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本网专区 > 正文 
 
  完善棉花进口配额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2021-12-15
分享至:

  CTEI网讯 自2020年四季度以来,棉纺织产业发展超出预期,尤其是环锭纺企业,出现了纱线销售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和数量,都明显好于过去几年同期水平。棉纺织形势持续向好,主要原因是国内疫情控制较好,而周边国家如印度、越南等地棉纺企业停工停产,订单返流,造成国内棉纺一片繁荣景象。

  在这种现象背后,出现了纱线价格高起,数量激增,棉纺产能扩张,棉花价格跟涨,引起棉花经营单位和轧花厂收购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一方面,建设轧花厂和租用轧花厂需要成本,不使用会亏损,而使用会有后市价格下行风险;另一方面,新疆主产片区轧花厂加工能力是当地棉花产量的一倍,存在棉花抢收动力。收购价格低意味着收不到棉花,价格高则意味着后市如果不能顺价销售,就会亏损。今年,就出现了收购价格过高不能顺价销售的局面。

  同样,纺织品市场也不容乐观,现在产品大都积压在下游企业,向终端传递不畅。据业内统计,仅广东佛山地区,棉纱静态库存50万吨,其他地方也有这种现象。后期将传递到棉纺企业,对棉花市场形成压力。

  2021年的棉纺织市场发展出现了如下情况:一是新棉开秤即传出高价信息,后期皮棉收购价格普遍高于22000元,部分收购成本突破每吨25000元。二是棉纺织市场经过近一年的红火之后,9月份以来出现传递不畅现象,纱线部分储存在贸易商和下游生产环节。三是由于棉纺织市场复苏,有新增产能在建。据有关人士统计,总计有400万锭。四是市场出现分化,价格现货和期货出现了倒挂。五是棉花轮储成交积极,市场显示需求旺盛。12月1日,有关部门停止了储备棉轮储。

  国内外棉花价格差异过大,进口棉纱的价格优势凸显,国内棉纺织企业的市场势必萎缩。那么如何利用棉花进口配额的发放,实现棉花市场的稳定,进而促进棉纺产业链的健康,是进口棉花管理部门需要认真研判的课题。

  棉花进口配额的发放和使用对我国纺织行业非常重要。现阶段体现在国内棉花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数量上,国内棉花产量不足以满足需求量。质量上,国产棉部分等级不能满足高支纱配棉需求,需要进口予以补充。放开进口配额数量限制是大势所趋,是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建议在棉花供求平衡账的基础上,进口棉花配额实行超额供给。加大棉花进口配额的供给力度。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棉花缺口会比较大。原因就是进口棉纱市场由于越南和印度疫情,导致生产出口受到挤压。我国近几年每年进口棉纱200万吨左右,疫情会导致进口棉纱的资源减少,从而扩大国内棉花生产需求的矛盾。这将是一个较长期不确定的市场现象。为国内棉花市场调控提出了新的课题。化解这个难解的矛盾,有限放开棉花进口配额数量限制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建议在棉花进口配额发放中,实现动态不限定数量发放。配额发放实行申领制度,这样可以避免由于集中发放,导致国际市场价格波动。配额发放可以绑定国内价格指数,在国内外棉花价格指数达到一定差额指标时,配额发放实现即时生效。总体数量和发放对象动态掌握。

  建议完善配额发放节奏。在棉花调控窗口期及时传递配额调控信息,促使市场各方理性对待棉花收购和采购。特别是在棉花年度更替期,及时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避免阶段性的政策滞后造成市场动荡。也可以考虑对进口棉花配额实行进口地差异化管理。放开进口数量,不是说可以随意进口,可以根据需要对进口国别实行差别化管理,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实行对等进出口。

  总之,完善棉花进口机制,放开棉花配额进口数量,并不意味着放开棉花调控,相反,根据国内棉花市场的运行特点和规律,适时出台相应措施,保障棉花生产稳定,是实现国内棉花市场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特约评论员 李继锋)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360.jpg
【专题】第一届中国纺
sy1.jpg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
1.jpg
守正创新荣膺担当,中
360.png
聚焦羽绒服主业 波司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