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服装 > 国内服装 > 正文 
 
  豫派服装 转型在即
2013-01-24
分享至:

   河南服装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品牌林立,厂家众多,特别是郑州女裤,产量占据全国女裤半壁江山。然而,豫派服装却“大而不强”。

   2013年,河南服装将深入研究全球市场,转变生产方式,用3~5年时间进军一线城市的一线百货商场,同时,全力打造第二张名片:扶持羽绒服产业的发展。   

   2012年,一场服装界的库存“寒冬”撼动了整个服装行业。品牌企业受困,中小企业从中受教。

   对于豫派服装来说,虽未受“寒流”袭击,但这场“暴风雪”之后受到的启示是:转型升级。

  

  目标:进军一线百货

  河南服装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品牌林立,厂家众多,门类广泛,态势迅猛。特别是郑州女裤,产量占据全国女裤半壁江山,成为中国女裤最大的产业集群。

  然而,在当前外部经济疲软、内部成本高涨的双重压力下,河南省服装业也面临着诸多不明朗的复杂环境,迫使河南服装产业必须进行创新、转型、整合、升级,尤其是在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组织结构以及用人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记者从1月19日召开的“2012年河南服装界迎春酒会”中获悉,2012年,河南服装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趋势。截止到2012年11月份,全省服装生产6.87亿件,服装生产总量同比增速超过3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在全省一万余家服装生产企业中,12家企业占据全国服装分类百强席位,中国驰名商标5个,河南著名商标24个,省名牌产品24个。

  河南省服装协会执行会长李刚表示,当前企业家的观念、劳动者素质、设施装备等都有了提升,但产品定位、产品研发、产品品质、制作工艺、管理水平、效率效益等有待同步提升,这将解决豫派服装“大而不强”的突出矛盾。

  据了解,2013年河南服装协会将以女裤为载体,引导企业深入研究全球女裤市场。同时,促使企业生产方式转变,推动低端生产企业,从20%做起向中端发展,中端企业从20%做起向高端品牌跨进,用3~5年的时间,通过品质提升工程,使河南省服装产品进入一线城市的一线百货商场,实现河南服装的整体提升。

  

  打造第二张名片:发展羽绒服产业

  在豫派服装中,女裤可谓“一枝独秀”,然而面对同质化的竞争加剧,豫派服装要想实现多元化发展必须另辟蹊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河南服装界正全力打造豫派服装的第二张名片,扶持羽绒服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近几年,河南省羽绒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羽绒制品市场。信阳光山、濮阳台前、商丘永城等逐渐形成了羽绒制品生产出口基地,郑州羽绒产品物流中心也初具规模。

  记者从光山县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目前,该县拥有羽绒羊毛绒、羽绒服装加工、辅料加工企业46家,布料、辅料、半成品经营门店360余家,现场充绒户1.2万余户,从业人员10万多人,年产值50多亿元,支撑了光山经济发展。

  河南羽绒管委会常务副会长苏泽民表示,行业发展到现在,产业规模有了,但就是没有形成合力,各自为政、各自发展,市场很是混乱,河南的羽绒服产业要尽快实现产业的品牌化、规模化,占领河南省羽绒服行业的品牌高地,争取打造河南服装的第二张名片。

 

(经济视点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360.jpg
首届中国(渠县)户外
360.jpg
【专题报道】中国首届
360.jpg
【专题】波司登发布ES
360.jpg
【专题】连续8年创历
360.jpg
2025中国纺织服装数字
sy.jpg
中国首届棉服AI设计大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