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助力非遗传承 博柏利强化中国市场纽带
2025-04-10
分享至:

  “我们也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从喜欢到热爱到传承,这是我最想要的。”黎锦双面秀省级传承人符秀英说道。

  这是一位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女性从业者的质朴愿望,也是博柏利(Burberry)开展手艺设计师培训公益项目的初衷。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早已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中的亟须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黎锦技艺已逐步摆脱濒危境况,实现了生产性保护和传承。

  而符秀英只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女性从业者的缩影,也是博柏利手艺设计师培训公益项目众多参与者之一。

  2021年,博柏利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共同发起了博柏利手艺设计师培训公益项目,赋能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女性从业者,助力非遗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

  在3年多的时间里,该项目分别走进苗族、畲族、瑶族、彝族、黎族、土族、蒙古族、羌族、壮族、傣族等十个少数民族地区,为200多名女性非遗手艺带头人开设提升设计能力及商业素养的专业培训,支持成果转化及展览展示,提供行业链接平台及创业支持,开展文化交流等系列公益活动。

  项目开展至今喜报频传。据反馈,参与博柏利手艺设计师公益培训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女性从业者大部分实现了收入增长,收获各类奖项及荣誉,并有作品被县级以上博物馆收藏。此外,这些项目参与者对培训项目内容进行再传播分享,展示非遗传承的优秀设计,带动更多女性从业者实现能力提升、创业致富,进一步扩大项目的覆盖群体和影响力。

  一针一线之间,凝聚着我国非遗文化技艺的传承与我国传统美学的表达。从技艺到产品,从乡村到世界,是她们让非遗手工艺在融合创新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这些女性手艺带头人也成为博柏利“讲好中国故事”的见证者。

  助力非遗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也成为加强博柏利与中国市场连结的重要方式,不仅体现出企业对中国非遗文化的尊重、对文化传承的支持,也展现了其在中国市场深耕的决心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来源:新华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360.jpg
【专题报道】中国首届
360.jpg
【专题】波司登发布ES
360.jpg
【专题】连续8年创历
360.jpg
2025中国纺织服装数字
sy.jpg
中国首届棉服AI设计大
sy.jpg
京津冀纺企齐聚高阳供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