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端丝绸纺织业是苏州市吴江区千亿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一项富民产业,在全区经济板块中起着“压舱石”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吴江通过对“一根蚕丝”的绿色发展,串起了当地丝绸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使得这一传统产业“绿色重生”。 从源头防治污染“苗头” 吴江区喷水织造行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因门槛低、水耗高、管理粗放逐渐发展成业态散乱、污染问题突出的行业,成为吴江纺织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堵点。2022年年底,吴江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专班对喷水织造行业开展整治提升专项行动,编制《吴江区2023年喷水织造企业整治提升规范化要求(试行)》,并实行企业现场评定打分制度,促进行业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走进位于吴江区桃源镇的吴江雯建织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雯建织造),2000多平方米绿色环氧地坪从厂区门口一路向厂内延伸。厂区内场地两侧,摆放着双层钢结构置物架,空盘区、原料区、白坯区、成品区等分类清晰,物品整齐堆放。危废贮存间、COD在线监测室、污水收集池、雨水蓄水池、洗综处、废固料区等各功能分区有序分布。 图源:苏州生态环境 此次提升,雯建织造不但按照要求在排水沟、污水池的沟壁、池壁都贴上瓷砖,防止油性杂质附着渗漏,还结合日常使用情况,在喷水织机上安装小型吸水风机,并创新性地安装了防水挡板,有效防止水渍溅到地面上。同时,雯建织造还斥资3万余元,在桃源镇首家引进打卷机用吸水风机,将防渗防漏落到实处,实现了车间“滴水不沾”。 该企业是吴江桃源镇推动喷水织造行业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缩影。下一步,吴江区将持续推进传统产业集聚提升,坚持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为突破口,引导传统企业集聚提升、工业上楼,为高质量发展腾挪出更多产业空间,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以“科技”引领行业新篇 “高耗能、不环保”,这是很多人对纺织行业的刻板印象。现如今,吴江纺织产业正在向绿而行。 在盛泽镇的东方丝绸市场,有1600多家进出口企业。不少企业不光有像“面料超市”一样的展示厅,还都配有一间设计室和一间实验室。这样“两室一厅”的模式已经是不少企业的标准配置。现在,布料订单生产出来后,不是赶着去发货,而是第一时间送进实验室。一家外贸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在拿到印染完的布料后至少会花两天将成品布送往专业环保检测机构,在此之前还要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先检测一遍,提前为客户预判风险。 还有更多带有绿色“基因”的面料从实验室“出海看世界”。前不久这家外贸企业联合高校,开发出一款绿色“迭代涤纶”。这种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可以节能50%、节水80%,还能减少30%染色和后处理助剂的使用。正是这样的“绿色保障”让他们在今年前两个月就接到了1300万米的面料订单。 更多绿色行动还在小镇进行。在另一家印染企业里,传统染缸被“数码打印”替代。图案和花纹印到纸张上,再经过热升华跟面料进行结合,用水的环节全部省略。为了进一步绿色升级,企业还关闭了很多油性油墨打印产线,扩大了水性油墨打印的规模。企业品控经理表示,水性油墨跟油性油墨的区别,是里面的含量对人体有害的成分相对减少了50%到60%,向着更绿色的方向转型升级,这是他们行内不少企业都正在做的。 提高科技含量、减少污染排放,加快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吴江纺织产业链不断跃升的新风向标。 引“活水”帮助企业纾困 吴江盛泽镇是全国重要的纺织面料生产基地。2024年以来,为推动本地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苏州农商银行和盛泽镇政府合作立项“纺织行业低碳转型及金融创新指南”项目,推出“五个一”绿色金融服务模式,以金融“活水”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仅用三天时间就为我们企业发放到位600万元‘绿色贷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苏州一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废气、废水、噪声、脱硫脱硝治理工程,是典型的“绿色”企业。随着双碳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环保技术和装置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企业研发的环保专利产品销售订单增多。同时,因企业应收账款增多,急需补充流动资金。 为了快速给企业提供金融活水,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与苏州农商银行联动推出兼具“行政引导”和“金融激励”的支持方案“碳信融”,建立“碳信融”企业动态白名单库,将纺织行业企业碳排放水平、绿色产品认证、节能技改、数字化管理水平等内容纳入评估指标,形成引导纺织行业企业低碳转型的行动方案。上文提及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正是白名单库内企业。 在“五个一”模式中,建立的一套核算方法统一标准量化了企业实施节能技改措施带来的减排量,有效填补国内纺织行业全流程碳减排核算的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五个一”绿色金融服务模式相关项目获得了第四届“IFF国际金融论坛全球绿色金融奖创新奖”等奖项,为吴江盛泽镇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气候行动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支持。 图源:苏州吴江发布 文/汤心慈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吾爱盛泽、苏州生态环境、苏州吴江发布、吴江生态环境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