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流行 > 流行资讯 > 正文 
 
  英国企业发现本土制造优势 欲重振时尚产业
2015-01-13
分享至:

  英国时尚产业瞬息万变,而如今英国成为了“弄潮儿”。Mulberry、巴宝莉等英国奢侈品牌正在招募大批新人,很多公司将生产任务转移回英国本土。伦敦的萨维尔街曾以男士定制服装店云集而闻名,如今年轻的裁缝正在这条老街上传承经典手艺。

 

 

“维多利亚秘密”的天使


  对于亚洲消费者而言,“英国制造”无疑是吸引他们的一大亮点,即便价格不菲也会让他们觉得物有所值。
  纺织业曾是英国经济的龙头产业,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将工厂转移至中国或印度。如今,英国本土纺织业开始复苏。专家称,英国企业发现了本土制造的优势,可以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获得一定的溢价。
  KateHills正在运营一家对接设计师与英国制造商的公司。她说,近五年来生产商首次投资购买新设备,包括先进的数字印刷机和织布机,这在之前并未出现过。
  尽管“德国制造”仍然是多个行业的龙头品牌,但“英国出品”正在成为优质纺织品的代名词。
  根据巴克莱最近的一份报告,通过打造“英国出品”的品牌,英国出口商可以解锁多达21亿英镑的潜在收入。巴克莱集团表示,作为英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蕴含着8亿美元的潜在收入,而卡塔尔和中国市场则可以带来较高的溢价。
  内衣和睡衣制造商Headen & Quarmby已将所有生产工作由亚洲转移回英国本土,而袜子制造商Roy Lowe & Sons也将部分生产任务移回英国。
  全球消费者对英国产品的追捧也促使奢侈品巨头强化技术研发工作。2006年以来,高端皮具制造商Mulberry一直在运营学徒计划,已经有70名新人学成上岗。
  2010年,巴宝莉位于英格兰北部的一处工厂开始聘用学徒,负责生产旗下标志性的风衣。
  伦敦萨维尔街上的百年老店也在积极招募新人,希望学徒可以继承面临失传风险的老手艺,继续为英国皇室、演艺明星等各界名流打造定制西装。
(来源:腾讯财经)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360.jpg
【专题】连续8年创历
360.jpg
2025中国纺织服装数字
sy.jpg
中国首届棉服AI设计大
sy.jpg
京津冀纺企齐聚高阳供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