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古代,以丝绸为主的商品沿着古道、航路畅销欧亚,留下了“丝绸之路”的美名与传奇。往事越千年,如今的江西德安,借助“新质生产力”的东风,持续培育壮大纺织服装产业链,正将无数新时代的“丝绸”销往海外、布满全球。 江西华远针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中新网记者 邢蕊 摄 23日,记者跟随“不忘来时路 奋进新征程”网络主题调研活动采访团来到江西华远针织有限公司。走进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一台台设备轰鸣作响,一条条生产线高速运转。车间入口处,一块科技感十足的综控大屏格外引人注目。工厂订单趋势、成品日产量、耗能情况等在屏幕上一览无余。 作为一家集织造、精加工、自主销售于一体的新型纺织面料加工企业,位于九江市德安县的生产基地仅拥有300余名员工,但日产量最高可达100万米。如此高效的产出,离不开企业斥资千万元打造的5G智慧工厂。 如何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兼顾经济利益与环保效益,始终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绕不过去的坎儿。而华远针织从成立之初就坚持走“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道路,解锁纺织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同时,也探索出一条“5G+智慧纺织”的发展新路径。 企业通过引进ERP、MES等信息化系统以及多台国内外先进设备,有效搭建了工业互联网和车间智慧控制中心,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5G智慧工厂,全面提升了生产管理和能源管控水平。 智能数字化车间投入使用后,工人只要将生产所需的配料数据输入到系统内,不同类型的产品就能实现自动化生产,时间和人力成本直接节约了30%以上,生产能耗成本下降了10%。 公司总经理张泽亚介告诉记者,目前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周期最快仅需24个小时,如果是加急生产或半成品加工,甚至只需要12个小时。 不仅如此,生产线智能化的升级改造也帮助企业在生产端杜绝了工序错漏,减少能耗浪费。 “以往工人采用手动排单的方式进行生产,出错率很高。现在我们使用智能排产,对整个生产过程会有一个规划,这样也能防止出现能耗过高的情况。”张泽亚介绍道。 同时,依托相关技术、设备与人才支持,企业也会根据市场的流行趋势推陈出新,每年独立研发生产新型面料达百余种,有效满足了消费群体的多样化、差异化需求。 “风物长宜放眼量”,虽然数字化升级一次性投入较大,但从长远看,其综合收益更为可观,发展道路更为长久。纺织业作为德安县的重要主导产业,当地相关部门也在进一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持续引导传统优势产业向“数字智造”加速蝶变,全面释放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