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本网专区 > 正文 
 
  张肇达:对中国时尚未来的三个思考
2020-11-24
分享至:

 

  2020新冠疫情按下的暂停键,或许就像临时性赋予的一个反思空间。而这样的反思机会未来或许不再有。那么,个体在时代浪潮中究竟是勇立潮头,还是成为前浪,就极可能成为残酷的现实挑战。

  纷纷扰扰的变化激荡人心,也促人深省:我们,将走向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张肇达

 

  20年前,中国时尚业者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今天的中国时尚竟然会脚步如是急促。在加速奔跑的中国,即便曾经不可一世的ZARA式快时尚竟亦已不再显得那么快了。

  然而,就在人们埋首狂奔之际,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对世界按下了暂停键。

  陡然间人们意外获得反思机会,发现自己已走得太远,在荒原上茫茫一片,穿不透迷雾。过去数十年一代又一代的财富增长模式几乎一夜间被彻底颠覆,曾经纵横数十载的致胜法宝几乎纷纷失灵。

  而来路芜杂令当下思绪万千:大国贸易战、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撕扯、营销渠道变革、社群蝶变驱动市场分化、传媒彻底混沌错杂、技术迷思与人性竞逐……

  站在新世纪的路口,中国时尚将往何处去?

 

  时尚史——

  当我们翻阅最近40年的历史画卷,即能直视到热点的时间窗口愈加短促。显然,世界的变化在不断加速。

  1980:加工。对于改革开放启航之初的中国,三来一补的制造业率先在服装领域破茧而出。随后,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服装工厂奠定了产业基石。

  1990:名牌。初始的名牌工程可谓品牌理念的萌芽,可算是早期示范工程。

  1995:设计。时装设计师从传统的染织与裁缝升级而来,加上一批海归先驱,中国第一代的设计力量通过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前身中国服装设计博览会呈现出来。

  2000:品牌。大规模的品牌运动在这个年代涌现,策源地包括专业市场、工厂、设计师、进出口商。

  2005:全球化。2005年1月1日配额的取消是一个里程碑式事件。此后,海外品牌涌入导致中国本土市场即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世界第一则是OEM、ODM形态下的制造优势体现。

  2010:电商。如果说电商从2008年大量启蒙,那么,2010年则开始出现变革。淘品牌初步壮大起来,但挑战已经到来——传统服饰品牌开始携产业链、资金、品牌、人才队伍优势进入电商,并在其后几年替代淘品牌成为主流。这样的电商无疑代表着商业的真实面。

  2015:原创。原创或许是个伪命题。但独立设计师伴随着上海时装周的转型、进入国际Showroom市场而纷纷在海内外同时规模化呈现出来。这进一步催化了中国的个性化消费浪潮。

  2018:直播。直播是一个技术与商业演变的结果,其实际意义或许被夸大,却抵挡不住这个年代的浪潮化。

  2020:……

  回顾中国时尚产业发展史,其中,有些热点显然经历了一个长周期的发酵,在某个阶段呈现出热潮,比如2005年的全球化更多地是取消配额后的出口贸易加速以及本土市场的全球化竞争。而有的热点带着连续性演绎却在多年后发生新的嬗变或内容演变。比如品牌运动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只是被先行者称为“名牌”,直至十年后才呈现全国性的现代品牌实践。比如设计在1995年前后更多地是意识觉醒与职业萌芽,而20年后产业倡导的原创依然指的是设计,但此时倡导原创是基于大量的独立设计师崛起,以及消费市场不满于传统批发与品牌的量贩式产品的无趣。又比如电商萌芽于2003年前后,但到2010年前后才有了大量的传统时尚势力的上线。而到了2018年前后,基于通讯网络技术的升级与2015年起培育的娱乐直播开始被淘宝移植,成了新的电商销售形态。

  而在这些浮于表层的热点背后,产业课题仍然十分厚重。包括一直在提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绿色环保、财团化……也包括近年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品牌输出……

  那么在这些课题的背后,我们是否有新的破局战略?

 

  新优势——

  尽管“同志仍需努力”,但今天的中国时尚已站在新的国力基石上,甚至一定程度可以展现出踌躇满志的姿态。

  这些新的优势是产业体系、人工智能、5G、移动互联网应用、大国崛起。

  产业、技术、国家支撑……纷纷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发动机。而技术浪潮与商业实践正不断推陈出新,带来新发展机遇。

  于是,在2020,中国时尚业经历了新冠疫情的休克式打击后,有望通过逐步建立新范式重新觉醒与复苏。

  然而,那些过去成功的人将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曾经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一些旧规则不再有效。因为足以促使中国乃至全球时尚业发生根本变革的一些变化早已次第发生。

  新冠疫情冲击缩减了大部分人的消费意愿,海外疫情黑天鹅频飞,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纺织品出口企业纷纷遭遇订单滑坡,中国时尚业以什么来刺激内需,延续自身发展?

