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生物育种为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5-10-27
分享至:

  记者从农业生物育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展示活动中获悉,我国在棉花生物育种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一批高产、优质、抗逆的棉花新品种成功培育并推广应用,为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作物,其产能稳定与品质提升对保障国家纺织原料供给、促进棉农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新疆是我国棉花主产区,占全国总产量比重约92.2%。近年来,新疆棉花生产面临病虫害多发、机械化采收需求增加、气候变化影响加剧等挑战,迫切需要培育综合性状优良、适配现代生产模式的新品种。

  据了解,聚焦产业需求,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支持下,国内种业企业与科研单位协同攻关,运用分子标记选择、基因聚合等现代育种技术,以“高产、优质、抗病、宜机采”为主攻方向,成功培育出30多个综合性状突出的棉花新品种。这些品种在纤维长度、强度等关键品质指标上表现优异,同时具备良好的抗病性、抗逆性以及吐絮集中、适合机械采收等重要特性,为提升棉花产业竞争力提供了核心种源。棉花新品种金棉2号耐高温,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纤维品质优良,蕾铃期高温相对脱落少、铃大结铃性强;两年区试皮棉比对照增产13.2%,2024年推广面积85万亩,2025年播种面积超百万亩。棉花新品种新塔棉11号同时聚合了多个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优异位点,高抗枯萎、耐黄萎,纤维品质优,适宜机收;两年区试皮棉产量比对照增产14.2%,2024年—2025年累计示范推广32万亩。此外,耐盐碱高产新品种中棉所1813,早熟抗病新品种新陆棉3号,高产稳产品种国欣棉37号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品种也已经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专家表示,随着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我国棉花产业正迎来单产、品质和效益同步提升的新阶段。生物育种技术的持续突破,正为筑牢我国棉花产业根基、推动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记者 马爱平 受访者供图)

  (来源: 科技日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png
中国大陆两项目荣获“
sy.jpg
202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
图.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您国
01.jpg
“承上启下 多元创新
sy.png
统一思想探寻发展新路
360.jpg
首届中国(渠县)户外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