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中国纺织离数字经济有多远
2022-06-08
分享至:

  传统的纺织业,与数字经济牵手,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

  在雅戈尔集团位于浙江宁波总部的“智能车间”里,4台激光投影仪将西服各部位的面料形状,按照1∶1的比例投射在10多米长的裁床上,一旁的工人熟练操作着无线键盘和鼠标,对照着电子屏隔空进行“排列组合”。确认无误后,自动化切割刀具就在事先铺设好整块面料的裁床上“依样画葫芦”。40分钟后,制作一套西服所需的面料就能切割完成......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进行。而在过去,没有智能裁床“加持”,完成一套西服面料的量体定制裁剪,大约需要两天时间。

  数字赋能,正深刻地改变着纺织产业。近年来,伴随数字化汹涌澎湃的浪潮,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深度融入纺织产业各个领域,催生协同研发设计、自动化生产、在线监测、共享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这些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技术应用,让纺织产业与数字经济渐行渐近,加速融合。

  生产效率明显提升

  从制造到“智造”,数字化转型让纺织业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

  当前,着眼于赋能实体经济,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纺织产业。

  江苏盛虹集团通过自建的“虹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通过在线系统跟踪各物料的生产、销售、库存、损耗数据以及设备效率、能耗情况,科学地控制生产流程。集团还能通过行业产业链协同平台,连通供应商、生产者、分销商和客户,实现产供销在线完成,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间企业生产经营稳定。

  生产过程智能化是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的核心。新乡化纤以“单台设备自动化、整套生产线智能化、综合管理智慧化”为目标,在新上项目的方案确定、设备选型等方面充分考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先后与上海节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2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联合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行业转型升级中的应用,推动行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

  “常州宏大的克重系统检测,通过数字化技术解决了克重的测量问题,为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提供更好的支撑。”常州市宏大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顾仁说,未来公司将构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定形机智慧系统,解决过去依托人工经验开展生产带来的问题,从源头上构建数字“智造”产业链。

  近年来,浙江诸暨市暨阳街道汇隆服装有限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车间的硬件与软件同步提升,在公司数字大屏上实时显示各条流水线的数据,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产品不良率和产品研制周期。

  早在2016年,红豆集团就主动拥抱数字经济,启动“智慧红豆”战略,与中国联通成功打造了5G+纺织服装工业互联网智慧工厂,并获评省级智能车间,整个生产效率提高了20%,单耗成本下降10%,在制品减少30%,生产周期缩短了30%。

  品质管控更加精准

  从人眼到“慧眼”,数字化质检系统让瑕疵无处藏身,让品质更有保障

  质量是纺织企业的生命线,简洁高效的质检系统是纺织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保障。

  目前,全球绝大多数纺织生产企业靠人工肉眼质检。这种质检方式验布检出率低、速度慢、成本高,验布速度一般在15~25厘米/秒,平均一个验布工在1小时内最多发现180个疵点,瑕疵检出率仅为70%。

  山东如意集团在移动办公、视频通讯、数据采集等多个领域开展5G应用,建立集实时数据、辅助决策和工业APP等于一体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将5G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纺织业质量管理系统,高清坯布照片通过5G网络传送到云端智能分析平台的时延缩短至25毫秒以内,在1米/秒的验布速度下,实时检测响应时间不到100毫秒,验布效率大幅提升且瑕疵检出率可达95%以上,远高于传统的人工验布方式。这种质检方式既节约了人力成本,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检测精准度。

  为了实现面料检验数字化,江苏阳光集团通过“机器识别+人工智能”的方式,开发了“毛纺检验智能质检系统”,即通过人工智能视觉识别,采集分析毛制品瑕疵的变化,对疵点进行智能判断、智能检验,实现从人眼到机器眼。该系统具有自动记忆功能,对新增疵点自动记忆,保存至数据库,使品质管理更加精准。

  恒申集团化纤板块河南基地与中国移动合作,通过采集丝锭的生产批次、生产线别、纺位等生产信息和工艺参数实时状态、卷绕报告、断丝报告、报警信息等生产过程数据,利用5G网络实时传输至锦纶长丝5G+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平衡间,基于5G+射频识别技术(RFID)读取丝车信息,实现生产要素前后贯通;在包装环节,利用工业相机对产品内标二维码信息进行采集,通过5G网络传输至云端数据库进行校验,判断是否符合包装规格要求。通过平台的海量数据存储功能,恒申集团可一键追溯单个产品的全生产过程,完成产品质量追溯和销售窜货追踪等功能。

  定制服务前景广阔

  从“制定”到定制,数字化赋能让量身定制走向规模化,“买家秀”更香了

  数字化应用,为深耕定制服务的服装企业,也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买买买”是许多女性消费者的最爱,但试衣服太麻烦,网上购物又怕“买家秀”跟“卖家秀”相差太远。为了解决这一痛点,山东如意集团携手山东移动,打造了“5G智慧试衣镜”,帮助顾客自动试衣、秒换新装。

  为了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穿到量身定制的西服”,海澜之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快速建立了基于5G+AI技术的服装行业个性化定制智能工厂,动态感知消费需求,突破性地将传统纺织服装产业“先产后销的高库存”模式转变为“先销后产的零库存”模式,逐步实现了“按需生产、零库存”。

  在服装定制领域深耕多年的铜牛时尚科技副总经理张红霞说:“公司致力于通过数字化应用,提升职业装定制从设计、生产到服务的协同性和专业性,解决传统职业装定制遇到的困难,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铜牛时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将车载移动测量系统、AI定制平台等数字化产品,创新应用到职业团装的研发设计环节,满足客户越来越精细化、个性化的定制需求。此外,铜牛时尚还研发了适用于团装定制的“控单系统”,有效简化了定制流程,提升了客户体验。

  (来源:中国纺织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1.jpg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
1.jpg
守正创新荣膺担当,中
360.png
聚焦羽绒服主业 波司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2.jpg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