  科技兴则民族兴,中国时尚业如何借政策春风,提升科技生产力?AI人工智能,新零售应用场景,5G下的万物互联等新元素的加入将促使时尚产业结构发生怎样顛覆性的变化?

  复刻平媒内容运营模式的时尚自媒体已逐渐衰落,时尚大V们纷纷落幕或转型,硬核带货的网红视频经济大行其道,独立时尚设计师们是否迎来了更大更有挑战性的舞台?

  云上时装周、云走秀带给专业人士和时尚拥趸们全新的观秀和消费体验,这种新的时装周模式未来是否会打破在全球已盛行了数十年的时装周举办“主流模式”,成为新的主流?或者是中国时尚业独有的一道靓丽风景?

  全球污染日益严重,时尚产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运作在世界范围正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中国的时尚品牌和企业用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其中,彰显我们维护全人类生存环境的道德责任?

  搭载区块链蓝海的概念,“可追溯的时尚”正成行业热词。“可追溯性”也开始有了众多的落地应用,中国的时尚业如何通过其来提高产业链透明度,时尚品牌们如何通过其来披露企业效能,实现品质“保真”?这到底只是营销噱头,还是产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向科技、环境保护等可持续方向发展的新落点?

  这些纷纷扰扰的变化激荡人心,也促人深省:我们将走向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以下奉上我对当下全球时尚业的思考,对走向未来的中国时尚业的一些浅见,以期引诸君智言,也祈愿中国时尚业开拓一个世界新时尚的格局与风貌!

 


 

  思考之1

  中国时尚业如何破局

  全球时尚产业自西方始,自欧美始。中国也是学生之一。多年来,全球时尚诸多领域呈现的陈旧循环也部分地反映在中国产业上,亟待破局之机。

  而疫情及其反复导致全球化处于低潮。国界的部分封锁与出口市场的萎缩促使各国的内循环变得重要。

  产业规模的不可替代性让中国时尚依然处于长时段的优势。那么,中国时尚未来将有怎样的新发展结构与动能?

  新商业模式有着国情的独特性与新技术的应用先发优势,这势必让中国时尚继续居于全球领先地位。那么,中国的挑战在于如何利用既有产业规模优势,通过技术进步与运营提升创造更高的竞争力。

  1.薄弱环节突破。

  在中国时尚产业链中,尚有不少在全球同业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领域。尤其是高性能纤维与跨国巨头垄断性纤维的开发。更高性能的碳纤维因其广泛的应用领域而被发达国家所重视。中国理应在这一浪潮中迎难而上。此外,诸多被跨国公司垄断的纤维品类一直是中国外汇的挤占者,这也是我们需要通过科技研发获得突破的方面。而除了纤维外,印染后整理、助剂、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都是我们需要继续提升的领域。这些均将扩展我们产业的竞争力。

  2.品牌运营。

  长期以来,品牌被认为是我们的短板。如果说在粗放年代受制于自身资金与眼界经验的局限,那么今天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首先在产品创新上,很久以来就只有形式上的创新,而没有核心意义上的创新了。品牌为了保有销售量,不敢冒险去做真正全新的创意,只能在大众的兴趣范围内找高光点,在这个框架里去做设计。而前些年迅猛扩张的快时尚则愈加让人们过分追求快速更迭的时尚,破坏了创作周期,掐灭了创意必然要有的思考时间。创作周期的混乱,再加上样品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的增加,给创意过程和工艺创造更少的作业时间,也给关键设计和创意人才带来了巨大压力。而在经营上,规模化、重资产运营是上世纪到本世纪时尚大牌们最广泛应用的商业模式。在数字化消费迭代的今天,这种模式受到互联网品牌冲击,频繁出现的从快时尚品牌到奢侈品牌的“关店潮”就是这些重资产品牌无法快速适应数字化时代新的消费模式和消费需求而受创的最佳例证。此外,大量缺乏个性的品牌导致终端产品雷同、店铺雷同、商场千店一面……这些都有待于品牌经营者站在更高层面来重新思考。

  而一大批新品牌将应运而生。丰富的历练、一定消费群的积累、品牌观的成熟、文化的自信都将赋予中国时尚产业更成熟的品牌经营能力。可以想象,更具某种文化风格、有着设计师独特品位、有着更强运营能力的品牌将快速脱颖而出,成为新的弄潮儿。它们将打破现有的全球时尚品牌的阶层固化,以崭新的姿态与新浪潮伫立于世界时尚之林。

  3.本土文化。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服饰历来是高端阶层的地位体现,精致工艺应用、新纺织科技与材料使用的融汇。悠久灿烂的文明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时尚源泉。在过去,妄自菲薄让我们丧失文化自信,以至言必称西方。今天,日益强大的中国已成为文化盛兴的支撑。APEC服饰、旗袍潮、汉服热,是近年来掀起的几朵浪花。而世界奢侈品品牌间歇性在时装上应用中国元素也不过是偶尔的拿来主义。未来,我们尽情期待中国设计师与企业家创立大量以本国文化元素为主导风格的时装品牌。而其中,必然有不少品牌登上世界奢侈品的殿堂,傲视群伦。

