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服装 > 国内服装 > 正文 
 
  闽派服饰主动接轨国际时尚元素
2014-10-08
分享至:

 

原创设计将拉动传统产业向时尚产业突围。图为设计师展示新品

 

  对服装企业而言,满足时尚就要不断追求潮流,创新步伐永不停息。在闽派服装业内,很多“高人”早已睁眼看世界,倾听流行的节奏,追逐国际时尚的步伐。

  引入国际设计师、主动接轨国际元素、去国外采风取经、在国外成立研发中心……数十年,闽派服饰能够保持蓬勃发展,并成为中国服装行业的一个重要流派,很大原因是背后有一股时尚、研发的基础力量在推动。

 

  米兰的闽派观摩团 

  文艺复兴和歌剧为意大利加冕,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艺术和音乐之邦。同样,在设计方面意大利拥有无可置疑的领先地位。

  9月下旬,世界各路时尚媒体纷纷聚焦的米兰国际时装周季,无论是时尚界的旧将还是新兵,都在这几天得到了十足的审阅。在此次米兰的时尚盛宴,来自晋江、石狮等地的泉州服装品牌的操盘手也前往观展,开始他们的“米兰时间”,追赶国际时尚大师的步伐,辗转佛罗伦萨、米兰、布达佩斯、巴塞罗那等城市。对于设计师,对于企业,对于泉州整个服装产业都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时间总是能把人雕刻得很好。Laura Biagiotti 45年从事同一件事——针织。细致,干净。”追随着狼道服饰品牌创始人刘奕群在微博记录的米兰时装周的点滴,不难看出,对于刘奕群而言,米兰是那么远,却又这么近,因为创意和艺术是无国界的。

  在米兰,不断地出现革命性的设计新概念,透过设计师与公司的紧密合作及互动模式,米兰日渐成就了“概念成了制品”的奇妙现象。对于米兰,时尚界人士都有说不完的情愫。这并不是刘奕群第一次来米兰,每年他都不会落下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

  今年,刘奕群与13名国内顶尖设计师们一同来到米兰理工大学进修服装课程。“我们将在米兰进行为期50天的学习,深入国际一流的企业,了解米兰甚至是整个欧洲超前的面料、辅料的制作,同时参与整个时装周,感受顶尖设计师们的杰作。”在他看来,学习永无止步,更多的“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引进来”。

  米兰时装周是男装的发布顶级盛典,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在这里,“金鼎奖”获得者计文波看到了的优势,也深刻地认识到本土品牌与真正在时装周走秀的品牌的。“我们对设计的创新思维会比较活跃,而国际品牌更多的是在延续经典,相对保守。不足的就是我们在工艺版型方面没有人家的严谨和细致,这是我们必须承认和值得学习和改善的地方。”

 

  主动接轨国际元素 

  伦敦、米兰及巴黎等地的时装展风靡多年,早已成时尚风向标。在时装周上,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出现,模特、明星,还有中国的时装品牌。

  主动接轨国际元素的一种方式,就是引入国际设计师,甚至国际管理团队。近年来,闽派服装企业纷纷牵手国际知名设计师,为走向国际化奏响序曲。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企业聘请国际知名设计师加盟,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际设计团队展开合作,实际上是希望在产品研发上能够给企业带来帮助,同时加入国际时尚元素,让产品更贴近国际潮流。”

  近日,七匹狼携手米兰时尚创意协会MFIA参观意大利最大顶级面料生产商REDA。七匹狼认为,品牌不仅供应着丰富的产品,更供应着一种文化、精神和品味。因此在生产工艺方面对面料及供应商的选择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到欧洲取经,是跟进、学习国际时尚技艺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闽派服装的代表之一,利郎请来了国内外资深的设计师,每年投入上亿元来研发设计服装款式,希望通过独创的设计来获取更高的附加值;已当了多年国内“裤王”的九牧王,把合作眼光瞄准欧洲,洽购意大利和德国的高端服装品牌;特步则从韩国引进了首席设计师为特步的时尚运动产品更为大胆地搭配色彩和款式。

  童装方面也有所表现,格林集团与西班牙著名服装设计公司KidsGallery的合作,今年即将开展第五个年头的配合。根据协议,通过聘请西班牙品牌童装的高级设计师作为自己公司的设计总监,格林集团将设计车间转移到欧洲去,采用欧美最新最时尚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将中国元素与世界时尚元素强势结合。而经过多方考察及对未来童装时尚趋势的精确定位,今年格林集团再次引入国际力量,与韩国设计团队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与专业的管理机构合作,利用其强大的国际网络资源和专业经验为自己服务,使企业的品牌规划更加理性和周全,可以拓宽企业的国际化视野,从而提升品牌形象。“这些企业借助欧洲的设计人才,打造自主品牌,这在当前非常合适。”中国服装协会产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国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除了直接签约韩国设计师外,派研发团队直接去韩国采风取经也是跟进韩式时尚的另一种有效办法。泉州杰米熊童装副总经理苏万乐表示,“公司每年都会派设计研发团队赴日韩‘取经’六七次,了解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的最新服饰。”骑士鞋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林志材也表示,现在每年四次到韩国首尔品牌店采风,已经坚持了五六年。

