙商产业园二期已经开工建设,主要打造设计师共享空间,与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合作,引进高素质设计人才,为全市3000多家服装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服务。 

   (来源:湖北日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sy.jpg
AI遇到时尚,中国服装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