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四项基本要素,而在这四项基本要素中,“衣”又是排在第一位的,由此可见,“衣”在人类生活中的必要性。千百年来,为了有衣穿,穿得暖,进一步要求穿得美,一代又一代朴实善良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民间纺织、印染技艺。受不同地区自然人文环境的影响,这些民间技艺又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 魏县织染是冀南地区纺织技艺的代表。元代以前,魏县纺织以丝、麻纺织为主。元代后期,棉花由中国边疆传入中原地区,而魏县位于河北省南部,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非常适宜棉花的生产种植。随着棉花的广泛种植以及棉纺织技术的不断进步,棉纺织业逐渐取代丝、麻纺织成为魏县纺织业的主要支柱。到明末清初,土棉布在魏县民间已相当普及,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和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然而,土布产量的大为提高并没有使魏县人民感到自我满足,并由此止步不前。他们大量种植蓝草,丰富彩色染料,增设染坊,并大胆吸收剪纸、刺绣、年画等传统艺术中的花样图案,不断地丰富手工花布的纹样。同时,他们还将以往的木刻花版改为耐水、耐刮、耐刷性强的桐油纸刻花版,既省工省时,花纹又丰富,印染效果也好。经过这一系列的传承与创新,魏县织染技艺发展到日趋成熟的新阶段。 经过清代与民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魏县织染发展到其鼎盛时期。目前,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收藏了部分魏县织染作品。据史料记载,在1980年以前,魏县农家几乎都有纺车、织机,家家纺线,户户织布,招揽花布印染生意的拨浪鼓声不绝于耳。“姑娘年十八,织布又纺花,心灵手又巧,找个好婆家。”从魏县地区流传的民间俗语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织染技艺的流行程度,它几乎已成为当地女性觅得佳偶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20世纪60年代后,机器纺织业迅速发展,人们的穿戴被机织布和各种化纤布所代替,魏县织染的土布逐渐被冷落,大部分农户的纺车、纺机都闲置起来,一些手工花布作坊也相继停产,纺花织布的景象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而魏县织染技艺也一度面临被淘汰失传的尴尬境遇。 魏县织染分为“织”与“染”。“织”即土纺土织技艺,魏县土纺土织是魏县历代妇女独特创造力、丰富想象力与独到表现力的结晶,她们在创造与传承这项民间技艺的过程中,将其工艺流程归纳为搓花节、纺线、打线、染线、浆线、络线、经线、印布、掏缯、闯杼、倒纬、织布等12道工序。魏县土纺土织的造型,是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中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几何变形,是对生活环境当中现实形象的一种反映。如“五点梅”、“席子纹”、“胡椒花”、“黄瓜道”、“石榴籽”等图案造型,都是抽象化的几何纹样,皆取材于生活。在色彩的运用上,魏县土纺土织多用大红色、橙色、翠绿色、天蓝色、橘黄色等色彩比较鲜明的颜色,以白色作为调和色配在其间,给人鲜明灿烂、烈而不火的感受。 “染”是指花布印染工艺。魏县手工花布包括蓝印花布和彩印花布两种。蓝印花布以纯真、朴素、鲜明、和谐的蓝白之美而著称;彩印花布以色彩鲜艳、富丽、华贵而闻名。蓝印花布印染技法承袭了几百年来的传统工艺,并不断发展形成以裱纸、画样替版、镂刻花版、上油、刮防染版、染色为主的制作过程。而彩印花布的制作则是通过套色印刷完成,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画样、刻板、上油、染色、印花等制作过程。在纹样造型上,蓝印花布用点、线、面交错组合,图案大都粗犷有力。而彩印花布则用蓝、绿、红相互映衬显得富丽堂皇、丰富多彩。魏县手工花布的题材内容大都是寓意吉祥的花卉果实以及象征祥瑞的飞禽走兽,也有少量的人物神祇题材和文字符号。花卉果木中的牡丹、莲花、梅花、葡萄、石榴、桃子;动物中的龙、凤、麒麟、狮子;文字符号中的福禄寿喜、吉祥如意、卍字等。这些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经过民间艺人独特的艺术创作,赋予其龙凤呈祥、福禄双全、连年有余、喜上眉梢等吉祥寓意或美好内涵,表达了魏县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魏县织染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风格淳朴、色彩艳丽、题材丰富、寓意吉祥,被人们赞誉为“我国民间手工技艺的精华,我国纺织技艺的活化石”。然而,在全球工业化过程的影响下,许多民间技艺都面临着被滚滚历史长河淹没的危险,魏县织染也不例外。值得庆幸的是,这一严峻情况引起了魏县当地热衷传承保护民间技艺的有识之士的重视,在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帮助下,通过恢复织染技艺、申请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编辑书籍、开放“魏县土纺土织印染花布收藏馆”等形式,使魏县织染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在新的时期又焕发出新的活力。(天津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