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本网专区 > 正文 
 
  南通土布:东方700年耕织文化的缩影
2010-05-25
分享至:


  南通土布曾以“粗厚坚牢”著称于世,品种花色丰富多姿、蔚为大观。其工艺源流远踪元末黄道婆传自海南崖州而革新创设的乌泥泾棉纺织技艺,明末再从上海松江、浦东播徙到江北崇、海、通地区,清末后百余年在此传承并发扬光大。今择其大端以飧读者,也便于设计师从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

南通土布:东方700年耕织文化的缩影

馆图一:南通纺织博物馆对南通土布的介绍

  渡海跨江的迁徙传承
  提起南通土布,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已经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闻名遐迩的南通蓝印花布。而《近代南通土布史》一书记载,南通土布源自江南,是上海松江土布的生命传递。它采用单锭手摇纺车纺纱,旧式脚踏手投梭木机织造,以当地天然植物染料染色,牵经、络纬、穿棕、插筘、浸染、漏印等工序都保留较原始的方法,传承了中国古代手工棉纺织技艺的宝贵历史遗存,其产品名目繁多,继“淞郡棉布”后曾风靡一时。
史载,公元13世纪末,我国古代杰出的棉纺织改革家黄道婆,自少小流落地崖州海峤间(今海南三亚),携踏车椎弓渡海南归。她借鉴黎族纺织经验,在淞江府以东的乌泥泾,传授推广“捍、弹、纺、织”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纺织技术,手工棉纺织技术由此在江南传播。乌泥泾所在的淞江地区,成为全国的棉织业中心。黄道婆的身后,遗下“松郡之布,衣被天下”的五百年盛况。

南通土布:东方700年耕织文化的缩影

馆图二:成列于南通纺织博物馆里的南通土布样本

  明清之交社会动乱,苏南地区饱经战乱,棉纺织业遭遇破产。清初,为振兴经济,朝廷实行移民与计丁授田法,大力鼓励垦荒植棉。数以百万计的吴地棉农越江北移,来到通海濒海地区垦荒耕织。数百年来,他们操吴语,守江南习俗,僻地而居,自成一族,被称为“海门人”、“沙地人”,同时也传承下来一整套成熟的淞江土布工艺绝活。他们历经几辈人、穿越数百年的跨江迁徙,接续了从松江土布到南通土布的生命传递,完成了中国古代棉纺织史上意义重大的历史大突围、部落大转移(见馆图一、二、三)。

南通土布:东方700年耕织文化的缩影

馆图三:成列于南通纺织博物馆里的土布服饰

 
  进入十九世纪中叶,延续了五百年盛况的松江土布临来了历史的谢幕。太平军的铁骑、洋纱洋布的排挤、大工业的致命打击,彻底摧毁了江南残存的手工棉纺织生产。古老的松江土布到近代已断了烟火。这一可怕的历史空白与文化断脉,却由南通土布在苏北大地,特别是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崛起而发扬光大,使南通最终取代江南,一跃而成近代中国著名的土布之乡,成为继松江土布之后,我国手工棉纺织工艺的复兴之地和重要传承基地。南通土布也因此成为我国700年手工棉纺织技艺保存完整、流传有序、沿续至今而宗脉未断的杰出代表(见图:多采的土布纹样)。

南通土布:东方700年耕织文化的缩影

多彩的南通土布纹样

  散落南通民间的璀璨纹样
  长期收集、研究南通土布纹样的中国纺织史研究专家、南通纺织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姜平,2007年应邀参与国家“指南针计划”––《中国古代纺织发明创造价值挖掘与展示》重大科研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研究,对我国纺织史领域的文化遗产有了更全面、深入了解后,再以全新视角重新审视南通土布后发现,南通土布存世品种、数量之丰富,反映织造技艺之全面与精湛,在我国民间染织工艺中极为罕见。本文着重介绍他近年来研究、收集的南通土布纹样及其设计开发的南通土布家纺、家饰工艺品。
  据姜平介绍,目前已收集到的南通土布花式品种有200多个,按花式纹样可分为六大系列,即芦纹系列、条纹系列、竹节系列、小格式系列、大格式系列以及提花织锦系列。花型花色不同,风格用途也迥然有异,可分别用作不同面料、裁制不同的服饰和家纺用品。在此俯拾一二,略作铺陈推介。
  传统蚂蚁布 。它以淡兰为经,深兰为纬,交织成深浅花纹,形似蚂蚁排阵,故名蚂蚁布。蚂蚁布具有南通土布特有的粗厚坚牢、粗犷挺括风格,无论外观或质地,最酷似流行的牛仔,可谓是一种纯手工染织工艺的“原始仔布”。用这种土布推出系列仔服或家居饰品投放市场,不失位中国东部土布中堪与美国西部牛仔相辉映的一支劲旅。

