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浙江织里:为群众利益要有担当精神
2018-09-10
分享至:

  改革开放40年,浙江省湖州市的织里镇,从穷乡僻壤成长为今天的“中国童装之都”,连续4年入围全国百强镇,全国有45万人在这里就业发展。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改革的过程需要勇气和担当。今天,专栏《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聚焦浙江织里,一起来看它40年的改革发展之路。

  8月29日,织里镇发布中国童装指数,这为全国童装行业发展提供风向标和晴雨表。

  这是七八十年代的织里镇,人多地少,没有资源、没有集体企业,就业无门的织里人找到一条织布贩卖的路子。可那时,这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吴子性调来织里,面临的第一个任务是拆掉这些织布机。

  不拆,怎么办?

  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改革开放历史征程。在这样的背景下,织里的织机不仅一台没拆,吴子性的想法还得到省市的支持。织里经济开放区挂牌成立,浙江省率先对这里的个体工商户实施土地优惠、税收减免等。政策松绑,镇上从纺织发展而来的童装加工企业猛增到13000多家。

  野蛮生长的童装产业给织里人带来财富的同时,“一楼店铺、二楼厂房、三楼宿舍”的“三合一”生产条件也埋下安全的隐患。2006年,一个月内两场大火让23人丧生,一个决定织里人命运的命题摆在党委政府的面前:童装产业,是关掉还是保留?

  当时“三合一”厂房,法律上是空白。要继续发展童装产业,安全就得跟上。怎么办?织里镇联手国家、省里消防部门一起试验、不断验证,最终创造性地将住宿和生产实现水平隔离,并在楼房外部修建消防连廊和逃生梯,解决这种厂房带来的火灾隐患。织里的这套方案也直接被写入200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010年9月,织里镇发布一系列扶持政策,织里童装产业再次涅槃重生,吸引大量外地劳动力,但随之而来的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多。当地人开始审视传统童装业面临的问题:劳动力密集,附加值相对较低。

  从那以后,织里童装产业开始转型发展,生产进园区、生活进社区、交易进街区,一批现代化的标准厂房雨后春笋,全球各地的童装设计师不断涌入。从“现抄、现做、现卖”到“先研发、再订货、后生产”,如今,织里童装年产值达到1000亿,占据全国童装市场半壁江山。

 

  (来源:央视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