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图片报道 > 正文 
 
  拼博创新 “郝建秀小组”精神传承60年(图)
2012-03-22
分享至:
 
 

拼博创新 “郝建秀小组”精神传承60年(图)

 

■历经60年青春不改的“郝建秀小组”。

 
 
    “郝建秀小组”始建于1952年,截至今年,已走过60年。拼搏、创新是这个小组的最主要的特点。姜玲是现任组长。初识姜玲是在2011年的全国劳模代表大会上。作为延续了近60年的“郝建秀小组”的传递者,她在记者的心里有了一圈神秘光环。

    然而,当身着普通工人装束的她出现在记者眼前时,在记者看来又是那么的亲切:衣着普通,脸上洋溢着动人的光彩。

    当记者问她是什么使得“郝建秀小组”能够历经几十年而存在,最吸引她的地方是什么时,姜玲沉思片刻,认真地回答:“是一种爱纺织、多奉献的精神。作为‘郝建秀小组’的成员,我们不能让这种精神在我们手中断掉,得不到传承。”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纺织女工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都远非新中国成立初年可比。而无论历经什么,“郝建秀小组”的精神依然存在。

    当年的青岛国棉六厂如今已更名为青岛纺联齐意纺织有限公司纺纱二分厂细纱车间,郝建秀小组是厂里新品种开发和新产品试纺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先后承担天丝、木代尔、羊绒、绢丝、大豆、牛奶纤维、包芯纱、骨架纱等新产品的开发试纺。

    “试纺工艺难度大、质量要求高,小组成员就是靠着不服输的韧劲,充当了试纺新品种的标兵。”姜玲清楚地记得,一次,为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试纺出新品种,小组的成员曾24小时没有离开织机前。

    姜玲表示,“郝建秀小组”能保留这么多年,还一直处于火车头位置,靠的就是成员的不懈坚持,每一名加入小组的成员都会接受小组传统精神的洗礼,学习老前辈的工作态度和精神。

    “有困难,找郝建秀小组;试纺新品种,找郝建秀小组。”这句话在厂里广为流传。对此,姜玲感到自豪,现在厂里生产的400多个品种,“郝建秀小组”都能纺出来。

    “郝建秀小组”提出的“四种精神”:甘当老黄牛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勤学苦练精神、改革精神,一度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纺织工人的共同财富。至今,这些精神仍被小组成员铭记于心。

(纺织服装周刊)

(E01)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360.jpg
【专题】第一届中国纺
sy1.jpg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
1.jpg
守正创新荣膺担当,中
360.png
聚焦羽绒服主业 波司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