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本网专区 > 正文 
 
  聚焦纺织非遗 弘扬文化自信
——“刺绣与当代生活”非遗公开课在潮州举办
2018-12-22
分享至:

  CTEI网讯 12月20日,2018潮州国际刺绣艺术双年展在潮州市开幕,当天下午,非遗公开课在韩山师范学院举行。参加公开课的嘉宾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李文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院长、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前主席李当岐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研究所所长林乐成教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特邀副会长、重庆市纺织服装联合会会长马明媛,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会长王翀,广东省服装协会会长卜晓强,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刘岳屏,世界手工业联合会前执行主席王山,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服饰研究所所长祁春英教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国际部主任张蕾,韩山师范学院副校长黄景忠教授,格鲁吉亚自由大学教授、“丝绸之路”格中文化中心主席 LIU·KANDARELI/GUAN VEN  (刘光文),韩国水源大学教授 Chang Young Ran (张英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纺织专业高等研究员,纺织设计系主任  KIRK/VALERIE ANNE,波兰跨学科艺术研究所所长、格但斯克美术学院教授HARA ANTOSZKIEWICZ/DORA,美国艺术家BERGSTEDT/MARIECLARA,格鲁吉亚国立伊利亚大学教授、博士、国家丝绸博物馆研究部主任TSISKARISHVILI/SALOME (萨罗美),非遗公开课还邀请了国内外刺绣艺术家、艺术大师、中央及行业媒体及韩山师范学院师生等共同出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主任、中纺联驻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站长张家洲担任非遗公开课的主持人。

 

主持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主任、中纺联驻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站长张家洲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致辞

  孙淮滨在致辞中说,当前,随着国家《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及《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若干政策的出台,各级政府、院校、研究机构等全社会都在关心和支持非遗事业的发展,推动非遗事业在新时代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非遗事业正处于一个新时代,我们有非常好的机遇,我们有信心做好非遗工作。孙淮滨说,纺织非遗工作近两年开展得风风火火,从纺织非遗大会到国际刺绣艺术双年展;从中纺联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到传承人培训交流,以及非遗博览会、非遗时装秀等活动的举办,为纺织非遗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孙淮滨谈到,纺织非遗工作有三大特点:一是资源丰富,这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纺织非遗有二百多项,国家出台的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项目中,纺织类就有一百多项,其中刺绣占到三十多项;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纺织类有三项:云锦、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和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二是分布广。纺织非遗遍布全国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三是纺织非遗涉及人们衣食住行,更具生活化,老百姓对非遗有需求,更适宜与产品的设计、开发、时尚以及消费相结合,更有可能产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因此纺织非遗事业大有作为。如何推动纺织非遗事业的发展?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提出,非遗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发展理念,即在纺织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创新当中,民间艺人、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设计师、品牌商、渠道商等要相互连接、相互依存,综合利用非遗资源,将纺织非遗成为大家共同努力的事业;将传统工艺、原材料及相关手艺物化为产品的同时还应承载现代的元素,将产品走进生活,走进现代人生活,只有这样非遗才能真正活态地传承并发展下去。

韩山师范学院副校长黄景忠教授致辞

    黄景忠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韩山师范学院的办学历史,该校创办于1903年,是中国第一批、广东第一所培养师资的学校。韩山师范学院“五大聚焦”理念之一就是聚焦潮汕文化、陶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为该校的战略部署。作为地方院校,韩山师范学院承担着传承文化与服务地方的使命,在地方非遗传承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成立了陶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在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美术学等相关本科专业开设了非遗的模块课程;推行大师工作室培养模式,聘请潮州市国家级非遗、省级非遗传承人到学院开办工作室来培养学生,目前已经有包括潮绣在内的五个大师工作室,并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以技能大师为主导,将课程、教学、生产与实践融为一体,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非遗教学体系,一方面培养了一批非遗传承人才,另一方面在促进潮州非遗传承和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久前,学校荣获第一批广东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称号。 

世界手工业联合会前执行主席王山

  世界手工业联合会前执行主席王山在公开课上谈到刺绣行业的“健康”问题,即“知识产权”。王山说,刺绣行业涉及问题最多的是著作权和专利权。著作权中有署名权、复制权、发表权、发行权、展览权等;专利权中涉及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王山希望广大绣娘们,自觉依法行事,一定要得到著作权人的授权和协议,凭借着聪慧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为潮州第二届刺绣双年展奉献优秀的好作品,以满足今天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享受。

