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电商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助力常熟高质量发展
2024-09-27
分享至:

  日前,2024纺织服装品牌发展大会在江苏常熟举行。本次大会站在数字经济的时代潮头,从“江南福地”常熟出发,以品牌动能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源动力,搭建双展齐发、会赛合力的多维格局。

  常熟市景色

  纺织服装是常熟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江苏“1650”、苏州“1030”、常熟“3+5+2+N”现代产业体系中,纺织服装产业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多年发展,常熟市已形成覆盖纺织服装全产业链的产业体系。现有纺织服装企业4000多家,职工总人数近9万人,其中规上企业518家。2023年纺织服装产业完成规上产值507.6亿元,其中服装产业144.8亿元。常熟服装城共有市场主体超4万户,从业人员超10万人,2023年市场交易额将超过1500亿元。凭借纺织服装特色优势,常熟市获评工信部2023年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以波司登为代表的羽绒服产业是常熟市在全国服装行业中优势最明显的领域并逐渐形成以羽绒服为主导产品的秋冬装产业集群。日禾戎美为代表的“小而美”“互联网+”新生力量活跃市场,众多服装企业为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代工,有较为强大的生产加工能力。面料方面,针织面料产业集聚度较高,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主要产品有短毛绒、珊瑚绒、法兰绒等绒类面料、功能性运动面料及家居服家纺面料,形成了国内最大的绒类产品产业基地之一。

  常熟纺织产业

  常熟市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度较高,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材料采购、纺纱、织布、印染到服装设计、制造、销售等环节都有涉及。全市拥有经编机械1万余套,纬编机械9000多台(套),形成了国内最大的绒类产品产业基地之一。重点骨干企业以外销为主,产品开发能力较强,有一定装备规模,近年不断开发新的功能性面料。中小企业以内销为主,市场较为活跃。

  近年来,常熟以“制造+数字+服务”新模式,实现企业生产数字化与运维数字化双轮驱动、协同发展。涌现出一批行业示范标杆,波司登先后获评国家“数字领航”企业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常熟涤纶、百成汇等多家企业获评市级以上智能车间,推动原料生产、设计研发、定制加工、营销服务等生产运营环节与产业数字化深度融合。通过引进培育飞榴科技、运融通、市采通等专业平台,推动服装供应链“上线”,实现“端到端”的流程集成,带动整个行业快速迭代升级。

  近年来,常熟电子商务产业依托坚实的纺织服装产业基础及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逐渐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极。2023年常熟市网络交易额超1100亿元,其中直播电商网络交易额超650亿元,同比增长30%。常熟在2022年度县市电商竞争力百强榜单中,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六。2024年1-8月,常熟市实现网络交易额(GMV)645.1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常熟抖音直播电商交易额408.4亿元,同比增长31.4%。

  电商直播

  常熟市纺织服装企业发展至今,在技术创新、高端品牌等方面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常熟将立足“3+5+2+N”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走在前”,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点燃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把握好“新”与“质”的核心,以时尚创意重塑产业发展核心优势,做大做强做优以秋冬装产业集群、高端面料为重点的纺织服装产业,构建现代纺织服装产业体系,为常熟“三品”战略深入推进再赋新动能、再铸新辉煌。

  常熟将以独特的创新实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激活发展新动能、突破产业新技术、重塑品牌新生态,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高水平纺织产业创新集群,为建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力量。

  (来源:央广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sy.jpg
AI遇到时尚,中国服装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