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贵州“锦绣计划”发展民族特色服装产业,天工大助力植物靛蓝染色技术
2020-04-15
分享至:

  日前,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清洁染整研究团队与贵州篱籇布依服饰工艺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在贵州册亨布依族自治县政府支持下,建立了植物靛蓝染色工厂。该厂将在天津工业大学的科技力量支持下,发展当地具有民族特色的靛蓝产业,将形成包括蓝草种植、靛蓝染料的制备、靛蓝染色,以及靛蓝相关日化用品、保健品等系列产品生产的产业链,并带动当地产业旅游业发展。

  目前,企业正式投产不到1年,直接解决当地就业30人,间接带动蓝靛产业从种植到旅游产业200余人就业,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左右,产品远销国内外。

  为决战脱贫攻坚,贵州省提出发展民族特色服装产业的思路,推出了“锦绣计划”,册亨县从中看到契机。作为一个深度贫困县,贵州省册亨县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的蓝草为当地布依族人制靛、染色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据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巩继贤介绍,蓝靛染布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对于盘江流域的布依族来说,蓝靛染不仅是民族传统技艺,而且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近代以来,布依族传统的靛蓝染色技术流失严重,工艺过程完整性下降,造成植物靛蓝手工染色产品色牢度低等问题。研究植物靛蓝传统染色技术的复原,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植物靛蓝的利用及原生态纺织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清洁染整研究团队从2016年开始与贵州册亨布依族自治县及贵州篱籇布依服饰工艺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进行植物靛蓝染色研究,为当地脱贫攻坚注入科技力量。

  该研究团队通过借鉴传统的自然发酵思路,基于全细胞生物催化技术,通过全细胞生物催化剂构建、生物还原的电子传递过程分析、生物还原过程植物靛蓝分子演化行为分析等研究,构建了清洁高效的植物靛蓝生物还原染色技术,实现基于生物还原的植物靛蓝染色,开发出系列植物靛蓝染色产品。

  该研究为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印染加工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发展绿色印染技术,实现生物质资源的利用,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都具有积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已经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3篇。相关研究获批并完成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被评为2018年在天津市高校“新时代生态文明实践行”主题实践活动优秀项目。(文|天津工业大学 武冰洁)

  (来源:中国纺织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2.jpg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
360.jpg
【专题】发展新质生产
sy.jpg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
sy.pn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