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借势兴风,一些国家以标准认证等作为隐形贸易壁垒,阻挠双边贸易的正常开展,给全球贸易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近日,不少企业反映,有些国外市场正加紧构筑“绿色壁垒”,打造贸易保护的“隐形高墙”。这给中国出口企业带来“有形”的伤害。拆除“隐形高墙”仅靠供给侧改革远远不够,希望相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保护企业利益,维护中国产品形象。 壁垒:遭遇“险滩暗礁” “仅在农残方面,我们就经历了470多个项目的检测。”贵州贵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向友鱼表示,欧盟市场对茶叶进口制定了相当苛刻的标准,要达标必须付出巨大努力,而且这些标准会不断更新,越来越严苛。 为了把控茶叶质量,向友鱼将茶园开在国家5A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和雷公山上,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产业链全程严控,从选种、种植到管护与茶农签署严格的订单协议,少喷农药,使用有机肥,清明前采摘最精华部分,故取名“贵蕊”。“通过这些努力,茶叶没有被检测出农残,但检测出了蒽醌。”向友鱼拿着一份检测报告说,其中470多个项目均达标,唯独蒽醌GCMSMS检测值显示为0.007mg/kg,而定量被限为0.005mg/kg,限量值为0.02mg/kg,这意味着茶叶存在蒽醌但没有超标。欧盟将蒽醌列入检测是怀疑其具有致癌性,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为蒽醌致癌证据不足,也没有人能确定其来源。“有的说是农药,有的说是粉尘,业内至今也没搞明白,不知道如何避免。 “绿色壁垒”只是“隐形高墙”的一种,摆在出口企业面前的还有更多“标准”。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海外部经理于虹表示,公司出口的啤酒除了酒液要符合当地标准,要通过植检,取得健康证、HACCP等认证外,在包装等方面也有严苛要求。比如对生产日期标注格式、条码宽窄和放置的位置有严格要求,外包装箱不能用铁钉而要用铝钉,酒精度一定要标注准确度数,而不能使用“≥”之类的符号……这延长了啤酒生产的流程,而且还加大了资金投入量。 不少企业人士反映,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食品行业,不仅限于进口方海关会提出严苛认证要求,大采购商也会制定严格标准,而且还会指定认证机构。诸多认证、检测和标准迫使中国外贸企业在险滩暗礁中穿行。 应对:拆除“隐形高墙” “隐形高墙”形成的“险滩暗礁”,不仅抬升了中国企业的出口成本,无形中筑造了一道道壁垒,而且正在悄然改写国际贸易规则,大幅削弱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乃至直接将产品排出市场。 江苏检验检疫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江苏辖区工业品出口退运货物数量和货值同比分别减少12.67%和17.84%,但仍然高达6070批次、2.17亿美元,相当于每天20多批次货物被退回,货值240多万美元。“作为企业,面对海关或客户提出的标准要求,要么选择照办,要么选择放弃市场。”向友鱼表示,一个农残检测要花费2000多元人民币,用时近10天。而且产品必须尽量少用农药,使用有机肥,这难免会造成虫害,使产量降低20%至30%。与此同时,大量的投入也使得“贵蕊”比普通茶叶价格高出15%至20%,随着标准抬高,价格还得上涨。“企业被逼走高端路线,如果做低端市场,可能难以抵挡严苛标准带来的冲击。” 于虹表示,公司为了应对标准等技术壁垒,专门成立了技术部门,密切跟踪酒质量标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变化,严格控制配方、配料和工艺等,加大力度研发精酿啤酒等新品,但要绕过“险滩暗礁”皆属难事。 分析人士认为,“隐形高墙”有违WTO非歧视等原则,本质上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中国要在加快供给侧改革的同时,采取应对措施“拆墙”,维护企业利益,维护中国产品形象。 (来源:中国贸易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