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服装 > 国内服装 > 正文 
 
  “指南针”为渝派服装出海“导航”
2024-11-19
分享至:

  “通过‘指南针’,我们顺利和希音(Shein)这样的大平台搭上了线,以后有望收获更多海外订单。”11月15日,重庆段氏服饰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段渝说。

  段氏服饰是重庆资格较老、规模较大的服装企业,目前有800多名员工,年产量达200万套(件)。过去,段氏服饰的主营品类是商务男装、企业制服、特种劳保、校服等,侧重定制。近年来,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段氏服饰业务量有所下滑,目前正奋力扭转颓势,拓展新市场。

  对段氏服饰而言,和希音合作进军海外市场是一场止跌企稳的“及时雨”。为段氏服饰“导航”海外的“指南针”,正是我市打造的重庆服装产业数字化平台,目前正在申报市经济信息委服装产业大脑“揭榜挂帅”项目。

  查找痛点

  服装厂数量多、规模不大,获取订单不稳定

  “指南针”由重庆纺织服装联合会携手一指南针(重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指南针公司)搭建。

  提到为何会创建一指南针公司,公司创始人姜森斌称,其妻从2015年开始做服装高端定制,发现“服装生产工序多、数字化程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于是2021年投资建厂,主要做柔性定制。

  “也是在那年,我从杭州阿里离职,萌生了利用在互联网大厂攒下的经验和生态伙伴资源搭建数字平台的想法。恰逢重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我就决定来重庆创业。”姜森斌说。

  作为时尚之都,重庆服装产业也曾辉煌过,但近年来与江浙粤等沿海地区相比,行业转型升级步伐稍显缓慢。姜森斌调研发现,一方面,目前重庆各类服装生产主体超过3000家,行业从业者超过15万人,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另一方面,单个市场主体的规模偏小,90%左右的工厂人员规模在50人以下,这也导致了规模化竞争优势不强、行业话语权不足、资源整合能力较弱等突出问题。

  服装产业作为传统产业,偏向劳动密集型,对稳定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小企业来说,要持续稳定提供就业岗位,获取稳定的订单是求生存、谋发展的第一要义。

  “服装产业受季节和潮流等因素影响,企业需要对行业信息、订单承接能力有较好的响应速度。大量中小服装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生产阶段,从业人员要么对信息不敏感,要么缺乏数字化工具,导致供需信息不匹配。”姜森斌说,这就导致中小服装企业承接不了浮动产能,很难稳定盈利。

  姜森斌认为,重庆服装产业市场主体很多都具备“小单快反”能力,拥有劳动生产效率较高的比较优势,相关区县基本聚集了自己的优势品类,比如巴南以校服为主,渝北主要做西服,合川做内衣和家居服,万开云主要是童装和女装,酉阳则侧重牛仔服,这些都为适应新形势下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产业基础。

  寻觅订单

  链接“出海”平台

  如何激发重庆服装产业发展潜力,以市场化方式调动生产资源,让更多中小服装生产企业整体前进?

  带着问题和思考,姜森斌去浙江、福建、广东等地,以及德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学习服装产业的先进经验,得出“必须通过数字化推动服装产业实现变革”的答案。

  2022年,姜森斌团队开始储备技术、研发产品,2023年10月通过招商引资,团队在重庆落地,创立了一指南针公司。今年3月,打磨近两年的“指南针”平台1.0版本上线,10月底,迭代到2.0版本。

  “指南针”是一个通过线上数据挖掘和线下业务运营,在全球范围寻找服装订单的平台。借助姜森斌在互联网公司的从业经历,“指南针”与近年来风头正劲的希音集团达成了合作。

  希音主攻服装“出海”,在全球54个国家IOS购物App中排名第一,年销售超过2000亿元。姜森斌邀请希音高管来重庆考察,很快“指南针”与希音集团达成合作,帮助一批重庆服装企业与希音建立联系,前文所说的段氏服饰就是其中之一。

  参考与希音合作的某湖北工厂,合作半年后产能超过5000万元,有了希音的加持,重庆服装企业扩充了订单渠道。不过,姜森斌并不满足,又与京东企业采购平台打通联系。

  “京东的企业采购目前以日常办公用品居多,但这些大型企业对服装也有需求。”姜森斌表示,通过接触,京东企业采购平台决定同“指南针”以工装服饰为切入点,共同拓展企业用户。

  当然,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也不能放弃,“指南针”团队目前正与这些平台对接,力争开展批量化订单对接。

  提高效率

  打通业务流程实现协同生产

  希音是典型的快时尚企业,要求产品上新速度快、交付能力强,这就倒逼工厂优化生产流程。

  姜森斌先在自家企业进行摸索——他将与希音合作的20多个业务节点梳理成一个完整流程,并将每个节点的时效要求、衡量标准和负责人等进行了细化,让团队严格按照流程来执行。

  从设计师与希音对接,提交设计款,再到制作样衣,批量生产,整个流程走了一遍后,姜森斌心里有数了:“拿样衣找外面工厂做,毛利润超过15%,自己做可以超过25%,很有吸引力。”

  流程打通后,“指南针”平台分别在渝北、酉阳、万州、垫江等地寻找了6家中心工厂,包括段氏服饰、数织科技、立泰服饰等各区县的龙头企业,通过平台体系化组织,试点协同生产。

  如何协同?首先是帮助企业内部完成业务数字化。姜森斌介绍,“指南针”基于同一个数字底座,针对产业各环节的实际业务场景,开发了很多轻量化工具,并将这些工具用“拼乐高”的方式拼接起来,从产业链环节构成平台的功能模块。

  比如设计环节,熟练的设计师画一幅设计草图需要30-60分钟,指南针AI智绘只需要50秒。加入平台的企业,将这些工具用起来之后,采购、设计、生产、检测等角色都能实时在线。“指南针”对这些企业精准分类,快速推送相关订单信息,为他们提供样衣图库,提高设计能力,从而实现协同。

  如今,“指南针”已与重庆400家左右服装制造企业建立联系。未来,该平台将通过数据协同、平台调度,对产业进行资源整合、效率提升,实现科学匹配资源、快速接单反应、高质高效交付,以数字赋能助力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重庆日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2.jpg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
360.jpg
【专题】发展新质生产
sy.jpg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
sy.pn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