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云南省政协委员、专家为民族刺绣产业发展支招——擦亮民族刺绣名片
2019-01-23
分享至:

 

 

  民族刺绣被誉为“指尖的艺术”和“心灵的花朵”,正受到市场热捧。不足的是,目前我省的民族刺绣依然停留在“墙内开花墙外香”,急需深度挖掘其内在价值,提升产品档次,将其打造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支“潜力股”。

  去年,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组织部分省政协委员、专家、民族刺绣传承人深入昆明、楚雄等地民族刺绣企业开展调研,并于2018年10月26日在昆明举办“少数民族刺绣文化与产业发展”委员谈活动,为云南民族刺绣产业的发展把脉支招。

  民族刺绣不断“升温”

  2017年,凭借自己一手好“绣活儿”,大理白族自治州非遗传承人杨亚辉创建了“云剪忆绣”,让白族刺绣闻名海内外。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延续了上千年的赛装节,则将“彝绣”从小山村推上了国际大T台。“彝绣走出家门、绣女走出大山、绣品变成商品,目前全州彝绣产值超过了1个亿。”楚雄州妇联主席阿明仙满脸自豪。

  在云南,杨亚辉的刺绣之路和楚雄州彝绣的成功并非个例。近年来,我省通过提升刺绣产品的设计和制作工艺,使民族刺绣逐渐“升温”。依靠刺绣,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群众逐渐告别了冬闲夏忙的“旧”生活,走上了发展致富的新路子。

  “从合作社成立之初的36个人到现在的几千个人,收入最低的几千块,最高的可以达到十几万元,真正实现了一根绣花针改变一个女人、改变一个家庭。”楚雄大姚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专业合作社社长罗珺如是说。

  省政协民宗委主任李红民介绍,目前,全省刺绣协会共有476家,据不完全统计,仅昆明、楚雄就有12万名妇女从事刺绣生产。民族刺绣已成为农村妇女们增收致富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

  “指尖艺术”迷失“航向”

  委员谈交流中,与会者有一个共识,就是我省民族刺绣产业发展尽管获得了显著进步,但与其他文化产品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融入城市,他们的原生态文化已经不断地湮灭在多变和时尚的现代化潮流中……”省政协委员、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冷静表示,市场浮躁、人心浮躁,导致刺绣技艺难以传承。

  杨亚辉对此感触颇深。“因为经济效益的原因,很多绣功好的人不得不另谋出路。更有一些生意人为了谋取暴利,用机绣产品代替或冒充手工产品,导致部分消费者对整个民族刺绣行业产生了否定的态度。”杨亚辉十分痛心。

  “民族刺绣企业大多处于家庭手工作坊式经营,原料采购、设备采购、人员培训、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环节基本上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昆明市政协民宗委主任木志群说,由于手绣产品主要走定制路线,很难形成批量生产,一定程度上也难以实现创新提升,进而又制约了刺绣产业的发展。

  更有人指出,目前从事民族刺绣的企业,进行研发投入的非常少,要么照搬传统图样,要么模仿、抄袭他人设计成果,有的企业甚至张冠李戴地将不同民族的刺绣图案随便拼贴。

  在调研中,李红民注意到,即使是昆明、楚雄,也没有把刺绣产业纳入就业和经济增长规划,更缺乏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和扶持,没有明确的产业主管部门。她认为,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大众,对民族刺绣都还停留在“工艺品”的认知,也让“指尖艺术”迷失“航向”。

  委员专家齐支招

  云南各民族刺绣作品浸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情结,只有理解其内在文化,用适合当代人需求的思维方法来运营,才能使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让我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不断的创新中得到保护和完善,成为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的基石。

  委员、专家和民族刺绣工作者们一致认为,民族刺绣不仅是提升云南民族文化形象、彰显民族文化产业特色、保护传统文化的“一扇窗”,更是帮助留守少数民族妇女脱贫的“一道门”,发展好民族刺绣意义重大。对此,大家纷纷把脉支招。

  李红民建议,要把民族刺绣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投入的重点,建立全省民族刺绣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

  “对于那些真正有志于帮助提升民族刺绣技艺传承保护的企业、高校要进行有序、有计划的引导和组织,从而最大化地保护民族刺绣技艺的完整性。”冷静提出,要以抓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在培养人才、传承技艺等方面下功夫,才能使民族刺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木志群提出,要推动民族刺绣与新技术、新业态融合,更要融入特色小镇建设,提升刺绣产业带动作用。“要建立产业联盟,策划刺绣产业品牌,从培养专门的企业方面下功夫,特别是给予龙头企业或特色企业更加优惠的政策帮助和扶持。”他同时建议,着力打造刺绣小镇,或在现有的特色小镇建设中植入民族刺绣产品。

 

  (来源:云南日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