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LABUBU穿起民族服装——中国非遗与潮流玩具碰撞出新火花
2025-07-11
分享至:

  当中国潮流玩具“拉布布”(LABUBU)遇见中国非遗,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个有着标志性“龅牙”和狡黠笑容的毛绒玩具,近来穿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服饰,相关短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粉丝热捧。视频中的民族特色服饰,主要花纹来自被称作“土家之花”的土家织锦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传承了上千年历史的手工织锦,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视频拍摄者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族女孩张珊珊。出自对拉布布的喜爱,她想给爱不释手的玩偶穿上独一无二的衣服,于是找到有着多年土家族服装制作经验的姨妈赵宽梅,制作了一套独特的拉布布西兰卡普。

7月8日,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女儿城,当地民族服装制作技艺传承人赵宽梅在展示她为拉布布做的传统服饰。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赵宽梅是当地民族服装制作技艺传承人,有着40多年做民族服装的经验。这也是她第一次接到“给玩偶做衣服”的订单。

  这位老匠人虽然一开始并不知道拉布布,但她想这样或许能让古老的土家族非遗服饰技艺以更灵动、更年轻化的样子被更多人看见。

  给玩偶做西兰卡普样式的衣服可不是件容易事。拉布布有大、中、小不同尺寸,有的造型还很特别,比如“伸手打招呼”的款式,很多细节都需要手工一针一线缝绣而成。但看到有着西兰卡普元素的小衣服穿在拉布布身上,赵宽梅感到很满足:“只要能让更多人了解这门非遗技艺,我很乐意尝试这些新东西。”

7月8日,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名穿着土家传统民族服饰的女子在展示穿上西兰卡普的拉布布。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6月,当第一只穿着土家族服装的拉布布诞生后,张珊珊拍了视频发在社交平台上,点击量很快就超百万。网友们纷纷留言称赞可爱、特别,甚至还吸引了远在日韩、欧美的海外买家。

  “西兰卡普元素娃衣比成人土家服饰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张珊珊说。

  从6月至今,赵宽梅的团队已经制作了200多套这样的玩偶服饰,订单正从世界各地陆续而来。这次有趣的跨界尝试,让中国的潮流玩具与非遗碰撞出新火花,也让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扬有了新方式。

  潮流文化席卷全球的当下,非遗元素的加入正成为中国各类潮流产品的“爆款密码”。

  “非遗要跟着时代走,有人喜欢,我们就做。”赵宽梅说,她逐渐理解了年轻人口中的“出圈”。(记者范源辰、眭黎曦)

  (来源:新华社)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360.jpg
【专题】连续8年创历
360.jpg
2025中国纺织服装数字
sy.jpg
中国首届棉服AI设计大
sy.jpg
京津冀纺企齐聚高阳供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