南通土布:东方700年耕织文化的缩影

图一:东方蚂蚁布


  芦扉花格子布。呈几何图案,兰白相间,或多色交织。造型取自农家芦扉编结物,主要特征是表现直线之间的编织效果,具有很强的几何味。比较典型的图案达40余种。这本是当地农村一种很精致的衫衣面料。聪明的织手不满足于此。她们通过对传统纹样的不断改造,创造出一批新式芦扉花,俗称大芦扉花。其方法是在有规律的芦纹韵律中穿插十字形、口字形、井字形等大几何提花骨架,中间填入寿字纹、如意花、缠万字、桂花纹等一系列象形图案,组成大格调风格的外套及床品面料。芦纹系列面料,格律中表现变化,淳朴中蕴涵丰富,既具精细之工,又多淳厚之美,这在崇尚手工工艺的当代市场,无疑具有很强的市场魅力与消费潜力。

南通土布:东方700年耕织文化的缩影

芦纹花格子布

 
   柳条布。花式典雅朴实,富有浓郁的苏北水乡气息。宜作裙衫、信插、门帘、装饰面料等。条纹细者,如雨丝密匝、氤氲蒸腾,颇有烟雨江南的韵致;其疏朗者,枝垂柳挂,袅袅依依,观之有柳岸晓风轻拂之感。这种田园般宁静清秀之美,很能勾起海外游子的思乡恋情,对久居异乡与都市喧哗的人们会有很大的市场引力。

南通土布:东方700年耕织文化的缩影

柳条布

   喜字布、皮球花布。属手工提花锦毯织物。它采用黄、红、蓝、白、绿等色纱线的经纬变化,通过对称、反复、放射、对比、旋转及“挑织”工艺,组成立体(提花)吉庆文字与团窠形图案。色彩艳丽明快,充满祥和喜庆气氛。用它制作床毯、台布、挂帘、沙发巾等,居室布置呈现另一番热情欢快的民族情调。

南通土布:东方700年耕织文化的缩影

喜字皮球布

  在传统家纺中的运用
  姜平认为,南通土布织造技艺精湛,民族特色鲜明。它们朴实而不娇媚,健康而不浮华。构图严谨大方,而无单调呆板之感;造型精美秀丽,却扫轻佻造作之态。这种淳朴秀美的风格,大胆巧妙的构思,凝聚了劳动者质朴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艺术才华。且看它们在家纺、家饰用品中趣味盎然的巧妙运用。
  条格被单布。这是昔日南通乡村最常见的传统被褥面料:朴厚、坚牢、经洗耐用,保暖性与亲肤感俱佳。南通棉乡农家善用自己偏爱的蓝、白、黄、绿、红五色纱线,交织成清新秀丽的条格图案床单,用来装点朴实无华的卧室。特别是丰富的回纹、菱纹、水波等细部装饰纹样在条格图案中的反复穿插运用,大有中国鲁锦的古风遗韵。卧盖如此秀丽的纯手工土布被褥––这对居于闹市高楼的城市人犹如一股田野风,送来大地乡土的芳馨气息

南通土布:东方700年耕织文化的缩影

百字纹被单


  “满天星”门帘。用芦扉花土布制作,角隅纹饰选用传统老蓝布剪作如意纹缀绣。“满天星”芦扉花属大芦扉花土布系列,其特点是在有规律的芦纹韵律中交织大格调骨架,穿插提花几何纹图案,形成蓝白主调的“天空”背景,然后均匀布以深红色提花点子,形如星光灿烂,故名“满天星”。

南通土布:东方700年耕织文化的缩影

满天星布帘


  抽纸装饰袋 。选用南通地区古老的8蹑8综提花工艺精品––“皮球花”织锦为装饰面料。手工织造几何组织纹样固然不易,通过复杂的手工提花工艺形成以团窠纹样组织为主题的土布织锦,这更是中国传统土布织造技艺的极致。“皮球花”土布织锦工艺为南通地方一绝。辅助面料选用纯手工本色土布与蚂蚁纹土布,兼具南通土布粗犷与精细的不同风格。