  4.绿色环保。

  时尚产业目前已名列全球第二大污染产业,仅次于石化产业。英国《时装商业评论》杂志写到:每生产1公斤棉线需要两万升水,而这些棉线只够生产1件T恤和1条牛仔裤。同时,包括染色、洗涤、装饰在内的各项服装制造工艺涉及8000种化学物质。

  对原材料的浪费方面,因潮流更迭越来越快,服装的穿着寿命因而大大缩短,每个家庭闲置的衣服越来越多。据统计,全球每年要生产超过800亿件衣服,生产这些衣服所用的纺织纤维需要消耗1万亿加仑水、33万亿加仓原油、200亿磅化学物质。在英国,每年从未穿过的衣服多达24亿件,价值高达100亿英磅;在美国,每年有1300万吨衣服被废弃,而这一切均源于时尚厂家们的恶性竞争。服装产业背上了污染生态、浪费资源的骂名。

  为此,绿色环保理念与循环经济的提倡,变得迫在眉睫。从自然竹木屑、废弃物、丢弃衣物回收等方式中再提取纤维,能在天然纤维对有限耕地的挤占与化学纤维面临的石油紧缺的形势下,有效调整产品供给而达至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两型社会”战略目标。

  5.产业伺服体系。

  政府政策。如果说过去政府与企业都曾埋首于经济增长,那么,今天大家都逐渐有了深度思考。提高土地产出价值、环保政策出台、推动行业自律、培育产业新动能,同时有意识地在全球时尚产业格局中找准本地区的立足点,通过激励机制强化竞争力。政府愈支持到位,产业发展愈健康。

  媒体评论。时尚杂志本应做到客观独立,从另一个角度推动创新的进步,但因其和时尚品牌在经济结构上的依存关系,无法形成真正有效的评论机制。时尚博主亦同样。但总有一些有思想的媒体发出独立的声音,时尚评论的生态正变得多元。公信力将赋予媒体尊严与价值。

 


 

  思考之2

  湾区: 重构时尚创新体系

  如同今天我们的穿着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和冷暖,而应赋予更高的功能;今天我们的时尚产业课题,也需要在新的格局下形成新的资源配置与发展力。

  湾区,在水陆一线间架起现代化的优美经济曲线。

  在中国的经济地理中,湾区经济在伴随国家崛起的道路上一马当先,呈现出新世纪的盛世风华。它也为中国时尚困境的破局开拓道路。

  资源、人才、产业系统的高度集聚驱动着湾区的规模经济与产业创新。而在这一浪潮中,依托幅员辽阔的广大腹地,各地的历史和资源积累,我们先进的制造业,正在腾飞的科技产业,分别依粵港澳、环渤海、环杭州湾三个大湾区进行重点布局,以特具资源禀赋的城市为亮点,去开拓一个新的影响世界的时尚产业版图,去创造一个新的东方潮流,去走出一条新的可持续时尚的引领之路。

  粵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和产业活跃度最高的地区,而其纺织服装产业也是三个大湾区中,集群度最高、制造业最发达、最早推进技术升级、上下游衔接最紧密的,因此最有条件打造一个完整的、以智能制造升级为核心的产业体系。

  环渤海大湾区,以首都北京为龙头,创新资源集中,艺术文化氛围深厚,科研实力最强,其纺织服装产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依此禀赋,适宜构建一个以北京为创新源头,更高层、开放的时尚创新体系,并以此为契机,推动该区的纺织服装与时尚产业形成既融合共生、又各具独特优势的可持续创新生态圈。

  环杭州湾大湾区,中国商业和消费最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国产业信息化程度领先的地区,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颇具成效。其纺织服装产业率先实现电子商务化,并依托其演化出了各种新的商业模式、零售模式、消费方式,以此为基础,可开创一个以数字化服务为核心的,代表最先进的时尚商业模式、时尚消费方式的时尚商业终端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升级智造产业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与资源禀赋

  区位优势。粤港澳大湾区,以深厚的广府文化为底蕴,是中国经济生产力的腹地,拥有中国最重要的生产中心、技术中心和贸易中心。

  产业优势。作为纺织服装产业与时尚产业优先发展区域,粤港澳大湾区有集合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一流纺织服装企业,有具世界影响力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有一流的纺织服装人才,有一流的展示交流平台。近年来,从国际贸易摩擦到国内经济调整,从消费增长放缓到综合成本提高,从产业要素变化到竞争格局重组,粤港澳大湾区的纺织服装产业都率先经受了考验,在我国纺织服装业中,产业改革程度最深、对外开放程度最高、产业发展水平最高。

  凭借区位优势和坚实雄厚的产业集群优势,粤港澳大湾区率先整合了时尚产业资源,形成了市场体系、城市环境、产业基础、时尚氛围、展示平台、创意人才等要素资源优势。拥有较为完整的时尚产业链,从服装、箱包、鞋帽、配饰、珠宝、美妆的设计制造,到品牌的推广运营、会展、商贸物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闭环。