 

  国际时尚DNA融入产品 

  原创设计或许是产业未来新的增长点。设计思想的交流正变成一个热门话题受到企业的关注。

  “一件服装的成本其实很低,但是要赚钱,要卖出和国际品牌一样的高价格,就必须依靠独创的设计。”利朗总裁王良星说。

  与欧洲、日韩设计师自创品牌发展公司不同,泉州的鞋服企业多是工业品牌,由企业家建立起公司,再雇佣设计师进行创作。今年利郎LILANZ在鞋类开发思路上进行了大的调整及改变,新聘国际部外籍设计师DANA将鞋类产品分为“商务”“经典”“休闲”三大系列。另外,LILANZ高端精品设计系列,创意总监LUCIO团队通过各种设计元素的变换运用,营造出具有LILANZ识别性的图标。“把全世界的时尚趋势组合在一起,打造百分百的福建制造,延续经典男士服装与现代简约结合的利郎基因”,LUCIO在会上声情并茂地倡导。

  将国际时尚DNA融入产品中成为不少泉企的共识。被美国人称为“母亲路”的66号公路,其象征的“自由、梦想”的精神在西方国家广为人知。今年,天伦天等泉州服装企业相继引入“66号公路”主题,不仅在产品中融入美国风情元素,通过该主题,宣扬一种自由释放激情、大胆追逐梦想的人文精神。

  在去年,由朴宗哲、尹宗奎、金南润等韩国知名新锐设计师组成的访问团与柒牌、七匹狼、利郎、天伦天等多家泉州服饰企业进行交流对接,活动给泉州鞋服企业带来了韩版的“小清新”。

  泉州的服装产业链上,有着狼道时尚研发机构、欧尚服装、罗马·伦萨、时风国际等多个服装产品研发专业机构,不仅让中小企业链上了时尚,加速了石狮服装产业链资源的整合,而且提升了专业人才的聚合度,为泉州这一休闲时尚策源地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今年4月在石狮举行的海博会期间,到访的韩国设计师协会副会长ShinJangKyoung就曾对媒体记者表示,“在韩国已经对卡宾、狼道、爱登堡等泉州品牌有所耳闻,亲眼见证后,有种想要把泉州男装穿在身上的冲动。”

  “要打造国际品牌,设计风格必须符合国际流行趋势。”为了更好地把握国际时尚,泉州鞋企的研发中心开始尝试“走出去”,使版型、尺寸、色彩更接近国际流行趋势。

  深耕NBA市场的匹克,为了设计出更符合当地市场的产品,在美国洛杉矶设立研发中心后,吸纳了不少欧美顶尖设计师的加盟;几乎在同一时间,361°在广州的(亚洲)设计研发中心启动,德尔惠在北京的设计中心也正式成立,特步同样加快了对广州研发中心的扩建;鸿星尔克总裁吴荣光曾亲自到一些国际交流活动上“捕猎”设计师,并由此引进了一些来自日本、我国香港的著名设计师。

 

  手记:原创是时尚的“新引擎”

  在欧洲,通常一位设计师就成立一个品牌,以设计师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在欧洲、韩日较为盛行。而在中国,较多偏向于企业硬件方面的建设,这既有中国劳动力优势,多数企业均为代工厂加工的现状,又有在软实力方面投入较少的事实。

  9月12日,由九牧王和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裤装设计大赛决赛在泉州举行,此举旨在培养深谙设计、技术、工艺、面料、辅料等方面的综合型设计师。九牧王董事长林聪颖认为:“人才的培养,即发现和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产品,特别是在版型和功能上要有所突破。服装品牌要想在众多的同质化产品中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关键要做好商品的独特定位与差异化,而要实现差异化,关键还在于人,在于设计师,或者说整个供应链上的人才培养和人才提升。”

  综合型设计师的稀缺,已成为制约服装业转型升级、提高设计附加值的关键因素。狼道服饰品牌创始人刘奕群介绍,10月份,石狮市服装设计师协会即将成立,协会筹备组在吸收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时,将考虑到如何打造一个综合型的设计师团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本土服装企业的设计水平和产品竞争力。他说:“协会会员,除了服装设计师外,还包括企业的技术人员、面辅料设计师,广告公司、模特公司以及时尚媒体等,打通时尚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创造一个设计师的人才综合体。”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泉州智造”希望通过提高“软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将国际时尚创意元素引入设计、制作、发布、营销等环节,让原创设计成为拉动传统产业向时尚产业突围的“新经济引擎”。(泉州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2.jpg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
360.jpg
【专题】发展新质生产
sy.jpg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
sy.pn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