南通土布:东方700年耕织文化的缩影

抽纸装饰袋


  拼色小抽口手袋。用纯手纺手织土布制作,拼色手袋选用南通历史上珍稀的紫花(天然紫色棉)格纹土布与菱纹锦土布相拼色,质朴中别有靓丽。

南通土布:东方700年耕织文化的缩影

拼色小抽口袋

  南通土布纹样及制品,犹如一股来自乡村田野的清新之风,一扫当今家纺设计与产品开发上追求宫廷富贵、豪华侈奢的绮靡时尚,质朴中彰显秀美,淳厚中蕴涵丰富,表现出民间工艺独具的健康审美情趣与精湛技艺。它的纹样与工艺一样,都是生活在江海大地上一代代父老乡亲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后世的一份民族经典工艺瑰宝,同时也是我们民族家纺设计彰显中华文化神韵,走向世界、面向国际大市场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和精神食粮。

   后记
  近年来,南通成立了南通土布课题组,先后在通州、海门、启东三地创立了手工纺纱、手工织带和手工织造工艺保护基地,特聘当地老一辈手工纺织技艺高手为项目主要传承人,并与他们密切配合,抢救、恢复消逝了半个世纪的八蹑八综投梭织机及其织造工艺;成功复制出我国古代棉纺织技艺经典纹样––团窠纹样,以及葡萄、双喜、百字纹等失传已久的提花织锦纹样。
  与许多传统民间工艺一样,沿续了近700年的南通民间土布织造,同样面临现存世品锐减,操此业者日稀,后继而乏人的问题。课题组成员希望通过业内同仁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设计师们重视南通土布在服装、家纺中的开发和利用,使南通土布染织工艺这颗民间工艺奇葩得以重现光彩,为中国服装与家纺的民族回归与传统创新再作贡献,从而有效地保护、传承宝贵的无形文化遗产,使之避免遭遇埋没而绝迹。
  为此,姜平和他的同道者一直在和时间赛跑,继成功将南通民间土布染织工艺申报为江苏省级非遗项目后,目前他们又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在第九届亚洲艺术节上,南通土布制成的长袖对襟衣褂(见图九)被文化部选作国宾礼品赠送中、日、韩三国文化部长,一展中国传统棉制品的风采;在第四届尼泊尔“中国节”商贸展上,南通土布做成的各式中式对襟衫,勾起了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邱国浓浓的乡情,他兴致勃勃地穿起土布衫笑着说,以前老觉得穿着土气,现在看来这种衣服才是最好看、穿着最舒服的。

南通土布:东方700年耕织文化的缩影

中日韩三国部长定制土布长衫


  服装和家纺分行不分家,它仿佛在提示人们,在当下国际时尚追求返璞归真、崇尚回归自然、注重中国元素的大背景下,南通土布以它传承了700年田园生活之底蕴,在家纺领域产品追求个性化、避免同质化的竞争中,同样有其独特的生命力。

  南通土布简介
  南通土布按销售地域形成关庄、县庄、京庄、杭庄和灰坯帮五大土布销售体系,极盛时南通土布行庄500余家,北销东北三省的关庄布年达800万匹,土布年产逾1700万匹。南通土布品种大致分两大类:本色土布(俗称大布)和花式土布(俗称蓝货)。大布色白质佳,声名最著,占土布总产量的70%以上,其中“通海关庄大布”霸称东北布业近百年。蓝货则包括青花布、色织布与特种土布制品(织带、帐纱、高丽巾等)。而青花布又有青布与蓝印花布之分。色织土布为南通土布中的上品。典型土布纹样有蚂蚁、柳条、桂花、金银丝格、芦纹系列,以及双喜、团窼、彩格等提花锦毯类纹样。复杂的花纹甚至保留着12蹑12综的古老提花技术。这在传统手工棉纺织技艺中是一个极致,代表了我国民间染织工艺的精华和最高成就。 (本文得到南通纺织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姜平的专业指导) 
     (顾玲娣/文  姜平/图) (E04)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2025贺图.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您20
2024关键词.jpg
【专题】2024年纺织服
360.jpg
【专题】第一届中国纺
sy1.jpg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
1.jpg
守正创新荣膺担当,中
360.png
聚焦羽绒服主业 波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