  科技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内有超过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0万从事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拥有以华为、大疆创新、腾讯等为龙头的一大批源头创新型科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国内名列前茅。

  科技融合传统升级,智能制造拓宽发展空间

  展望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服装产业将立足自身历史底蕴,利用科技先发优势,结合湾区在金融、贸易、交通、物流等方面的专业性与便利性,建立高品质、高效、创新型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时尚智造迎来更高起点、更大产业空间。

  产业的新型迭代与整体提升。依托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资源优势,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培养纺织服装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产业优势既有区别又有互补的、完善的智能制造长链。把高新、先进、适用的技术应用到纺织服装的材料、设计、生产、销售、品牌中,通过技术创新融合,进一步推动产业整体升级。

  打造新型的资源平台和技术平台。充分利用湾区内可战略协同的金融资源、国际人才资源、自由贸易港资源,面向全球整合纺织服装产业资源,打造创新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的跨境产业合作平台。

  打造高水平纺织服装产业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建设培育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节点和产业高端化发展重要基地的建设。

  开展前沿研究,致力产业服务。鼓励开展与健康、生物医疗、绿色低碳等相关的前沿纺织科研项目研究,建立纺织服装新兴产业科研平台、时尚新材料研发中心、时尚智造研发中心,进行智能化软件、自动化机械服装设备、新型技术、新材料应用研究,为企业提供流水化、现代化、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成立大湾区时尚创新实验室,鼓励原创设计、原创品牌、精良及高增值产品研发,促进设计师和其他与时尚相关的劳动力向时尚产业集群转移,让湾区的时尚产业成为设计与生产、创造与制造、创新与手工艺传统的最佳融合之地。成立服务内地、连接港澳的时尚品牌创新中心、时尚营销采购中心、时尚展示发布中心、时尚人才孵化中心、时尚产业服务中心。

  培训增加技能,高工效提升竞争力。在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时尚产业竞争力同样与技工技能息息相关,高工效的技工技能将在大中型企业中、在生产链的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在各高校开展专业培训和职业素养提升,满足企业智能创新的人才需求。进而将行业内部知识、工艺技术和创意创新结合,这种氛围在院校、教育机构,甚至在企业车间、设计师工作室中滋养和传递,相互支撑。将服装教育体系发展成为专长型教育模式,如“技术院校”、“设计院校”、“销售院校”等等,教育路径的不同取决于最后的分配重点,即参与到哪一类最终产品的创造中,以此来最大可能地培育高工效的技工技能。

  共建数字供应链,拥抱智慧新流通。5G的到来将改变现有的流通格局和效率,随着物联网的全面建设,将催生全新的流通方式,湾区的纺织服装专业批发市场将告别单体规模小、功能重复、实体“空洞化”、流通时效低等传统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实现整体再造,向差异化、组合化、展贸化、标准化、电子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多功能、多业态融合的现代批发市场平台发展,成为电商、服务商、平台商,线下线上互动互依的组合体,并依托自由贸易港的地缘优势及物联网大数据的高效统筹,实现规模化的跨境批发和零售交易。

 

  环渤海大湾区——构建可持续创新体系

  环渤海大湾区的历史与资源禀赋

  从京津冀协同到新湾区崛起。世界经济的中心正从欧美转向亚太地区,而东北亚地区是亚太经济的中心,为抢占发展制高点,以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为基点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开始向环渤海的腹地纵深发展。京津冀协同区作为首都经济圈,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山东半岛是中国北方核心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经济和大陆经济的联结枢纽。辽中南城市群受益于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实施。中日韩自贸区再现曙光,大连、青岛、唐山等沿海核心城市正建设世界级海陆港口集群。随着区域内高铁的全线贯通,囊括了北方经济最发达、创新资源最集中、开放条件最好区域的环渤海大湾区迎来了多重战略机遇叠加的黄金时期。

  广大的腹地、多样化的产业生态。环渤海大湾区在中国三个湾区中腹地最广,纺织服装与时尚产业因此也呈现出门类齐全、人力资源丰富、产业结构多样化的特点。

  北京,是当之无愧的时尚之首,随着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北京的纺织服装与时尚产业呈现出高端、高新、高附加值的特点。深厚的文化底蕴、持续的政策支持、丰富的创意空间、前沿的产业发展、优良的城市条件、开放的都市态度使北京正成长为世界时尚之都。

  天津,曾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开放城市和工商业城市,自古漕运兴盛,成就了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城市历史文化。天津纺织服装产业在经过高端轻纺产业升级和一般加工制造业产能转移后,以科技、绿色、智能制造为方向,构建了以高端制造业、国际贸易、现代服装业、内贸物流四个板块为主的现代都市纺织新格局。

