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新华社报道长乐化纤企业在“经纬”间“织造”民营经济发展新天地
2025-03-25
分享至:

  福州长乐是全国最大的锦纶民用丝、经编花边面料和化纤混纺纱生产基地,这里形成了从“一滴油”“一根绳”到“一块布”的全产业链布局,这些产业都离不开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己内酰胺。

  己内酰胺主要用于合成聚酰胺纤维。聚酰胺纤维俗称尼龙或锦纶,是织布的重要材料。曾经,我国纺织行业使用的己内酰胺高度依赖国际化工巨头供给。

  为摆脱己内酰胺供应受制于人的困境,2013年,总部位于长乐的恒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瞄准了一个目标:自主生产己内酰胺。

  恒申集团通过展开多次的国际收并购,积极向产业链上游进军。2018年,恒申集团收购荷兰福邦特己内酰胺及相关业务,跃升为全球规模领先的化纤原材料己内酰胺生产集团。

  如今,申远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园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己内酰胺生产基地。随着己内酰胺实现自主生产,制约中国锦纶业发展的瓶颈被攻破。

  恒申集团从“一根丝”闯出“一条路”,坚持科技创新,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再从一条产业链延伸出一个产业集群。当下,福建省正围绕电子信息、锂离子电池、纺织鞋服等产业需求,重点发展化工产业链,向材料应用、新材料开发等方向努力。

  延伸链条,锚定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这样的发展理念在长乐纺织企业中成为共识。在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生产线高速运转,用来生产尼龙纱线的原料不再是石油提取物,而是废旧纺织品。

  与原生纤维相比,每生产一吨“爱赛纶”,大约减少三吨二氧化碳排放,而在性能上,“爱赛纶”与原生纤维相差无几,实现了经济发展和低碳排放并行。

  近年来,长乐立足自身产业基础,把握发展机遇,全力支持纺织企业做大做优,推动纺织产业实现新一轮扩张,特别是引导优势企业做精做强,培育了一批纺织行业龙头企业。在这些龙头企业带动下,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从石化原料到化纤、棉纺、针织、染整等领域完整的纺织产业链。

  纺织鞋服产业是福建传统优势产业。当前,福建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现代纺织鞋服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数据显示,民营经济贡献了长乐区超80%的税收、超80%的GDP、超80%的技术创新成果和超90%的就业岗位。重视创新研发,从传统纺织行业探寻新质生产力,长乐纺织企业闯出民营经济发展新天地。

  (来源:新华社)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sy.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大家
sy.png
开启新征程,奔向下一
2025贺图.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您20
2024关键词.jpg
【专题】2024年纺织服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