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山西运城:纺织艺人制作手工土布
2024-05-23
分享至:

  纺织艺人张粉仙今年97岁,是合作社年纪最大的“织女”。武俊杰 摄

  经过轧花、弹花、整棉絮条、纺线、拐线、染线、缠穗、刷线、织布、锤布等72道工序,才能做出一件成品。武俊杰 摄

  惠畅土布制作技艺于202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俊杰 摄

  村民用当地棉花搓棉条。武俊杰 摄

  惠畅土布相关产品远销海内外,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直接带动就业800余人。武俊杰 摄

  纺织艺人手中的梭子在千百根彩线间来回穿梭。武俊杰 摄

  目前,车间织布的“织女”们,年龄最小的51岁,最大的97岁,人均月收入2000余元。武俊杰 摄

  纺织艺人制作手工土布。武俊杰 摄

  5月21日,山西永济东开张村,纺织艺人在车间制作手工土布。惠畅土布制作技艺于202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当地探索“非遗+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进传统技艺传承和产业振兴。

  (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sy.jpg
AI遇到时尚,中国服装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