  河北,自元代始,就是畿辅重地,有众多举世闻名的文化遗存。“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的设立,北京、天津纺织服装产能的转移,对改变河北纺织服装产业工厂多、分布散、品牌少的历史特点,促进整个行业规模化、产业化、淘汰落后产能、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实现产业集群和整合重组产生了重大的促进力量和积极作用。

  山东,纺织大省,是全国纺纱规模最大的省份。山东半岛地处泛胶州湾黄海经济带和泛莱州湾渤海经济带,青岛、烟台、潍坊等地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重点集群区域。山东的纺织服装产业创新能力强,龙头企业多,印染和新材料发展快,在芳纶、碳纤维、壳聚糖纤维、石墨烯纤维等新型纤维材料方面拥有全国领先企业。目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加强龙头企业引领,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关键时期。

  辽宁,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一带一路”和“16+1合作”的节点和重要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目前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高性能纤维、产业用纺织品、智能制造以及服装服饰品牌时尚产业发展,特别是产业用纺织品已经应用到医疗卫生、环保、建筑、航天等各个领域,产品附加值高,已成为省内纺织行业的新亮点和经济增长点。

  创新激活产业生态,可持续延展时尚未来

  创新是提升纺织服装与时尚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焦点。北京的创新综合能力和创新发展水平居全国之首,正在实现“建设成为全国创新发展的核心引领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环渤海大湾区将以北京为创新源头,围绕艺术、文化、绿色、健康、智能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搭建一个更高层的、开放的时尚创新体系,强有力地支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推动环渤海大湾区的纺织服装与时尚产业形成既融合共生,又各具独特优势的可持续创新生态圈。

  构建开放的知识创新体系。联合五地的纺织服装与时尚产业行业协会、产业科研机构、专业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培训机构、重点企业,以及国外相关的研究型大学、专业机构等组成开放的知识创新网络,合作开展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意义的基础性研究,以及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交叉、融合与渗透的纺织前沿应用技术研究,制定专业研究、设计人才培育与扶持计划;探讨搭建国际化的纺织服装与时尚产业公共知识创新服务平台,全面收纳与纺织服装及时尚产业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相关的数据、信息,并构建开放的共享机制。

  构建新型的创新孵化体系。依据环渤海大湾区各地的纺织服装及时尚产业发展特点,在五地设立特色创新孵化器,研究完善创新资金与政策支持机制,吸引与产业紧密相关的原始创新项目落地,使创新孵化器成为当地的技术源基地,使创新成果更具方向性,并与本地的企业紧密合作,促进成果落地及催生企业技术升级。构建五地协同以及跨国创新机制,促进高端创新要素、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在体系内自由流动,形成更开放的创新生态环境,以及更大范围的成果应用与扩散。

  构建多元化的设计赋能体系。设计赋能是纺织服装和时尚产业实现价值驱动的核心环节,北京拥有大量的设计师资源、众多的设计师工作室,每年从纺织服装类院校毕业的设计专业毕业生也居全国之首。探讨由五地的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牵头建设一个开放、可持续、智慧的设计赋能体系,让丰富的设计资源与环渤海大湾区内的纺织服装与时尚产业、企业实现有效对接,与不同领域纺织服装企业共同开发,推动设计前置到研发,从纤维、纱线到面料、服装品牌,从供应链到产品端,全面提高环渤海大湾区纺织服装与时尚产业、企业的设计竞争力,提升最终产品的深层次价值,推动湾区内纺织服装与时尚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完善的创新评价体系。研究设立中国时尚创新指数,通过包括创新人才、创新专利、研发经费、政策环境、人文环境、金融服务、国际交流、科技条件、技术市场、创业孵化、创新绩效、绿色发展等多重指标来连续、动态跟踪和度量中国时尚创新发展的进展情况,分析影响时尚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提出针对重大战略性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政策建议。

  构建高端的创新交流平台。可成立中国时尚创新联盟,以北京为主场地,湾区中其他适合条件的地区如天津、雄安新区、大连、青岛等地为分场地,搭建高端的对话平台,定期举办国际化水准的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论坛;联合纺织服装与时尚产业领军型企业、服装品牌、流行趋势专家、权威产业媒体共同参与制定、发布流行趋势前瞻,为中国时尚话语权发声。

 

  环杭州湾大湾区——开创领先的终端体系

  环杭州湾大湾区的历史与资源禀赋

  新兴的未来城市群。环杭州湾大湾区位于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地带,是一个跨多个行政区域的湾区,包括上海、杭州、宁波、绍兴、嘉兴、舟山、湖州、南通、苏州和无锡等十个城市。该区处于我国沿海开放带、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一带一路”等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区内集中了中国最顶尖的金融服务、相当密集的技术研发能力、极大规模的产业经济以及中国最成体系的现代物流。该区的经济总量占所在两省一市总量超过20%,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其GDP比重超过12%。未来的环杭州湾大湾区将实现产城融合、多元互补,推动资源、产业、人口、空间多层次聚合,形成绿色健康、智慧科技、产城融合、配套便捷的未来城市群。