 

韩国水源大学教授 Chang Young Ran(张英兰)

  韩国水源大学教授 Chang Young Ran (张英兰)以《传统刺绣与现代生活》为题,分享了她从事刺绣艺术三十年来的感悟和体会。张英兰认为,我们祖先的传统刺绣不仅仅是单纯的工艺,她里面更多是承载了民族的文化精神,展示了特有的魅力。张英兰刺绣作品的主题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气”。气 ——产生于宇宙之中、存在于自然之间,四季轮回、万物流转,生命之气、自然律动之力,皆被呈现在她的作品当中。张英兰认为,韩国刺绣要植根于韩国固有的文化意识和独特的艺术风貌之中,并使之与现代刺绣艺术相结合,从而将刺绣艺术传承发展下去。

 

非遗传承研究员廖伏

  非遗传承研究员廖伏的演讲主题为《不同而和 返本开新——基于当代艺术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创作的审美建构与意义》 ,廖伏以将近五十种传统针法集中在同一个画面的姚惠芬老师的刺绣作品——《骷髅幻戏图》为例,分析了该作品的刺绣语言表现形式以及审美建构。他说,刺绣艺术语言就是绣面上呈现的“形式和结构”,而这种“形式和结构”必须靠针法来实现。针法在作为“技法”的时候,它是绣制的具体方法。针法有双重性,它既是“技法”又是“语言”。 廖伏认为,传统刺绣艺术语言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将为刺绣艺术赋予新的创作源泉。返本开新,中国刺绣艺术创作才有新起点。

 

北京服装学院老师沈飞

  北京服装学院老师沈飞在《传统工艺·当代设计》的主题演讲中,讲述了京绣的发展历史、艺术特征、针法技艺和文化特征,分析了京绣艺术在传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沈飞说,缺少对自身形象、品牌文化的塑造是当前京绣传承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沈飞认为,京绣的活态传承是京绣复兴策略之一,亟需我们思考传统社会形态中京绣这种传统手工艺文化,在当下开放、多元、国际化环境中如何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其实质反映了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与传统审美在当下的“活态传承”,既需要不断地与现当代文化相融合,适应当代消费者需求、生活方式、审美心理,这是传统被赋予新生命并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因此,亟需我们对自身文化传统有深刻的分析和认知,并对其抱有热爱与尊敬的态度,同时能够具有国际视野与科学系统的设计方法;既能够对消费者和市场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入研究,又能够对国内外文化产品市场有系统调研和比较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对自己的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价值和意义的活态传承;这不仅是对自身文化的传承、对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的展现,更肩负起引导市场向良性循环发展的重任。

 

时尚界高级设计师杨贝贝

  时尚界高级设计师杨贝贝以《刺绣与服装设计》为题,向与会者分享了刺绣艺术在服装应用上的经验和体会。杨贝贝认为,从设计师的角度看中国各民族刺绣,那就是一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创作灵感。一件好的时装作品,有了相得益彰的刺绣,就仿佛被赋予了灵魂,霎时间多了文化内涵而显得富有生命力。另外,将刺绣加以创新运用在日常服装的设计中,也使得服装精致有内涵,尽显文化韵味。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服饰研究所所长祁春英教授

  祁春英教授在《少数民族刺绣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演讲中认为,抢救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技艺,要在尊重原创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刺绣不能没有人文精神的内核,否则就仅仅是一种外在装饰形式。刺绣技艺是一种将民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的文化链,显示着它的稳定性、连续性和生命力,与时俱进是发展的血脉,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刺绣文化的内涵,创新刺绣色彩和图案的视觉美感。刺绣工艺才能得到良好的保护。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以及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深入推进,中国刺绣与世界各国刺绣文化和技艺的交流已呈现相互学习、相互提升、博采众长的发展趋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希望,非遗公开课上专家们所传递出的纺织非遗传承和发展的思想精髓对大家有所启发,希望大家继续将好的经验、好的方法挖掘出来,并投入到纺织非遗事业当中,引导消费者,让非遗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共同推动纺织非遗事业的发展。

 

(刘亚非 潮州报道)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