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从窗帘到马面裙,许村传统产业如何创新?
2025-03-25
分享至: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强调:“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作为浙江经济“基本盘”和“压舱石”的传统产业,也正在不断以技术创新迎接着来自行业与市场的全新考验。

  当前浙江纺织和纺织机械行业的一批企业,正在积极联动,实现从“单兵作战”搞研发到“齐心协力”拼创新?来看《川源蹲点观察》。

  这是在海宁许村上演的一场非遗服饰大秀,上百套当地出产的非遗服饰登台亮相。

  参观群众:特别好看,很有感觉,又“仙气”又古典。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祝成炎:原料的改进、组织结构的改进,只不过它的很多传统的要素,仍然能够在马面裙里看得到。

  支撑热闹秀场的,正是海宁正在大力发展的马面裙时尚产业。不到两年时间,许村这个以生产窗帘布、沙发布和墙布为主的家纺小镇,紧跟市场商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7000多个相关服装经营主体。谁能先出面料、款式的原创,谁就能抢到机会。

  “纺二代”90后“海归”设计师王超,第一批进军“国风服装面料”新赛道。王超瞄准的是原创花样,第一步就是重新启用了老爸手上那几十台年龄比自己还大的老式“提花机”,复活古早花样,一经推出,供不应求。

  海宁天龙布业总经理 王超:从专业的学术领域,去复原了这个技艺,而且我的成本也降下来了,从不同的方面去推广。

  但很快,市场上就有了很多类似的产品,王超就想着,一定要用最快速度搞出新原创,自掏腰包借鉴粤绣、云锦等非遗工艺,开发仿生丝绒线,可是前前后后做了几十卷丝线,还是没调试出理想的色泽。

  为了解决王超这样“单兵作战”搞创新的困境,去年,海宁市出台了《海宁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33条。在企业身边建研究院,常态化联络和服务,把企业自己干不了的创新难题,尝试着放在平台上来解决。

  海宁中国家纺绒“纺织非遗创意馆”馆长 贺荣:过去我们的设计运用中国传统纹样比较多,现在通过数字平台,电脑就会生成独特的原创面料。

  从“抄作业”到攻坚原创,通过平台来解决和降低创新的成本,开发设计的效率提升了70%以上,王超的信心更足了。

  海宁天龙布业总经理 王超:我们很愿意去找这些空白的东西,没有人做,只要他们客户了解到了,他们是愿意花这个代价去买的。


要写出自己原创的答案

得主动,更得有实力

从做窗帘到做马面裙

看似是产品跨界

却是许村镇紧跟市场搞创新的决胜一招

  (来源:海宁家纺)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sy.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大家
sy.png
开启新征程,奔向下一
2025贺图.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您20
2024关键词.jpg
【专题】2024年纺织服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