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绣:从传统绣庄到服装产业的华丽转身 |
|
2013-06-25 |
潮绣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是粤绣的一大主要支流,其艺术审美与工艺技巧在业内广为称道。清乾隆年间,潮州已有绣庄20多家,至咸丰年间,每年销往东南亚的出口总值在白银1000万两以上。改革开放以后,潮州人把这一传统技术发扬光大,并与现代服装生产相结合,将潮绣精湛技法运用到晚礼服和婚纱制作上,逐渐建立起多家自主品牌,推出一款款蕴含东方精巧工艺,又糅合西方潮流的婚纱和晚礼服,广受国内外客商欢迎。截至目前,潮州市共有从事婚纱礼服生产的企业450家,被誉为“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和“中国服装跨国采购基地”,2012年婚纱产业出口额达4.5亿元,占全市总出口额的12.3%。
|

|
6月21日,绣娘在位于广东潮州的香聚绣庄制作潮绣绣品。
|

|
6月20日,工人在广东潮州的金嘉德公司工厂制作晚礼服。潮州金嘉德公司是专门从事婚纱晚礼服制造的企业,借助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潮州市同行业出口额排在第一位。
|

|
6月20日,设计师在广东潮州的金嘉德公司工厂展示其设计的晚礼服。潮绣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是粤绣的一大主要支流,其艺术审美与工艺技巧在业内广为称道。
|

|
6月21日,一位绣娘在位于广东潮州的香聚绣庄展示潮绣绣品。
|
(新华社)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