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年产千万件,中老年棉服带塞北小城富民40年
2024-10-10
分享至:

  这个国庆节假期,化德县当时民众如往年一样繁忙。当地近百家棉服厂都在加班生产,为即将到来的冬日销售旺季备货。

  公开材料显示,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市场规模超2万亿元人民币。在国内中老年棉服这一小众细分市场,化德县已成名约40年。

  化德县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的一个小县城。当地以棉服为主的服装产业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作为拳头产品的絮片棉裤在20世纪90年代闻名全国。目前,这里仍是中老年人棉服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销售区域覆盖30多个省区市。2023年当地生产服装近1400万件,2024年预计产量约2000万件。

  “这是劳动密集型特色产业,也是富民产业。”化德产业园发展中心工作人员王春晖介绍,化德县城镇人口七八万,棉服产业带动就业超2万人。


图为10月7日,化德县一家棉服生产工厂的繁忙景象。刘志摄

  “小时候,谁周围都有几个做棉裤买卖的。他们既是老板也是销售员,夏天在家带着亲朋缝棉裤,秋天拉着一车棉裤出门,天南海北地走,最远能去到云南省,过年才回家。”赵海伟是土生土长的化德县人,他告诉记者,“蚂蚁搬家式”的销售方式,成就了不少化德县老板的第一桶金。

  “这些年来,中老年棉服这一市场定位始终不变。最初的家庭小作坊,如今早已发展成为年加工数十万件的正规生产企业。”王春晖告诉记者,40年来,市场在变化,企业家们也在努力谋求着转变。随着机械化的普及,以往工艺粗糙、产品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逐渐解决;为满足老年人保暖、柔软、亲肤、轻便的棉服需求,款式、花色、面料每年都在迭代。

  “市场竞争也很激烈,浙江、河北、山东等地近年来新增不少中老年棉服生产企业。”王春晖分析说,化德县有驼毛、羊毛等原材料的产地优势和40余年积攒的口碑与客户,外地企业有更为便宜的人工和物流成本,“各有千秋。”

  “我们不打价格战。”“80后”的郝宇是当地最年轻的棉服生产厂家老板,2016年返乡做电商,目前年销量约20万件。郝宇在不同平台开的20多家网络旗舰店,已进入国内中老年棉服品类的电商头部梯队。“得打造品牌。尤其整个产业环境不好时,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为了提升品牌认知度,我们还专门请明星做形象代言人。”

  “产业想发展,产品想有竞争力,就得创新。絮片是棉服品质的关键,我花5年时间研究无纺羊毛工艺,让絮片不钻毛、更轻便保暖、没膻味。”2016年,年过6旬的董澎关掉正在经营的工厂搞研发,如今他的绒毛复合絮片研发中心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重点研发中心,拥有绒毛行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国家专利6项,国家级科技创新成果1项。“这个领域叫做动物纤维结构工程,国内研究的团队和人很少。”

  “我找到了新的蓝海:出口蒙古国。”张燕清是当地唯一一家做自有品牌出口的棉服生产企业,一半产量都出口蒙古国。今年,他还在蒙古国建成一处3000平方米的仓储中心。“我是因为‘一带一路’倡议才下定‘出海’决心的。企业家嘛,跟着国家政策走准没错。等生意再稳定一点,我还想带好朋友一起‘走出去’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产业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并不是唯一评判指标。这里有一家很特别的棉服厂,生产量并不大,一般承接的是政府、公益订单。厂房二楼近1/3的面积还被用作手工艺工作室。

  这里的工作人员有40余人,其中一半是残疾人。70岁的老板史占花是当地出名的好心人,30年来带着大家一起谋生活。这些年来,残疾人员工也跟着史占花掌握了棉服缝制、车座垫编制、手工盘扣制作等多项手艺。“我的想法一直很简单:就是带着大家平平安安的挣钱。他们有钱了,想干啥都行;我有钱了,想帮谁就帮谁。”

  (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2025贺图.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您20
2024关键词.jpg
【专题】2024年纺织服
360.jpg
【专题】第一届中国纺
sy1.jpg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
1.jpg
守正创新荣膺担当,中
360.png
聚焦羽绒服主业 波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