  时尚消费与数字经济领先。环杭州湾大湾区拥有健全的时尚全产业链,同时也是中国商业和消费最发达的地区,其中作为中国时尚消费之都的上海其时尚消费力更是在亚洲首屈一指。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的当下,数字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环杭州湾大湾区作为中国产业信息化程度领先的区域,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颇具成效,湾区的纺织服装产业率先实现电子商务化,并依托其演化出了各种新的商业模式、零售模式、消费方式。而杭州作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先驱,在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方面,拥有全球最多数量的专利,也是中国领先的移动金融中心,已初步构建了一个数字经济的完整生态体系。

  品牌促进时尚升级,智能商业开启新消费体验

  中国已进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阶段,互联趋势下的新商业时代即将开启,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成长起来的千禧代和Z世代消费者的审美能力大大提高,更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对于可持续发展产品的推崇度更高,他们的消费需求往往超越了市场上现有的产品供给,促使现有的时尚产业终端体系推进变革。而在这场新商业变革中,环杭州湾大湾区将作为先行者,以上海、杭州两地为引领,以提升效率为目标,以混合、融合、精准化、体验化为手段,创造与实践最先进的时尚商业模式、时尚消费方式,从而促进我国的时尚产业实现全面的商业创新和消费创新。

  做强做大品牌经济。国潮崛起,在消费升级的语境中,传统服装品牌革新,网生时尚新品牌层出不穷;但同时,国际顶级奢侈品牌强者恒强,新的多品牌时尚集团加速演化,我国的时尚品牌大多仍影响力弱、话语权小、品牌价值不显。在杭州湾大湾区探索构建基于总体市场层面乃至区域经济层面的品牌化运营体系,全面整合品牌资源,通过综合统筹各类科技创新资源、经济、社会、文化、资本等要素,打造优质时尚品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具有核心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在税收、科研孵化、专利申请、产品通关、跨国投资等方面提供高级别的政策扶持,提高国际竞争力。

  加速发展体验经济。新生代时尚的体验经济建立在新零售的基础上,是新零售的核心出发点和最终诉求。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和落地应用越来越成熟,智能商业时代正在到来,体验经济最终将成为主流商业模式和消费方式。加快推动湾区中时尚企业利用数字科技进行全渠道全链路改造升级,发展方向从流量运营思维向提升企业商业效率思维转变,从消费资源汇聚向生产资源智能调配转变,对企业商业运营进行深度赋能。积极探索DTC、CTM、社交电商、订阅盒子、3D智能衣柜、无人零售、线上快闪店、虚拟秀场、直播带货等智能化模式对时尚企业商业模式转变的积极影响。

  倡导新消费观念。Y、Z世代正成长为社会消费的中坚力量,同时,二三线地区中产阶段崛起,占中产总人数比例超过60%,生活压力更小、可支配消费收入占比更高,逐渐成为主流消费人群。新中产阶级年轻、时尚、有活力、普遍接受高等教育、追求品质生活、审美更挑剔,更注重消费附加值。他们成长在社交网络之中,在快速流通的信息中更早、更快地建立了自己对时尚及品味的认知。另一方面,当代新女性意识的觉醒亦成为时尚消费的重要推力,她们极具个性,富有活力,对待生活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时时关注着全球新鲜事。而新生代男性消费者在日常接触的艺术、街头潮流、运动体育等年轻人关注的话题中,形成了自己的穿衣风格,提炼了自己的时尚态度。这一群拥有庞大消费力的主流群体将为湾区乃至中国的服装和时尚产业构建一个全新的、多元化、成熟化的时尚和时代消费趋势。

  当中国的纺织服装与时尚产业完成了以上三大湾区体系的创建,再兼以中国最具地域代表性的重点城市分别打造出一张张独特的中国时尚名片,届时,中国的纺织服装与时尚产业必将率先于世界突破旧有桎梏,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光明未来。寄望已久的东方时尚话语权时代终将从中国开启。

 


 

  思考之3

  城市: 描绘中国时尚名片

  在中国这么一个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国度,往往因地理特征、资源禀赋及其个性化的历史文化而显得差异巨大。这表现在时尚文化上,不同的城市呈现出多样化的时尚风景。辨析中国最具地域代表性的重点城市,挖掘这些城市不同的时尚特质,构筑起一张张独特的中国地域时尚名片,我们或能向世界展现中国的时尚文化多样性的风貌,以及管窥未来中国时尚带给世界的浪潮。

  北京,皇家气蕴之上的中国时尚庭院。北京作为首都、现代时尚中心,以开放的态度汇聚时尚专业人士、品牌、企业家、设计师、专家,未来北京的中国服装设计将以艺术时尚、绿色时尚、科创时尚、精工技术为特点发展。北京将成为中国的“绿色时尚之都”,在时装行业内实现更大的可持续性。不仅是在设计中推动,更需要在技术和工具上研究,实现以绿色可持续为导向的科创时尚。在三维与CAD设计、沉浸式技术、虚拟试衣、商贸物流的人工智能、生物材料、可穿戴电子纺织品、区块链技术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应用。以传统的精致手工技法,结合艺术、绿色、科创时尚,展现北京独有的时尚地位。

