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企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吉林化纤集团:发挥全产业链优势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碳纤维企业
2024-05-09
分享至:

  近日,记者从吉林化纤集团获悉,该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推动产销深度融合,提升客户响应效率的同时,推动核心技术创新和迭代升级,逐步形成了人造丝、腈纶、竹纤维、碳纤维四大板块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人造丝优质化升级。吉林化纤开展“细旦化、大型化、连续化、匀质化”四化工程,以大型化开辟了先河,带动产业链效率提高50%,使产品55%应用到国际高端市场,附加值高出同行20%,成功打入乔绒、梭织等高端应用领域,开创了全球JIRECELL人造丝产品业界绿色可持续的新生态。同时,积极搭建营销体系,CANOPY、FSC、RCS等多项产品认证及检测悉数过关,成功与ZARA、HM、巴拉巴拉等世界大品牌同台共舞,实现了不可替代的全球领先。

  腈纶纤维规模化基础上的差别化调整。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碳毡、可降解纤维等新品迭代涌现,品种从18个增至200余个。以颠覆传统的思维开发棉型升级,使腈纶产品跳出了单一的毛纺领域延伸到棉纺产业,产品内在质量、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纤维性能无限接近棉花。同时建立了“华绒之链”市场体系,产品差别化率达51%,牢牢把控全球腈纶话语权。

  竹纤维联盟化运作。创新商业模式引领行业的发展,建立全球绿色可持续认证体系,实现了天竹纤维全球可检测、全产业链可追溯、全生命周期可管理,保持全球唯一的领先地位。坚持打假树真,对接终端,艾维、竹丽尔、竹莱尔等差别化产品以及“天竹”“ECOBAMBOO”等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继“棉、麻、丝、毛”之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被誉为新时代的“绿色纤维”“会呼吸的纤维”。

  碳纤维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抢抓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经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首创的35K、48K、50K大丝束填补国内空白。按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定制化生产模式,生产的1k、3k、12k等所有规格、各种性能的碳纤维已广泛应用于下游的11个领域。致力于碳纤维军工、民用全领域应用拓展,公司已形成了大丝束通用化、高品质、低成本的产业优势及小丝束专业化、高性能、高精尖技术优势,开辟了新的碳纤维工艺路线,获得47项专利,成为唯一一家拥有干、湿法纺丝双路线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据介绍,近年来,吉林化纤坚持加大拉挤板、编织布、预浸料、碳碳复材等产品的研发力度,实现了在风电领域快速拓量,现已占据90%的市场份额。2024年,公司加快推进碳纤维“零碳”制品产业园建设,T700级碳纤维产品稳定运行并逐渐替代进口高端应用领域,加快推动碳纤维复材及制品在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风电光伏等领域的拓展。(记者 柳姗姗 彭冰)

  (来源:工人日报-中工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京津冀纺企齐聚高阳供
sy.png
光荣属于劳动者 CTEI
00.png
要打破生产方式的路径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sy.jpg
AI遇到时尚,中国服装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