  天津,百年产业延展新风尚。天津和北京共同以绿色科创时尚为发展核心,但根据天津的当地特点推行实用休闲时尚的文化。当北京提供艺术精致的时装,天津则提供最新的街头服装和办公服装。技术、可持续性和创新是未来时尚服装业的关键。最具商业成功的天津时尚品牌风格,不会太大胆或过度装饰,而是干净和耐穿,实用、休闲是关键。天津将全心全意拥抱绿色时尚,而不是徘徊在时尚产业的边缘。天津可借助贸易博览会扩大环渤海地区的时尚影响力,通过举办时尚可持续发展会议,从技术可持续的角度探讨时尚;绿色科创时尚将成为当地时装周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使得京津冀核心区将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和科创时尚的领先中心。

  上海,中国与世界的时尚交汇之港。上海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加之发达的水系、丰饶的土地,优于中国其他地区的手工业,在明清之际已发展为沿海南北贸易的重要商业中心,如今更是中国参与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上海在未来会以其特有的海派文化的生活方式,以城市的开放性、国际感、商业氛围,成为前卫时尚、街头潮流的中心,大型的时尚聚集地。时装公司在这里设立总部,高密度的产业集群,吸引聚集全球大量的时尚公司,发起大量的人才和资源共享,加深行业参与者之间的协作,提供合作机会,建立庞大的网络。

  杭州,长三角时尚集群与数字化创新基地。杭州作为长三角经济带服装产业的重要部分,未来将以多样化时尚、高水平工艺、电子科技为核心发展。杭州拥有大量熟练的劳动力,未来在全球人才时尚竞争中取胜,杭州的本地高等教育机构将发挥关键作用,吸引和留住具有高水平资质的相关专业技能人才。杭州文化多样,使其成为多样化时尚的汇聚平台,而杭州的数字技术发展,让消费者在线上和实体零售环境中相互反应,真正让时尚成为“体验经济”的一部分。杭州将成为时尚和技术聚集地,拉动数字制造并引起广泛的应用。由此重新塑造杭州的时尚业形象,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的数字制造业集群。

  南京,古朴与新潮的风尚融汇。南京作为环杭州湾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是中国文明最为悠久的地区,古人类的居住地,十朝都会,各民族汇聚,文化多样,风雅包容。在未来,南京的服装发展将崇尚简单大众化,重点在于创新科技的不断投入,不断开发新的高科技面料,创造出低成本高质量的服装材料,以创新技术带动时尚发展。南京的时尚理念将不像其他城市那般追逐快速更迭的时尚潮流,而是推崇忽略时尚的时尚,服装设计将为大众而造,任何人都可以轻易融入个人风格。南京的时尚强调人情味、包容性与团结性,从倡导与紧贴本地文化概念出发,于空间中提供衣食住行各面向的生活体验。这种根植于生活场景,并结合当下文化和流行的思考,从“反时尚”主义中抒发其时尚观点以及青年文化的传达,温馨而纯粹的时尚文化演进,是南京时尚独特的标签。

  青岛,向海舒展羽翼中诠释海洋时尚风华。青岛作为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围绕当地健康舒适的城市生活态度,以“少即是多”为时尚态度,以舒适健康作为时尚设计的关注点。在青岛的生活方式中挖掘时尚行为,让青岛特有的舒适健康时尚成为国家现象,成为新的时尚审美标准,娱乐和运动成为新的流行风潮,并体现在青岛的自有时尚品牌中。得益于省内纺织服装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加大科技投入,变劳动密集型为资本密集型,实施差异化策略,以质量、技术、价格取胜,鼓舞企业生产“设计导向”的产品,强化高附加值产品等一系列举措,山东省将拥有更强大的纺织服装产业基础。“家门口”的强大供应链,使得青岛自有时尚品牌的发展将获得广阔商机,通过在线电商大数据的及时回馈,品牌能快速捕捉社交媒体流行趋势并整合到产品里,从而以更快的方式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价格、紧跟趋势的产品。

  重庆,构建西部时尚创新高地。作为中国中西部的重要城市、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重庆的时尚体现在日常,融合川美的艺术、两江风光,代表了这座城市朴实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制造业的西部转移,使重庆时尚产业的生产链得以转回本地制造,形成与地域文化紧密结合的快时尚生产链,而重庆的快时尚产业将更贴近本土消费文化,会通过更多的使用可持续、有机或可回收的原料,以及有效的服装回收计划,使产业变得更注重可持续与环保。实用性、概念性与开放性并举,时刻将环境和生态理念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并有效与市场、消费者挂钩,从而在知识、技术、创造力和市场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是未来重庆时尚产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同时,通过建立一个本地化的快速反应系统,并将当下最先进的科技应用于管理、设计、生产、物流和销售各个层面,一方面提供大量、稳定、有品质的时尚基本款单品,有效控制成本,避免生产浪费;另一方面,迎合重庆本地消费者对时尚的敏感度,定期、小量、快速地推出最新的流行细分款式,也是重庆时尚产业可探索的一个有效发展模式。

  西安,“一带一路”时尚唤醒新动能。既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有前沿的航天科技,西安是国家科技中心城市,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起点。西安未来时尚的发展以注重服装的功能性、环保科技为重点。以功能性为主导,西安将成为一个可持续研发设计和生产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时尚纺织实验基地,致力于对影响产业未来趋势的研究,包括特种产品、技术纺织品应用领域拓展,以及定制生产和增值服务方面。在智能化、高性能材料,先进的数字化加工技术及商业模式,循环经济和能源效率,新兴领域的高附加值解决方案等四个方向进行重点研究。在智能化、高性能材料方面,重点以高性能纤维材料、多功能纺织表面加工技术、智能电子纺织品、功能性织物及可穿戴系统为研究方向。在先进的数字化加工技术及商业模式方面,重点以工业物联网、未来纺织工厂智能建模为研究方向。在循环经济和能源效率,以及新兴领域的高附加值解决方案方面,重点以开发技术可行且具有较强经济性的循环利用解决方案为研究方向,为中国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增长做积极贡献。

  广州,超级集群的时尚厚度。广州是岭南粤文化的中心,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粤语音乐、粤语电影等流行符号标示了粤文化摩登、时尚的特征。广州拥有全球最完善的服装产业链,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服装流通基地。反对保守的优雅与精致,崇尚与众不同的多层次混搭风格,另类而前卫的时尚元素,善于通过细节来表现自我的独特,将是广州时尚新势力的风向标,而潮流在广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全球流行元素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广州时尚融合与裂变的速度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强劲,除了熟知的街头潮流,设计师们将在设计中更多的融入地域、历史、文化元素和符号,也学习和吸收国际上流行的时尚文化与元素,高频的跨界合作尝试,使产品呈现出综合性与多元化,吸引和聚集不同消费层次和动机的顾客。年轻人的时尚街区中,汇聚众多潮流买手店,拥有各种设计前卫兼具日常舒适感的本土设计品牌,让世界最新的流行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穿着。以高度灵活的商业体系与细致的社会基底作为依托,这股融合了艺术、文化、科技以及众多层面而衍生出的时尚潮流将改变中国乃至世界消费市场的格局。

  厦门,南国时尚的清新风貌。厦门是数字中国建设领先区域,以“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慧化”为建设目标,在纺织服装产业中大力推进“互联网+”、“数控一代”示范项目,以及以“机器换人”为重点的智能化、数控化改造。未来的福建时尚将是建立在全民健身与健康意识觉醒上的智能化运动时尚风潮,得益于数字化改造升级,推进新型纤维纺织技术蓬勃发展,使得更符合环保需求、触感和舒适性上更突出的功能性纤维面料得到大力开发和广泛应用,出现高品质的功能性运动潮牌,产品具有更鲜明的运动机能风格,更智能、更健康、更环保。

  南宁,民族时尚风华的继往开来。南宁未来的时尚设计将引领东南亚,充分展示民族气度。广西可通过大力度推动本地文化,结合戏剧、音乐和美感多领域同时传播,将民族特色向东南亚辐射。通过大力投资时尚业,广西能够向世界展示自己所塑造的民族品牌形象,促进广西成为一个具有独特民族文化、创造力和前瞻性思维的地区。

 

 

  湾区经济与城市发展如同踏上竞速的赛道,让人往往不及反思就上路。

  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正在眼前展开,而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只在一个细微的局部坐井观天。

  基于现代科技与价值链驱动模式的产业实践势必愈加迅速地甩下滞后的理论总结与个体见识。一个时尚业者或许从未想到,过去以个体资本与传统经验驱动的生意,竟然被今天的移动互联、大数据、金融等现代技术渗透、乃至于改造得如此之深。这对所有人的学习能力、胸怀与视野提出了重大考验。

  2020疫情按下的暂停键或许就像临时性赋予的一个反思空间。而这样的反思机会未来或许不再有。那么,个体在时代浪潮中究竟是勇立潮头,还是成为前浪,就极可能成为残酷的现实挑战。

  然而,我们来不及对个体悲天悯人。这个国度已经跨步迈向新的征程,永不停歇的科学发明、技术应用、产业实践让中国在新的全球化竞争中不断攀上新的高峰。智能制造、现代通讯与网络技术、移动互联商业模式等创新步伐的加快,在赋予中国时尚策马扬鞭的新动能。这让过去我们对产业外移的过度担忧大为舒缓。而五千年厚重文化正在与现代时尚艺术融合,焕发新的生机,并成为未来文化输出的主力军。

  不可阻挡的盛世业已奔腾而来。

  而我们唯有投入这股浪潮中。(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战略咨询委员会召集人、两届“金顶奖”设计师-张肇达/文)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